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4...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4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计40个小题,共60分)
  • 1.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1953年4月3日,政务院颁布了《全国人口调在登记办法》,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调在工作。经过大量工作,查明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其主要政治目的是:(    )
    A . 为全国普选提供人口依据 B .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准备 C . 确认民族区域自治的范围 D . 加强户口管理以扩大税源
  • 2. (2024高一下·光明期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了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但没有把社会主义前途明确写进条文。这主要是基于:(    )
    A . 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现实需要 B . 建立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目标 C . 鼓舞全国人民继续争取独立民主 D . 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仍然艰巨
  • 3.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 “规定之”中的“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力求表述更加准确 B . 更好地体现人民性 C . 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D . 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 4.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如果说1954年宪法开启了一个新制度,那么这个制度的契机和雏形早已在《共同纲领》 中孕育了。这说明1954年宪法:(    )
    A . 缺乏变革的创断性 B . 具有历史的廷承性 C . 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D . 推动了社会制度转型
  • 5.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长彭真要求人民大会堂设计建造要体现出以人民为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使工人农民一进大会堂不仅感到庄严雄伟,同时也感到自己就是建筑物的主人。人民大会堂兴建的背景是:(    )
    A .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 B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立 C . 我国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D . 以阶级斗争为纲盛行
  • 6.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新中国“符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是(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民主集中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7.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讲话中,习近平援引当年彭德怀战后报告中的原话指出,“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价值在于(   )
    A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D .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8.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1949年,中共解放区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将黄河治理由分区治理转为全流域治理。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按照“以工代赈”“按劳记工”等办法复堤防患,兴修农田水利,引黄灌溉。这表明(    )
    A . 土地改革胜利完成 B . 三大改造成果显著 C . 国民经济快速恢复 D .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 9.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
    A . 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 . 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 . 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 . 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 10. (2022高二上·金华月考)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
    A . 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 . 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C . 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 . 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 11.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有一段对“一个中国”政策的经典表述:“美国认识到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说明美国:(    )
    A . 就两国关切的问题作出让步 B . 支持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构想 C . 宣布与台湾断绝所有的联系 D . 向中国发出改善关系的信号
  • 12.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下图是一张当年台胞回内地所持的台胞证。新华社在1987年11月4日播发的稿件中记录了台胞证首次签注的场景:“两天来已有100多名在香港中旅社取得赴大陆新的旅行证的台胞,分别从海、陆、空三路经广州分赴各地探亲”。此证此景说明:(    )

    A . 九二共识是这一情景的重要推力 B . 反映了两岸互访的迫切心情 C . 两岸同属一中已成为双方共识 D . 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
  • 13.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2016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率领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时强调:“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意志。实现民族复兴,再创中华盛世荣景,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为此,两岸必须:(    )
    A . 实现直接 “三通” B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 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 . 践行“一国两制”构想
  • 14.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得到了人大会议代表的高度赞扬,旅大市代表刘立富说,他从小就当小贩学徒,卖过豆腐,十四岁就在码头上背豆饼,“挨皮鞭,挨木棒是家常便饭。可是现在,我们这些被瞧不起的人当了工厂的主人,国家的主人公了!”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以用来说明(   )
    A . 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 B . 制定宪法是建国初期首要任务 C . 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显著 D . 新中国基层民主制度初步建立
  • 15.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 . “一国两制”的提出 B . “九二共识”的确定 C . 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 . 中国国力的强大
  • 16.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包含了这样一种要求,也就是将西方国家在中国的势力打扫干净,建立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该“外交方针”是指(    )
    A . “另起炉灶” B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求同存异 
  • 17.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一边倒”方针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意味着(    )
    A . 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 B . 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C .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D . 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
  • 18.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新中国成立后,最先照会中国政府并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    )
    A . 英国 B . 苏联 C . 法国 D . 印度
  • 19.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1954年6月27日,尼赫鲁在欢迎周恩来的宴会上说:“这些原则不但对我们两国适用,而且对其他国家也适用……”尼赫鲁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    )
    A . 另起炉灶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不结盟政策 D . 求同存异
  • 20.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杜勒斯称:“周恩来的发言……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此话针对的是(    )
    A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 . 日内瓦会议 C . 万隆会议 D . 尼克松访问中国
  • 21.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某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发表开幕词:“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召开的有色人种会议,是世界历史的新起点。……殖民主义并没有死亡,必须予以铲除!”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 . 本次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B . “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圆满成功 C . 会议上,美国代表团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D . 当时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22.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我国现在正在全面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古人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②③④
  • 23.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是(    )
    A . 1953年中印战争 B . 1954年日内瓦会议   C . 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 D . 1971年第26届联大
  • 24.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使用的是(    )

    ①求同存异方针    
    ②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关系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③
  • 25.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外交方针,表明新中国要(    )
    A . 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B .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 . 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 D . 断绝与欧美列强的外交关系
  • 26.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B . 第二次世界大战     鸦片战争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苏“冷战”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抗日战争
  • 27.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观看下面一幅漫画,漫画中所示的局面正式开始形成是( )

    A . 铁幕演说 B . 杜鲁门主义 C . 马歇尔计划 D . 《华沙条约》的签订
  • 28.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下表为“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比”(截至1951年),这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主旨是( )

    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

    购买粮食、饲料及农业生产资料

    输入机械设备、车辆等重工业产品

    购买燃料

    其他

    26%

    24%

    15%

    12%

    23%

    A . 向西欧倾销剩余商品 B . 恢复西欧经济稳定社会秩序 C . 控制欧洲的经济命脉 D . 扶植并控制西欧
  • 29.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深切地感觉到,如果听任南朝鲜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 . 为此美国悍然挑起了朝鲜战争 B . 美国的随后行动导致了朝鲜的分裂 C . 这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 . 这种思想体现出了典型的冷战思维
  • 30.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A .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 . 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 .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 . 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 31.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20世纪70年代世界历史的过程中制作的一幅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B . 西欧和日本取得了同美国同等的地位 C . 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D .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
  • 32.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历史学习需要时空想象力。“1991年的欧洲”会让你想到的词语是(      )

    A . 同盟与对峙 B . 和解与一体 C . 多极与单极 D . 解体与一体
  • 33.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情况。其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③①②④ B . ④③②① C . ①③②④ D . ③④①②
  • 34.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但冷战的“化石”仍然存在。属于冷战化石的是( )
    A . 北约 B . 华约 C . 欧盟 D . 欧共体
  • 35.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
    A . 地区冲突 B . 民族矛盾 C . 宗教纷争 D . 霸权主义
  • 36.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 . 日本为独霸世界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 . 美国面临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而迅速衰落 C . 中国在新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D . 俄罗斯凭借经济实力在国际事务中频繁施威
  • 37.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 .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B . 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 . 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 . 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 38.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Iraq、Afghanistan、Balkan分别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局部战争在冷战结束后屡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两极格局的瓦解 B . 美国试图独霸世界 C . 恐怖主义威胁世界 D . 地区霸权主义抬头
  • 39. (2023高二下·蒲城期中) 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当今世界呈现(   )
    A . 五极世界格局 B . 巨人主宰的迹象 C . 多极化趋势 D . 经济多样化特征
  • 40.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下图为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可见,该学者认为( )

    A . 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 . 美国在多极力量中仍具优势 C . 日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D . 大国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计3个小题,共40分)
  • 41.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创造的“全新政体”是什么?这种政体有何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美国联邦机构的设置体现了什么原则?
    3. (3) 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上述材料体现的三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
  • 42.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阅读下列图片资料,结合课本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图一:周恩来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字仪式上

    图二:1954年6月下旬,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

    图三: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图四:周恩来出席万隆亚非会议

    1. (1) 根据图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方针?
    2. (2) 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总理时,双方一致同意以什么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3. (3)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4. (4) 周恩来在万隆亚非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万隆亚非会议对当时的中国外交起到了什么作用?
  • 43. (2022高一下·霍林郭勒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类 别

    美        国

    苏       联

    经济

    政治军事

    材料三、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

    痕”犹在。一些地区性冲突至今难以合理解决,继续影响着地区局势的发展;从“两极”格局到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地区战乱和冲突不断;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这些,不妨称之为冷战的“伤痕遗产”。

    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战后怎样的战略意图?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填写美苏冷战时期的重大敌对行动。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留下的“伤痕遗产”有哪些?为消除“冷战”的“伤痕”你认为国际社会应采取哪些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