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英华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2-05-16 浏览次数:101 类型:月考试卷
一、 忆往昔:阅读润泽生命
  • 1. (2022七下·乐清月考) 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践行了这一观点。七年级(1)班将举行“天下国家”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 (1)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中依此写出相应汉字或注音。

      我们通过阅读结识了为中国的国防武器事业鞠躬尽cuì的邓稼先,走近了为革命献身的叱咤风云的政治家闻一多,líng听了端木蕻良要为故土洗去污huì和耻辱的誓言,感受他那喷薄血液的心,犹如古地层里燃烧的洪流……阅读让我们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变成了享受。

    2. (2) 针对本次活动主题,你准备在班上开展哪些活动?(写出两种活动形式)
    3. (3) 活动中,有位同学拟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请修改上联,使其工整。

      上联:回忆那峥嵘岁月,真是生灵涂炭啊,老百姓多灾多难,漫长的黑夜何时才是尽头

      下联: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喜气洋洋

      上联:

  • 2. (2022七下·乐清月考) 古诗文名句填空。

    古诗文阅读陶冶了我们的情怀:和郭茂倩探讨乐府诗,“”一句让我们领略了花木兰战场生活的艰难苦寒;与韩愈漫步于晚春时节,他看到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脱口而出:“”,这是诗人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与王维静坐竹里馆,“”一句诗人以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幽静闲远的格调,传递出诗人悠远宁静的心境,仿佛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与岑参路遇,他以“”一句,让我们感受了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样的远行者的复杂心理。全诗率性而成,用语自然本色,韵味醇厚隽永。

  • 3. (2022七下·乐清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注)①落落:松高大的样子。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 (1) 三、四两句展现了①、儿童不认识官员衣冠等画面,描绘了一种闲适恬淡、②的田园生活。
    2. (2) 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看似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请谈谈你的理解。
二、想昨日:感受经典魅力
  • 4. (2022七下·乐清月考)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第下面小题。



    一天晚上,祥子拉着曹先生从东城回来,路上越跑越快。跑着跑着他脚下碰到一堆高起来的东西,栽倒了。

    “咔嚓”一声,车把断了。曹先生在车上喊了一声,也跌了出去。祥子连忙爬起来去救先生。

    曹先生和祥子都受了伤。回到家,曹先生嘱咐祥子收拾伤处,自己进去和太太要药。祥子呆呆的看着那断了把的车……

    高妈叫祥子进去上药。祥子进书房,看见曹太太给先生裹伤。他低下头说:“先生另找别人吧!两个月的工钱您留着收拾车……”曹先生让他先上药。

    一个拉包月的,摔了人,碰了车……祥子几乎哭出来。他觉得对不起曹先生,没脸再在曹宅待了。按照曹太太的吩咐,洗了伤,高妈给他上药。

    曹先生把车修好,没有扣祥子的工钱。生活又合了辙,希望又重新发了芽。

    1. (1) 上面连环画的主要内容是①(不超过 20字),从中可以看出祥子②的性格特点。
    2. (2) 第6幅连环画中写祥子“希望又重新发了芽”,祥子的“希望”是指①,后因为②(人物)而破灭,使他再次来到人和车厂。
    3. (3) 小说结尾写到:“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你认同这种说法吗?结合整部小说,谈谈你的观点,并用具体情节支撑你的观点。
  • 5. (2022七下·乐清月考) 阅读下列文本,按要求回答问题。

    星火燎原——一袋干粮(有删改)

    刘文章

        部队准备过草地。那时虽然正是收获季节,可是由于部队多,粮食少,每人只分了三四斤麦子。大家都把它看成宝贝,缝个小布袋装起来,走路带着它,睡觉枕着它,有人还在袋子上绣上了自己的名字。谁心里都明白,这不是三四斤麦子,而是自己的生命啊!

        就这样我们带着这仅有的一点点口粮,踏上了茫无边际的草地。

        一天,我们正在没膝的水草中走着,忽然听到前面有孩子的哭声。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面黄肌瘦的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坐在路旁。母亲总是母亲,虽然她已饿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仍一面拍着怀中的孩子,一面安慰着:“别哭,明天妈给你买烧饼吃。”身旁那个大孩子听说烧饼,抬起头来,有气无力地问:“妈妈,能买到烧饼吗?”母亲脸上滚着泪珠,呜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了。我们的心像被什么击打着,人们都在这里停了停,有的抓出一把炒麦递给了那个妇女,有的摸摸已干瘪了的粮袋含着眼泪走开了……

        部队又继续前进,但行列里却看不到谢益先同志了。我们正在着急,他从后边赶上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地问他:

        “你怎么掉队啦,病了吗?”

        “没有,看那两个孩子来!那个妇女说,她是川陕根据地的,亲人都被国民党杀了。她和一些老乡们在红军掩护下,才带着孩子逃出了虎口。如今他们断粮了,大人还好说,可是孩子怎么受得了?”

        听了他的话,大家心里都沉甸甸的。部队默默地前进着。

        从那之后,谢益先同志有了不寻常的变化:以前,一到宿营地,他就忙着帮大家弄水,拾柴,烧水;现在呢,只要放下背包,他就一人走开,等大家吃完东西,他才露面。要是问他:“吃了吗?”他就拍拍自己的肚子说:“吃饱了!”次数多了,大家就不信了。后来,秘密终于暴露了。原来他是有意避开大家,去找野菜吃;遇到没有野菜的地方,就干脆喝点凉水了事。班长对他说:“你多少还是吃点粮食,要是不够,大家可以凑点!”

        “日子长着呢,能省就节省点。班长,你放心,我还有呢!”他坦然地回答。

        话是这样说,但他的身体却越来越不顶事。我们常常看到他走在路上直打晃;也常看到他皱着眉头不声不响地紧腰带。就是这样,他的工作仍丝毫没有松懈,有事就和别人抢着干,哪次到远处送信都少不了他。

        终于有一天他支持不住了,一步一喘,几步一歇。就在路上休息的时候,他躺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后来听副班长说,他在牺牲以前,嘴里还喃喃地叨咕:“那两个孩子不知怎么样了?”直到副班长告诉他,到团里送信的同志曾经看到那个妇女还跟着团部的时候,他那瘦削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大约是在走出草地的那天吧,我们又看到了那个妇女。她带着两个孩子站在路边正东张西望,一下子认出了我们,笑着向我们打招呼:“同志,姓谢的同志在吗?”

        “叫谢什么?我们有好几个姓谢的。”

        “就是不知道叫啥名,问他几次他也不说。要不是他留下的这条粮袋,我连他姓什么还不知道呢!”说着,她拿出一条洗得干干净净的干粮袋,上面用白线歪歪扭扭地绣着一个“谢”字。这不是谢益先同志的吗?没等我们询问,她就说开了:“那可真是个好同志,救命恩人哪!那天,你们都走过去了,他站在我们跟前问长问短。后来,他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我。这可不行,粮食就是命,我怎么能收呢?可他说:‘拿着,大人好办,孩子不吃东西不行啊。'说着,丢下粮袋就走了,我怎么喊,也喊他不应;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也不吭声。唉!多亏这些干粮哪,要不,我们娘儿三个早就饿死了……”现在我们才明白,谢益先同志不吃粮食,是因为他没有粮食了。谢益先同志啊!你在这生与死的边缘上,所想的只是别人!我们都忍不住地落下泪来。

        “出了什么事情?”那个妇女收敛了笑容,不安地问。

        “他……他死了!”我们有个同志回答。

          她愣住了,眼圈红了,紧接着两颗亮晶晶的泪水,顺着她那干瘦的面庞流下来。她低下头,两手抖动着紧紧抓住那条已经空了的粮袋,两眼呆呆地看着上面的那个“谢”字。

    1. (1) 结合文章内容,参照示例,完成填空。

      听到哭声,母亲哭诉→开始掉队,坦然回答→①→②→妇女出现,沿途打听→③

    2. (2) 结合选文内容,揣摩下列语句并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我们常常看到他走在路上直打晃;也常看到他皱着眉头不声不响地紧腰带。

      ①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材料二:大家都把它看成宝贝,缝个小布袋装起来,走路带着它,睡觉枕着它,有人还在袋子上绣上了自己的名字。

      ②请联系全文,说说这句话的作用。

    3. (3) 《一袋干粮》和课文《老山界》都是讲述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经历,请结合相关情节内容,阐述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 (4) 在选文结尾,那位妇女“两手抖动着紧紧抓住那条已经空了的粮袋,两眼呆呆地看着上面的那个‘谢’字”,请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6. (2022七下·乐清月考) 阅读选文,完成相应题目。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 , 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 , 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 , 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 ①倥偬(kǒng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rǒng):事务繁忙复杂。

    1.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当涉猎     

      鲁肃过寻阳

      必了此功课为佳

      必早起数时以为之

    2. (2)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有  恒  又  为  勤  朴  之  根  源

    3. (3)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4. (4) 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品质。
    5. (5) 【甲】【乙】两文中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两种并结合原文说明。
三、看今朝:文字见证成长
  • 7. (2022七下·乐清月考) 在读书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请自选话题,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抒情性文字,展示你的读书成果。(不少于50字)
  • 8. (2022七下·乐清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一篇作文。

    定格瞬间的美,凝聚成永恒。对于袁隆平爷爷而言,我们记住了他田间端详稻穗的样子,对于张桂梅校长而言,我们记住了她拿起喇叭给学生鼓劲的样子……平凡你我他,也有一帧帧让人动容的画面,也有一个个值得被铭记的样子。

    请以《我记住了你  ▲  的样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创作一篇写人的文章,写出人物的精神。

    ②书写端正规范,不少于600字。

    ③注意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