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2-05-26 浏览次数:8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图中的数字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地区居民主食是馒头、包子、饺子 B . ②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年糕 C . ③地区的手抓肉是当地牧民的传统美食 D . ④地区的藏族人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2. (2)  四大区域中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区域是(   )
      A . B . C . D .
    3. (3)  下列地理特征中表示③区域的是(   )

      ①气候干旱②高而寒③河流较少,主要为内流河④河流较多⑤以种植水稻为主⑥以畜牧业为主

      A . ①②⑥ B . ①③⑥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④
    4. (4)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地理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让学生描述区域景观。下列诗句不符合区域②景观的是(   )
      A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2. (2020八上·揭阳月考) 图1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1中穿过秦岭的年等降水量线是( )
      A . 50 mm线 B . 200 mm线 C . 400 mm线 D . 800 mm线
    2. (2) 图2所展现的耕作场景,可能是图1中的( )
      A . ①地区 B . ②地区 C . ③地区 D . ④地区
    3. (3) 图1中②地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
      A . 中温带、干旱区 B . 暖温带、半湿润区 C . 亚热带、湿润区 D . 暖温带、半干旱区
  • 3. 我国地理差异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B .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多 C . 自东向西,我国地势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D .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单一
  • 4. (2017八下·西华期中) 下列描述中,表示北方地区的是(    )

    A . 四季有花常见雨 B . 旱地麦浪泛金黄 C . 大漠黄沙驼铃响 D . 青稞美酒跳锅庄
  • 5. 华北地区春旱的自然原因有(   )

    ①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②水土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③人口多,工农业需水量大④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率不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 B . 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C . 图中②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是高科技水平 D . 图中①区域的三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2. (2)  “龙江熟,天下足”,下列属于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
      A . 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B . 雨热同期,气候适宜 C . 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D .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 7.  下图为我国某著名地形区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对于上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B .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 . 远看是川,近看是川 D . 崎岖不平,水田广布
    2. (2)  该地形区是我国的(   )
      A . 黄土高原 B . 青藏高原 C . 内蒙古高原 D . 云贵高原
    3. (3)  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下列有关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 土质疏松,易溶于水 B . 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 C . 植被覆盖率低 D . 缓坡修建梯田
  • 8.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下列有关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北京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B . 北京水资源丰富 C . 北京著名的文化遗址有故宫、长城、明孝陵等 D .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 9. (2016·阳东模拟)

    北京周围的地理事物与实际不符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2021年5月17日,我国科研团队发现中国水稻集中产区北界的分布在过去三十年间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迁移。据此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图示,我国水稻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   )
      A . 亚热带和暖温带 B . 长江和黄河流域 C .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D . 我国东部平原地区
    2. (2)  导致我国水稻集中产区北界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耕地减少 B . 气候变化 C . 人口迁移 D . 海陆变迁
  • 11. 南方地区食材丰富,从菜系来看,有广东的粤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帮菜等,下列有关南方地区食材错误的是(   )
    A .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塘广布,产莲藕多 B . 东南丘陵温暖湿润,盛产竹笋 C . 海南岛是热带岛屿,盛产椰子 D . 四川盆地海域辽阔,海产丰富
  • 12.  下图是“我国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长江三角洲区域位于长江入海口,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下列所述不属于该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是(   )
      A . 滨海临江,水、陆、空交通便利 B . 农业历史悠久,城镇密集、工商业发达 C . 有众多侨乡,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 D . 经济发展居全国领先,综合实力最强
    2. (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城市是(   )
      A . 上海 B . 南京 C . 杭州 D . 武汉
    3. (3)  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是(   )
      A . 电力、轻纺工业基地 B . 电子、冶金工业基地 C . 汽车、服装工业基地 D . 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4. (4)  长江沿江经济带优势互补,长江三角洲可以为长江其他河段地区经济发展提供____,其他河段地区可以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提供(   )
      A . 资金;矿产 B . 技术;管理经验 C . 矿产;劳动力 D . 劳动力;资金
  • 13.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台湾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
      A . 受地形影响,西部降水比东部丰沛 B . 受地势影响,河流流速慢 C . 受纬度影响,河流无结冰期 D . 受气候影响,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2. (2)  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台湾省主要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B . 台湾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C . 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D . 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
  • 14.  下图为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西北地区降水“东多西少”的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人类活动 D . 地形地势
    2. (2)  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②深居内陆,且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 . ①②③ B . ③②① C . ②③① D . ①③②
    3. (3)  受降水分布规律的影响,西北地区的植被类型从东到西依次是(   )
      A . 草原、荒漠、森林 B .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 . 森林、荒漠、草原 D . 荒漠、森林、草原
  • 15.  我国某一盆地,位于地势第二阶梯,盆地中的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常常飞沙走石,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高山冰雪融水哺育着一块块绿洲。根据材料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盆地是(   )
      A . 柴达木盆地 B . 准噶尔盆地 C . 塔里木盆地 D . 四川盆地
    2. (2)  关于该盆地自然景观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高山环抱,多地形雨,森林草原广布 B . 深居内陆,高山环抱,降水稀少 C . 沙漠广布,河流稀少,气候干旱 D . 油气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
    3. (3)  在该盆地中,交通线常沿盆地边缘伸展,其主要原因是(   )
      A . 盆地边缘地形平坦,减少建设成本 B . 盆地边缘距离较短,减少运输成本 C . 水源条件好,人口较多 D . 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 16. 下列地理现象中,与青藏地区“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 . 地热资源丰富 B . 太阳能资源丰富 C .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 . 种植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 17. 不同地区受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呈现不同的景观。下列景观描述三江源地区的是(   )
    A . 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B . 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C .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D . 山高谷深,一山四季
二、解答题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人们建造了不同形式的住房,传统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下图为我国四大区域图和各地传统民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①地区的窑洞是我国(地形区)特有的传统民居,被称为人类居住史的“活化石”。北京四合院大门大都开在院子的东南角,有利于排水,这是因为北京地势特征是
    2. (2) ②地区的福建土楼位于(地形区),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平地,既能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又能满足防御外敌的要求。
    3. (3) ③地区农业生产以为主,常见的传统特色民居是
    4. (4) 西藏民居多为平顶碉房,俗称“碉房”,因为青藏高原土层(厚/薄),林木稀少,人们就地取材,以石块为原料。该地区气温日较差(大/小),墙体厚实。
  • 19.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福建地处中国东南部,东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左图为福建省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福建靠近北回归线,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形成暖热湿润的气候,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右图为福建省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 (1) 据材料一,福建省东临洋,隔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2. (2) 该省居民喜食海鲜,“佛跳墙”作为(福建省简称)菜的代表,主要食材有海参、鲍鱼,干贝等。
    3. (3) 据材料二,福建省气候类型以气候为主,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季风,降水丰沛。该地主要的油料作物为,糖料作物同有“东方甜岛”之称的台湾一样,也是以为主。
  • 20. 左图和右图分别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局部区域图,两者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综合实力强大的地区。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海域A是,B是
    2. (2) 珠江口两岸有我国两个重要的省级特别行政区,位于东侧的是
    3. (3) 生活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小明一家,家在杭州,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晚上都回到杭州,这种生活方式存在依据的条件是
    4. (4) 分析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从方框中选择合适语句,将序号填在下面空格处。

      ①邻省众多②地处江海交汇之地③临近港澳、东南亚,便于吸引外资④矿产能源不足⑤水资源短缺⑥技术落后

      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其地理位置突出的优势是,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特有的位置优势是。这两个三角洲共同存在的发展经济的不利因素是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4月23日,黑龙江省鸡西市发现一只野生东北虎,被命名为“完达山1号”。同年10月12日,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左图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示意图,右图为野生东北虎分布区变化示意图。

    1. (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省南部,是黄河、澜沧江和江的源区。
    2. (2)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面积逐年减少,这是因为。三江源建立国家公园,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是由于该地(双项选择)

      A.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区B.是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C.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D.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为主要方向

    3. (3) 穿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铁路名称是,该铁路在三江源段多采用“以桥代路”的建设方式,其目的是
    4. (4) 中国东北地区山河大势是“,沃野千里”,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在历史上曾达到“众山皆有之”的盛况。1900年以来,野生东北虎豹种群极速萎缩,目前我国境内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山脉附近,主要原因是(单项选择)。

      A.人口逐渐减少B.河流渐趋干涸C.森林逐渐减少D.耕地日渐退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