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2022学年初生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07...

更新时间:2022-05-12 浏览次数:37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强调人类生产、生活要顺应自然、保护生态,进行绿色发展。下列不符合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是(  )
    A . 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生产和使用国际协议规定的氯氟烃等物质,保护臭氧层 B . 在戈壁、沙漠地区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C . 尽量选择绿色公共交通出行,少开燃料车 D . 露天焚烧秸杆
  • 2. “低碳生活”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以下活动与之不相符合的是(  )
    A . 多使用一次性物品 B . 推广用电子贺卡 C . 建立国家森林公园 D . 使用公共轨道交通
  • 3. 目前我国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
    A . 人口过度增长 B . 臭氧层空洞 C . 长年的水旱灾害 D . 野生动植物死亡
  • 4.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你将选择下列哪些生活用品或物品(  )

    ①纸质贺卡
    ②节能灯
    ③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
    ④太阳能热水器
    ⑤一次性筷子
    ⑥塑料包装袋
    ⑦可充电电池
    ⑧无磷洗衣粉

    A . ①③⑤⑦ B . ②④⑦⑧ C . ③⑤⑥⑧ D . ①②④⑥
  • 5.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 . 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袋 B . 退耕还林还草 C . 滥用化肥、农药 D .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 6. 争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庆阳人在行动。我们提倡的是(  )
    A . 小草在呼吸,莫要随意踩 B . 家住董志塬,废水直接排 C . 路边鲜花美,采回家中赏 D . 葬葬子午岭,树上留姓名
  • 7. (2022七上·宝应月考)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它是我们惟一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好它,下列做法对保护生物圈不利的是(  )
    A .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牧 B . 开发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 . 围湖填海,扩大农业和生活用地 D .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 8. 吉安市经过多年生态文明建设,现在能处处感受到“车在林中走,人在画中游”的城市美景,下列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是(  )
    A . 禁止无环保标志的车辆上路 B . 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赣江 C . 游青原山时,在树干上刻上“某某到此一游” D . 将庐陵文化生态园里的鲜花采摘回来美化自己的家
  • 9. 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不相符的是(  )
    A . 酸雨--通过净化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B . 水华--控制、减少工业、生活污水等的排放 C . 土地沙漠化--退耕还林还草 D . 温室效应--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
  • 10. 下列情况属于破坏生态环境的是(  )
    A . 水葫芦入侵中国 B . 使用微信付款 C . 垃圾分类处理 D . 合理利用森林
  • 11. (2022八下·淮安月考) 下列图标中代表“可回收垃圾”的是(  )
    A . B . C . D .
  • 12. (2022八下·淮安月考) 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  )
    A . 过期食品 B . 废弃的保鲜膜 C . 玻璃
  • 13. 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 B . 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 C . 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 D . 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
  • 14. 下列关于生物圈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圈,必须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野生资源 B . 生物圈是我们生活的唯一家园,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和发利用生物资源 C . 生物圈有一定调节能力,人类的活动能加速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起更好的保护作用 D . 生物圈Ⅱ号的实验说明人类有能力建造一个适宜人类生活的新生物圈
  • 15. 2020年伊始,非洲蝗虫肆虐、澳洲山火、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因此2020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共建美丽家园。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     
    A . 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B .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C . 购物不用塑料袋,自备环保袋 D . 多点外卖餐饮促进经济发展
  • 16. 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用硫酸配制了pH为5的模拟酸雨,室温下用黄豆种子做如下实验,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种子数

    每天定时喷洒

    温度

    发芽率

    1

    100粒

    适量模拟酸雨

    20℃

    7%

    2

    100粒

    20℃

    91%

    A . 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实验组           B . 需每天向第2组种子定时喷洒等量清水 C . 应选取饱满、未损伤的种子作实验材料       D . 为提高实验准确性,可增加实验次数
  • 17. 2019年12月2日~13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圣地亚哥举办。世界气候大会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共同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下列做法不符合“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
    A . 清明节倡导网络祭奠 B . 参与“地球1小时”活动 C . 垃圾分类处理 D . 衣服洗后用烘干机烘干
  • 18. (2023七上·鹤山月考) 习总书记用“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下关于绿色发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将荒山改造为桃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B . 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 . 雾霆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干扰超过它的限度造成的 D . 事实说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 19. (2022七上·新会月考) 2020年1月南极的气温首次突破了20℃,皑皑白雪中出现了大片腥红色,其原因是南极雪藻解除休眠而大量繁殖造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导致南极雪藻大量繁殖的非生物因素是阳光 B .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 C . 该现象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D . 生活在南极的生物最终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
  • 20. (2021七下·宁德期末) 2020年6月5日是第49届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中学生行为对环境保护不利的是(   )
    A . 用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 B . 上学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C . 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 D . 废旧电池按规定分类投放
  • 21. (2021七下·宣城期末) 我市生态秀美地,山灵水动,绿色宜居,先后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为进一步建设“诗意宣城、生态宣城”,以下行为①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②绿色出行,低碳生活;③电视机不用时及时切断电源;④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我们应该做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2. (2021·昆明模拟) 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其危害主要是(   )
    A . 二氧化碳是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B . 地球气温升高使冰川融化,气候异常 C . 二氧化碳浓度太高使人和动物呼吸困难 D . 室内温度过高,触发人类疾病
  • 23. (2022七上·廉江期末) 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
    A . 地壳变动频繁 B . 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 . 长年干旱,赤地千里 D . 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 24. (2021九下·黄冈开学考) 2020 年伊始,非洲蝗虫肆虐、澳洲山火、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因此2020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共建美丽家园,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 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B . 废弃物实行分类回收或处理 C . 购物不用塑料袋自备使用环保袋 D . 多点外卖餐饮促进经济发展
  • 25. (2021七上·龙山期末) 龙山县八面山景区曾被《人民日报》赞誉为“中国南方草场的一颗明珠”,素有“空中草原”的美称。为科学搞好景区建设,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 依法科学管理,保护和改良现有植被 B . 对荒废的农田和土地实行退耕还草 C . 合理控制牛、羊、马等数量和放牧 D . 大力建设云顶帐篷和兴修草原水利
二、综合题
  • 26.   1910年梅托斯等提出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

    1. (1) 人口剧增必将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其结果,必然是粮食
    2. (2) 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遭到
    3. (3) 人口剧增,加速了污染,而环境污染的加剧会加速粮食的匮乏,使人口死亡率
    4. (4)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 27. 《流浪地球》影片上映以来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口碑,《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民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1. (1) 《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是,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2. (2)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光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
    3. (3) 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答案合理即给分)。
    4. (4)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为:(答两点即可)。
    5. (5) 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是生态系统。
三、实验探究题
  • 28. 为了探究一天中不同时段车流量对空气中PM2.5含量的影响,环境监测机构对某城市的空气进行了采样,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PM2.5含(微克/立方米)

    清晨4:00-6:00(车流量约2万辆)

    上班时段7:00一9 :00(车流量约11万辆)

    中午12:00-14:00(车流量约4万辆)

    下班时段17:00-19 :00

    (车流量约13万辆)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1

    83

    39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 (1) 本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是
    2. (2) 监测机构对表中3组数据做了求平均值处理,这样处理的目的是减小如图是利用处理后的数据绘制的柱状图,请你将“下班时段"的柱状图和数据补充完整。

    3. (3) 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一天中不同时段车流量对空气中PM2.5的含量(填“有”或“没有”影响,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含量
    4. (4) 南通市政府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下列措施中与降低PM2.5含量无关的是    
      A . 禁止焚烧秸秆 B . 发展清洁能源 C . 增大绿化面积 D . 城市亮化工程
  • 29. (2021八上·宁德期末) 生活中广泛存在各式各样的塑料,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这些塑料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风吹日晒,逐渐变成了颗粒很小的微塑料(直径为5毫米以下),微塑料颗粒通过多个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可能对其健康造成影响。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探究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微塑料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A

    B

    C

    D

    E

    小鼠选择

    挑选体重、健康状况相近的小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

    每日饲喂的食物

    (连续饲喂27天)

    含聚乙烯(0.3%)的普通饲料40g

    含聚乙烯(3%)的普通饲料40g

    含聚苯乙烯(0.3%)的普通饲料40g

    含聚苯乙烯 (3%)的普通饲料40g

    适量饮水

    实验过程小鼠状态

    饲喂期间各小鼠饮食均正常,粪便正常,未见厌食、食欲不振等现象

    实验结果

    平均体重变化量

    +7.34g

    +1.84g

    -0.12g

    +0.86g

    +0.16g

    显微观察小肠绒毛状态

    细长,数量多,排列整齐

    缩短,数量少,排列散乱

    基本消失

    缩短,数量少,排列散乱

    基本消失

    请分析回答:

    1. (1) 每组选取5只小鼠的目的是
    2. (2) A组作为对照组,每日饲喂的食物是
    3. (3) A组、B组和C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4. (4) 据表可知,BCDE四组小鼠平均体重的变化是,原因可能是小鼠饲喂含微塑料的食物后,引起
    5. (5)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6. (6) 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造成的危害,作为中学生可以
四、资料分析题
  • 30. (2021九上·揭东期中) 资料分析: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保护自然,人人有责”,旨在号召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去年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做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材料二:我国生物多样性法律法规体系越来越完善,如今年4月施行的《生物安全法》。

    材料三:今年3月,我国遭受了近十年来的最强沙尘暴,此次沙尘暴起源于蒙古国戈壁荒漠。蒙古国因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荒漠化,再加上今年春气温较往年偏高5-8℃,导致干旱、大风,就此形成了超强沙尘暴。

    1. (1) 中国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方面应保护现有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进行消耗二氧化碳,写出消耗二氧化碳的反应式:,通过反应式还知道植物对自然界还有哪些作用:①为生物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的、②促进生物圈的;另一方面需从能源结构、工业制造和个人生活等方面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请你提出一条符合要求的措施或做法
    2. (2) 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最主要是落实保护多样性,使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得到保护,同时《生物安全法》还规定加强对人类和多种珍稀动植物遗传资源的调查、管理与监督,这是从多样性的角度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安全。
    3. (3) 材料三中告诉我们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加速草场退化,造成土壤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为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一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