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i téng |
fáng yù |
dān ge |
cán bào |
wéi kǒng |
|
|
|
|
|
a.流落荒岛 b.救“星期五” c.建房定居 d.驯养培育 e.回到英国
我最喜欢读《》(填世界名著书名,本试卷已出现的不能再列),因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 , 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③波义耳是 17 世纪英国著名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味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溅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在以后的三百多年间,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④ 。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病愈之后,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他注意到,一位名叫米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⑤ 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⑥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⑦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材料三】“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2015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2015年,中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5%。2016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0亿美元。
①“一带一路”是我国积极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一大举措。( )
②2015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0亿美元。( )
③“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中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 )
___________
①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
②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 , 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③下了山,已是傍晚时分。我游兴未尽,便踏着暮色,沿着小溪散步。在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这声音由远而近,一声比一声分明。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原来老人是游览区的扫路人,每天负责打扫登天游峰的石阶。
④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
⑤“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
⑥“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⑦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⑧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⑨“您老有60岁了吧?”
⑩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⑪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⑫“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要求:①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感情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②自拟题目。③不少于400字。
《骑鹅旅行记》 |
刘易斯•卡罗尔 |
英国 |
《汤姆•索亚历险记》 |
丹尼尔•笛福 |
英国 |
《鲁滨逊漂流记》 |
塞尔玛•拉格洛芙 |
美国 |
《爱丽丝漫游奇境》 |
马克•吐温 |
瑞典 |
诗句 |
题目 |
作者 |
①,飞在青云端。 |
《古朗月行》 |
李白 |
②,;,深于矛戟。 |
《荀子》 |
|
③,虫声新透绿窗纱。 |
《月夜》 |
刘方平 |
④改过不吝,。 |
|
苏轼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写的一句名言。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