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反应I | 反应II |
A | CH3CH2OH→CH3COOCH2CH3 | → |
B | CH3CH2Cl→CH3CH2OH | CH3CH2OH→CH2=CH2 |
C | CH2=CH2→CH3CH2Cl | → |
D | CH3CH2OH→CH3CHO | CH3CHO→CH3COOH |
选项 | 混合物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苯(苯酚) | 浓溴水 | 过滤 |
B | 溴苯(溴) | NaOH溶液 | 分液 |
C | 甲烷(乙烯) | 酸性KMnO4溶液 | 洗气 |
D | 乙酸乙酯(乙酸) | 氢氧化钠溶液 | 蒸馏 |
选项 | A | B | C | D |
目的 | 实验室制乙炔并检验乙炔 | 实验室制取少量的乙烯气体 | 证明酸性:碳酸>苯酚 | 实验室制备溴苯 |
实验方案 |
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SiO2的熔点比干冰高 | SiO2晶体是共价晶体,分子间作用力大 |
B | 在CS2中的溶解度:CCl4 >H2O | CS2、CCl4为非极性分子,而H2O为极性分子 |
C | 用质谱仪检测气态乙酸时,谱图中出现质荷比(相对分子质量)为120的峰 | 两个乙酸分子通过范德华力形成了二聚体 |
D | 离子液体有难挥发性 | 离子液体的粒子全都是带电荷的离子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 | 产生淡黄色沉淀 | CH3CH2Br中含有溴原子 |
B | 向2 mL10%的NaOH溶液中滴入2%的CuSO4溶 液4至6滴,得到新制的Cu(OH)2悬浊液,然后加入乙醛溶液0.5 mL,振荡后加热 | 产生砖红色沉淀 | 醛基具有还原性 |
C |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所得气体直接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KMnO4溶液褪色 |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 |
D |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 | 溶液变浑浊 |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酸性强 |
物质 | NaF | NaCl | NaBr | NaI |
熔点/℃ | 995 | 801 | 755 | 651 |
物质 | SiF4 | SiCl4 | SiBr4 | SiI4 |
熔点/℃ | −90.2 | −70.4 | 5.2 | 120.0 |
钠的卤化物熔点变化的原因是 , 影响硅的卤化物熔点的因素是,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的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得多的原因是。
制备粗产品:如图所示装置中,在装置A中加入8.0g苯甲酸、20mL 乙醇(密度0. 79g/cm3)、15mL 环己烷、3mL 浓硫酸,摇匀,加沸石。在分水器中加水,接通冷凝水,水浴回流约2h,反应基本完成。记录体积,继续蒸出多余环己烷和醇(从分水器中放出)。
粗产品纯化:加水30mL,分批加入饱和NaHCO3溶液。分液,然后水层用20mL石油醚分两次萃取。合并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回收石油醚,加热精馏,收集210~213℃馏分。相关数据如下:
物质 | 苯甲酸 | 苯甲酸乙酯 | 石油醚 | 水 | 乙醇 | 环己烷 | 共沸物(环己烷-水-乙醇) |
沸点(℃) | 249 | 212.6 | 40~80 | 100 | 78.3 | 80.75 | 62.6 |
根据以上信息和装置图回答下述实验室制备有关问题:
测定实验式。
将15.1 g样品在足量纯氧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8.1g和35.2 g,再将等量的样品通入二氧化碳气流中,在氧化铜/铜的作用下氧化有机物中氮元素,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为1.12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其实验式为。
用化学方法推断样品分子中的官能团。
①加入NaHCO3溶液,无明显变化;
②加入FeCl3溶液,显紫色;
③水解可以得到一种两性化合物。
波谱分析:通过目标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分析可知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存在:、-OH、、
②测得目标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
该有机化合物分子含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其峰面积之比为1:1:2:2:3,综上所述,扑热息痛的结构简式为。
已知以下信息: i.
ii.RCOCH3+R' CHO RCOCH=CHR'
iii.F能发生银镜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A的化学名称为。M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回答下列问题:
a.4种 b.6种 c.9种 d.1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