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高考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29 浏览次数:57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2·吉林模拟) 在原始社会末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仰韶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同时,各地都发现有许多的骨针,直径和针眼都很细小”。据此可知当时(    )

    A . 纺织技术日臻完善 B . 生产工具来源多样 C . 陶器制造十分发达 D . 手工行业分工细致
  • 2. (2022·吉林模拟)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这被称为“春秋笔法”。对孔子这种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
    A . 所作的《春秋》不足为信 B . 孔子力图废除分封制度 C . 是对“礼崩乐坏”的反应 D . 制约了当时的诸侯争霸
  • 3. (2022·吉林模拟)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近)同度(法度)’,颁布统一的各种制度、订定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任务的完成。”这表明“行同伦”(    )
    A . 旨在推动儒法融合 B . 宣传了儒家思想学说 C . 形成共同行为规范 D . 彰显皇帝的绝对权威
  • 4. (2022·吉林模拟) 《后汉书·党锢尹勋传》记载:“家世衣冠,伯父睦,为司徒;兄颂,为太尉;宗族多居贵位者”,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该现象说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
    A . 注重德才兼备 B . 选拔效率不高 C . 受到世家影响大 D . 重视考试作用
  • 5. (2022·吉林模拟) 《续资治通鉴·宋纪一》记载:“旧制,凡大政事,必命宰臣坐议,常从容赐茶乃退。及(范)质等为相,自以周室旧臣,内存形迹,又惮帝英睿,乃请每事具札子进呈取旨。帝从之。由是坐论之礼遂废。”材料说明宋朝(    )
    A . 官员办事效率提高 B . 宰相的决策权已经丧失 C .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 . 传统行政机制发生变化
  • 6. (2022·吉林模拟)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 D . 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
  • 7. (2022·吉林模拟) 马建忠特别强调外贸在国家经济中占头等重要的地位,认为外贸是国家财富的来源,而外贸顺差就是财富增殖。他分析西方国家之所以富强,其根本原因不在于“船坚炮利”,而是在于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的高度发展上。这一观点(    )
    A . 带有浓厚的重商主义色彩 B . 是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 C . 没有突破重农抑商的思想 D . 改变了中国在外贸中的不利地位
  • 8. (2022·吉林模拟) 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年间,宝山县境内工厂,邑人所创办者大多为棉织类,盖一因妇女素谙纺织,改习极易;一因土布价落,设厂雇工兼足维持地方生活也。淞口以南接近沪埠,水陆交通尤适宜于工厂,故十年之间,江湾南境客商投资建厂者,视为集中之地,而大势所趋,复日移而北,自棉织以外,凡金、木、玻璃、卷烟以及化学制造之属略备。材料反映(    )
    A .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 B . 当地的资本主义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 C . 实业救国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 . 民族工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 9. (2022·吉林模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界别组成,各界部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个人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团体的主张,甚至是跨界别的共同建议、这可以表明人民政协(    )
    A . 主要履行监督职能 B . 具有开放和包容性 C . 拥有人大部分权力 D . 受人民监督和管理
  • 10. (2022·吉林模拟)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状况的结论是(    )

    年份

    基本建设总额

    国家预算内投资

    国家预算外投资

    生产性建设

    非生产性建设

    1960

    384.1亿元

    297.1亿元

    87亿元

    331.9亿元

    52.2亿元

    1961

    123.3亿元

    89.8亿元

    33.6亿元

    105.1亿元

    18.3亿元

    1962

    67.6亿元

    56.6亿元

    11亿元

    58.5亿元

    9.1亿元

    A . 追求高速度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B . 三年经济困难造成经济巨大破坏 C . 压缩投资以实现国民经济调整 D .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 11. (2022·吉林模拟) 1991年3月2日,《解放日报》头版刊发评论《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文章论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指出:有些同志总是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在市场调节背后必然隐藏着资本主义的幽灵。这一评论发表的背景是(   )

    A . 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B . 受苏东剧变影响国内改革停滞不前 C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 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2. (2022·吉林模拟) “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

    A . 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B . 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 C . 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D . 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
  • 13. (2024高一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期中) 16世纪伊始,随着新航路开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
    A . 小麦、水稻、牛、马 B . 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 C . 玉米、水稻、牛、马 D . 马铃薯、番茄、花生、葡萄
  • 14. (2022·吉林模拟) 19世纪70年代,德国和美国的工业公司已经创立了各自的实验室,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科学家来解决一些特定的问题。尤其是两国的化学公司,发展与大学的联系,为其研究工作提供资金。这反映了(    )
    A . 研究的普遍化和工业的普及化 B . 科研的个体性和合作的必要性 C . 资本的再生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D . 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
  • 15. (2022·吉林模拟) 某西方学者明确指出:“马歇尔计划则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该计划的实施(    )
    A . 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B . 使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完全激化 C . 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D . 导致美苏由同盟关系转为对抗关系
  • 16. (2022·吉林模拟)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已经处于严重的经济、社会、精神和政治危机中……20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被社会上很多人视为期盼已久的事情。”下列关于“20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改革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B . 提出加速发展战略,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 C . 推行“新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发展 D . 以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的做法,在改革初期取得了一定成效
  • 17. (2022·吉林模拟) 杨雪冬在《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中写到:“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并没有完全陷于被动,正是它们在经济领域中的积极活动才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开放以及全球经济的整合。”这反映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
    A . 民族国家要增强国际竞争力 B . 民族国家的职能没有弱化 C . 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威胁 D . 发达国家起着主导作用
二、非选择题
  • 18. (2022·吉林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汉书·儒林传》

    材料二:朱熹著《四书集注》,采择理学家中与己意相合的论说,加入自己的比较通俗浅近的注释,使理学借四书而得以传播。朱熹极为重视少年的教育,著《小学集注》,收集《礼记》、《曲礼》、《列女传》等古籍中有关三纲五常的说教,教育青少年遵照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又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等,供儿童学习。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酒扫涓洁、读书写字,直到杂细事宜,都作了的具体规定。

    ——蔡美彪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册)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
  • 19. (2022·吉林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代会要》卷二十六“城廓”称:“东京车马辐辏,水陆会通。时向隆平,日增繁盛。……加以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亿兆无穷。”……潘楼街一带“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伟,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娃交易,其中又按地区分别进行各类货物交易。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3卷)

    材料二:“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虽说中华生命重,噬人虎口日增加”。

    “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

    “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

    “听说明朝大跑马,倾城士女兴飞腾”;“衣裳时式鬟时样,短鬓笼纱窄袖装”。

    “英商游憩有家园,不许华人闯入门”;“华人游息辟公园,铁作围栏与栅门”。

    ——摘编自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注:“爱皮西地”即ABCD)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开封集市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市”的变迁情况。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上海社会生活近代化的主要表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
  • 20. (2022·吉林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铸造,方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1. (1) 材料一中,推动“第二次大革命”到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要说明这次“大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的主要不同。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钱穆先生的观点。在20世纪初期和50年代中国曾从国外移来制度,但最终都没有成功,请用史实说明。中国领袖又分别提出了什么新的理论?
  • 21. (2022·吉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1820—1998)



    荷兰(%)

    英国(%

    美国(%)

    1820

    农业

    43

    37

    70

    工业

    26

    33

    15

    服务业

    31

    30

    15

    1890

    农业

    36

    16

    38

    工业

    32

    43

    24

    服务业

    32

    41

    38

    1998

    农业

    3

    2

    3

    工业

    22

    26

    23

    服务业

    78

    72

    74

    ——蒋昭使《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比较表中的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