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 | |||
现象 | 金属W不断溶解 | Y的质量增加 | W上有气体产生 |
①加成反应 ②酯化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氧化反应 ⑤消去反应 ⑥取代反应
①烷烃中除甲烷外,很多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
②甲烷中存在少量的乙烯可以通过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使甲烷中无杂质
③氯仿没有同分异构体可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④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可能生成的有机物共9种
⑤苯属于芳香烃的衍生物
⑥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及催化裂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⑦乙酸乙酯的碱性水解叫作皂化反应
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 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 ④减少体系中CO的量;⑤恒容状态下充入氮气。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增大的是( )
容器 | 反应条件 | 起始物质的量/mol | 达到平衡所用时间/min | 达平衡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
X2 | Y2 | XY3 | ||||
① | 恒容 | 1 | 3 | 0 | 10 | 放热 0.1a kJ |
② | 恒压 | 1 | 3 | 0 | t | 放热b kJ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B、C、D四种有机物中有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写出它们的名称(习惯命名)
②上述四种烃各为1 g,在足量O2中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填字母)。
[工艺一]
[工艺二]
原子利用率是被利用的原子数比上总原子数,原子利用率决定了化学生产中反应的使用程度。根据绿色化学的原则,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工艺更环保,更经济。
1 | 2 | 3 | 4 | 5 | 6 |
CH4 | C2H6 | C5H12 | C8H18 | C17H36 | … |
①
②
③
④则
。
⑤
⑥
反应⑤、反应⑥中自由能()与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判断反应⑤对应图中的曲线(填“I”或“II”),试分析氧化铝碳热还原氯化法炼铝的可行性:
①650℃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10L,则平衡时c(CO)=。
②T℃时,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一定量n(CO):n(CO2)=3:2的混合气体,则平衡(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③800℃时,如图CO的体积分数为9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用含p总的代数式表示,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