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长寿区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2-06-30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2高一下·长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讲好中国故事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国家间的语言障碍和经验障碍等一定程度上堵塞了中国故事的传播渠道,造成传播路径不畅。将本土表达与精准送达相结合,是拓展中国故事传播路径的有效手段。

    本土表达就是在了解国际受众思维方式、接受习惯和理解框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适时适地地调整传播路径,通过采取针对不同国家的本土化表达,构建起中国故事的国内外对话体系,增强传播的针对性。一方面,要深入目标传播国的文化背景,准确把握其接受特点,以寻求中国故事传播的突破点,为调整传播路径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针对国别差异,用目标国听得懂、易理解的故事话语和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双方在互通的基础上开展互动交流。

    精准送达就是运用以数据为核心的算法技术,将中国故事融入高效的传播载体和平台,分析受众的个性需要、喜好和习惯,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推送和个性化传播,以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准度。一方面,要开发运用国内外受众使用率高、表现力强的载体,以高效的载体助推中国故事的精准送达;另一方面,用适宜的表达方式推送故事内容,以个性推送实现精准送达,满足个体的差异性需求。

    (摘编自吴倩倩、张一《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大国精彩的三大着力点》)

    材料二:

    随着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其对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特别是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作用日益显现。

    内容融合是媒体融合中最直观的层面。在国际传播中,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特点,对内容进行充分挖掘,从多角度满足国际受众的分众化需求。与此同时,还可以改变以往单一媒体、单一形态的传播局限,利用新技术加强与国际公众的互动,增加趣味性。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传播交互,提升国际舆论场的活跃度。在新技术助力下,国际传播不再是传统的单向传播,能实现与受众的互动。国际受众在接触网上信息时,拥有跟帖、留言等表达的机会,可获得更多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这能增强国际舆论场上相关议题的活跃度。

    在国际传播中,不仅需要有优秀的作品和丰富的内容,还需要有完善的信息传播载体或渠道,才能将我们精心烹饪的“精神大餐”送达国际公众手中。多样化的终端连接增加了国际传播的途径。这些终端设备能适用于多样化的情景,发挥其独特作用,各司其职又融为一体。国际受众在不同的生活场景,甚至是碎片化的时间里,也都全天候、全方位地被纳入国际传播的网络。在此意义上,渠道融合极大增加了我国国际传播的空间和规模。

    平台融合是渠道融合的升级阶段,一个成熟的平台往往运营多个渠道。在国际传播中,可以建设自己的平台“造船出海”,也可与成熟的平台合作“借船出海”,通过吸引多种传播主体的广泛参与,进行模式创新,将中国的故事和声音传得更远更深。当前,要加强国际传播,除了传统的官方对外媒体,还要强调其他行为主体的积极作用,如政府部门、高校、企业、非政府组织、公众等。平台融合为多元主体参与、形成矩阵化传播提供了可能。如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不仅自建平台,还在全球十多个社交平台上运营了20多个官方账号,其在脸书上的账号拥有7000多万粉丝。

    当今,“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种“传播逆差”拥有不断缩小的可能,中国面临赢得国际传播战略主动的历史机遇。未来,我国的国际传播体系必然与媒体融合的大势相适应,无论在内容、渠道和平台方面,我们的国际传播能力都拥有极大的提升潜能。

    (摘编自张明新、文子玉《媒体融合促进我国国际传播的功能探析》)

    材料三:

    讲好中国故事,在当前西方话语霸权语境下,必须寻求并获得在国际场域的传播力。要想国际社会了解和接受我们,就要主动把我们的想法说清楚,让真实的声音先入为主。中国故事内容上丰富多彩,但在精神内涵和价值立场上,我们必须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地向世界介绍中华文明为世界带来的丰富历史智慧和历史贡献;必须围绕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向世界讲好中国人民砥砺奋进、自强不息建设新中国的故事,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故事。

    如果说中国故事是中国话语、中国立场的形象化表述,那么,修辞手法就是对中国故事表述系统的加工和装饰。修辞手法包括语言修辞和视觉修辞。语言修辞强调使用语言符号及对比、隐喻、象征等修辞策略,以讲述真实感人的个案、生动有趣的故事等。视觉修辞则是用图像化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要求必须了解目标受众的视觉文化心理。运用视觉修辞,不能停留在一些表层的文化符号输出上,而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价值内嵌于视觉图像中,以有效的视觉修辞策略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

    在跨文化传播实践中,情感认同往往是达成意义认同的有效手段,当我们被一个故事所感动时,往往也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故事所承载的价值观。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必须能够塑造唤起国外受众情感认同的叙事语境。一方面个人了解他人的独特经历,并设身处地地体会和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感受;另一方面,要寻求在特定议题上的共同见解,秉持“求同存异”的精神,寻找中外共同的情感认同点。当然,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不能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要经由故事引人入“道”。入“道”就是经由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向世界提供全球公共事务和公共议题的中国方案、中国价值、中国智慧。

    (摘编自连子强《中国故事对外传播叙事的体系性规定》)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土表达需要针对我国现实,寻找与不同文化间的契合点,进而开展互动交流。 B . 精准送达主要针对个体受众,既离不开高效的载体,又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C . 单一媒体不能够表现一个好故事的诸多要素,因而需要借助全媒体、融媒体等。 D . 修辞手法诉诸文化符号,从而能让外国人更好地“听得懂、听得进”中国故事。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真实客观、积极主动对外传播中国故事是对抗西方话语霸权的有力手段之一。 B . 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围绕新中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讲好中国故事。 C . 增进理解、寻求共识,能唤起国外受众情感认同,提升我国对外话语感召力。 D . 情感认同是达成意义认同的有效手段,也是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最终落脚点。
    3.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中国日报网推出系列视频,在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上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需求的公众推出分众化账号,实现精准传播。 B . “这里是海南”系列活动聘请多种语言的运营人员与不同国家的粉丝进行线上互动,及时回复各国粉丝的提问。 C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题影像展,善用隐喻、映衬、双关等修辞叙事,设计出“一带一路”动漫、吉祥物、表情包等。 D . 中国国际电视台在移动客户端上打造了聚合新闻、社交、直播、视频等多渠道的平台,吸引了海外数百万用户的参与。
    4.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5. (5) 请依据三则材料中的观点,对下列两则国际传播案例进行简要点评。

      案例1:动画片《雪人奇缘》在全球46个国家上映。影片中雪人大毛的冒险之旅途经千峰竞秀的黄山、波光潋滟的千岛湖、临江危坐的乐山大佛……让海外观众足不出户游遍大美中华:片中大毛对家的渴盼与期待,奶奶的操心与唠叨,伙伴们的团结与勇气,都让观众倍感温暖。

      案例2:《国际广告》杂志刊登了一则某品牌油漆平面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凉亭,凉亭有两根立柱,未涂油漆的左立柱色彩黯淡,柱面粗糙,一条龙紧紧攀附在柱子上;涂了油漆的右立柱色彩鲜艳,柱面光滑,一条龙跌落到地面上。

  • 2. (2022高一下·长寿期末) 合  阅读下面的支字,完成各题。

    雪峰之树

    田 瑛

    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棵树,置身在雪峰山顶。准确地说,这是一棵马尾松,通过一个简单的认领仪式,彼此互为化身。

    一生中去过无数地方,与会、采风或旅游,无非见证一些大同小异的风景。唯这次与往常不同,湖南雪峰山给了我惊喜,以自然的名义邀我入伙。我不再是过客,从此作为山的一员或森林的一部分而存在,与万物同生共长。另一个我不管走到哪里,经历什么人间风雨,也不会忘记自己是一棵树,一棵负有使命的雪峰之松。

    雪峰山是树的王国,它演绎了一部树的历史。在别处,古树参天也许只是昔日景观,在这里却是现实。我的记忆深处,始终保留着森林无边的印象。老家在湘西北的另一处大山,小时候,跟随大人出山去镇上赶场,就要经过一大片林子。路在密匝匝的树木间蜿蜒,再大的晴天也不见阳光,阴森得可怕。后来,成片的大树倒下,劈成柴火,制成木料,运出大山。山头秃顶了,并且这一光秃秃的景象一直向远处延伸。

    雪峰山却是个例外。聚居在此的花瑶人视树为神,每年举行祭树神仪式,在族人心里播撒一遍敬畏的种子。尤其对于初临现场的孩童,其灵魂洗礼不言而喻。当他们面朝山林而跪,懵懂的心智便从那一刻开启,想象着自己是林中的一棵大树并照此生长,将来就像树一样顶天立地了。捍卫山林是每个人的职责,他们不甘落后,手持拿得动的家伙冲在前面,成功阻止了砍伐,保住了森林。

    雪峰山堪称人树合一之地。人即树,树即人,树在人的敬仰中默默生长,又荫庇人世代繁衍。树是不会辜负人类的,它给予的滋养始终如一,既给了瑶寨一片遮天绿荫,又使雪峰山的一片肺叶保存完好。

    如果时光倒回至更早的年头,雪峰山的树和子民既承受过深重国难,又为国争得了举世荣光。在著名的湘西会战中,侵华日军的铁蹄止步于雪峰山,受降纪念坊就在不远处的芷江城。当时战事惨烈,弹坑遍地,无数棵大树被炮火拦腰折断,但它们像顽强的雪峰山人一样没有倒下,残存的主干依然挺立,春来又发新枝,还原为一片新的密林。

    沅水滔滔。这支由雪峰山脉的飞瀑、流泉汇聚而成的水系,流经之处,人杰地灵。无论土生土长者还是外来者,只要接上雪峰山的气,都将成长为参天大树。2000多年前,屈原在观摩学习沅水流域大型巫、道祭祀的基础上,创作了《九歌》。千年之后,唐代诗人王昌龄被谪龙标尉,在雪峰山西麓的黔城创建龙标书院。又过千年,“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近代思想家魏源在雪峰山主峰白马山麓的腹地——隆回县司马前镇诞生。还有一位从雪峰山走出的出版家舒新城,主编《辞海》,影响深远。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雪峰山下出现了一块实验田,它的主人便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如今,已经九旬高龄的他,为圆粮食更加高产之梦,依然奔波在田间和世界各地。

    我们则是后来者,是来共赴一个“与树结缘”的约会。本是一群书生,却硬要给雪峰山添一抹翠色,营造一片别样的文学之林。大家齐聚于雪峰山,几乎在同一时刻彻底改变了身份,各自成为了一棵树。我们这些长期蜗居都市的文弱书生,现在一概“枝干虬扎”,若再回到书斋伏案写作,笔力便具有了从未有过的坚硬与苍劲,那定然是树神附体所致。

    诸多树种,主人偏偏挑选了马尾松给我们认领。这恰好是我最熟悉的树种,熟悉到一眼能认出它来,与我比肩齐高,分明就是我儿时的一个伙伴。马尾松又叫枞树,用途广泛,它几乎贯穿了我的童年,童年的全部快乐与辛酸都和它分不开。每次钻进枞树林,必有所求,也必有所获。我曾爬上数丈高的树巅,斫下枯桠作柴火;在枞菌生长的季节,一大清早背着背笼去捡菌子,那是一家人上好的食材。枞菌难以人工培植,所以稀有珍贵也在情理之中。枞树还注定了我与音乐的某种缘分,最早接触或者说最喜欢的乐器是二胡,但那时的家境决定我不可能花钱购买,只能动手自制,其松香便是取自枞树膏脂。二胡一旦拉响,隐约能听到松涛合鸣。对于山民来说,枞树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燃烧照明。将溢满松脂的树蔸劈开,肢解成碎块,当地人叫枞膏油。在没有电甚至缺少煤油的年代,松明便是照亮山寨夜晚的唯一灯具、火炬,又或光明的源泉。

    然而,这一切已成过往。昔日的故乡少年一旦走出,再难找到回家的路。曾经长满马尾松的地方早就物是人非,那个在此留下辛酸与快乐的人也近垂暮,他和马尾松的故事将以另一种版本展开。雪峰山收留了他,他就是我,还有我们。不仅仅是我们,我们只是这片文学林的拓荒者,雪峰山期待着更多人加入,相信一定会有真正蔚然成林的那一天……

    (选自2020年6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来雪峰山参加了一个“与树结缘”的活动,认领了一棵马尾松,由此生发出诸多感慨,这是本文创作的缘起。 B . 认领雪峰山之树后,作者说自己也成为了一棵树,非常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于树木、对于大自然的敬重和亲近感。 C . 聚居于雪峰山的花瑶人视树为神,貌似落后的行为中恰恰体现了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先进理念。 D . 在惨烈的湘西会战中,无数棵大树被炮火摧折,但主干依然挺立,春来又发新枝,象征了顽强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棵树,置身在雪峰山顶。”文章起笔巧妙,既点明文章的题目,又形成一定的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我们这些长期蜗居都市的文弱书生,现在一概‘枝干虬扎’”运用借代,形象地赞美了雪峰山给予“我们”创作上的坚硬和苍劲。 C . “他和马尾松故事将以另一种版本展开”中的“版本”本是图书出版专用词,作者将其用于人和树的故事,非常新奇也非常贴切。 D . “雪峰山收留了他,他就是我”中的“他”和“我”在两种人称之间自然切换,体现了作者审视过去和立足现在两种不同的视角。
    3. (3) 文中有两处写到“我”童年的经历,分别有什么作用?
    4. (4) 分析概括文章以“雪峰之树”为标题的用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2高一下·长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吕公著,字晦叔,幼嗜学,至忘寝食。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以论事罢中丞,还经幄。公著封还其命曰:“光以举职赐罢,是为有言责者不得尽其言也。”诏以告直付阁门。公著又言“制命不由门下,则封驳之职,因臣而废,愿理臣之罪,以正纪纲。”帝谕之曰:“所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故也。”公著请不已,竟解银台司。

    起知河阳,召还,帝从容与论治道,遂及释老 , 公著问曰:“尧、舜如此道乎?帝曰:“尧、舜岂不知?”公著曰:“尧、舜虽如此,而惟以知人安民为难,所以为尧、舜也。”帝又言唐太宗能以权智御臣下。对曰:“太宗之德,以能屈己从谏尔。”帝善其言。未几,同知枢密院事,有欲复肉刑者,议取死囚试之,公著曰:“试之不死,则肉刑遂行矣。”乃止。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及兵兴 , 秦、晋民力大困,大臣不敢言,公著数白其害。元丰五年,以疾丐去位。

    哲宗即位,以侍读还朝。太皇太后遣使迎,问所欲言,公著曰:“先帝本意,以宽省民力为先。而建议者以变法侵民为务,与己异者一切斥去,故日久而弊愈深,法行而民愈困。诚得中正之士,讲求天下利病,协力而为之,宜不难矣。”又乞备置谏员,以开言路。

    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与革而未定者,一一举行之,民咸以为便。光薨,独当国,除吏皆一时之选。右司谏贾易以言事讦直诋大臣,将峻责,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州。退谓同列曰“官所论,得失未足言,顾主上春秋方盛,虑后有进谀说惑乱者,正赖左右争臣耳,不可使人主轻厌言者也。”众莫不叹服。

    节选自(《宋史·吕公著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B . 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C . 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D . 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经幄,即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特设的御前讲席。 B . 封驳,意为封还皇帝失宜的诏令,驳正臣下奏章的违误。 C . 释老,指释迦牟尼,因其为佛教创始人,所以“释”泛指佛教。 D . 肉刑,残害肉体的刑罚,古时指黥、劓、刖、宫、大辟等刑罚。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吕公著正直敢言。神宗时,对司马光因论事被解职一事,他坚持己见,一再向皇上进言;兴兵西夏后,唯有他敢于指出兴兵之害。 B . 吕公著善于进谏。在与神宗悠闲谈论时,他趁机劝说神宗施行尧舜“知人安民”、唐太宗“屈己从谏”的治国之道,得到神宗认可。 C . 吕公著识虑深敏。有人打算恢复残酷的肉刑,他提出不同意见,阻止了此事;朝廷要讨伐西夏,他立即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D . 吕公著重视吏治。他以侍读身份回朝廷后,通过分析新法颁布后产生的弊端,指出提拔正直官员的作用;其后,又点明设置谏员的必要性。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帝谕之曰:“所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敌也。”公著请不已,竟解银台司。

      ②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5. (5) 右司谏贾易诋毁朝廷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为何替他说情?请简要说明。
  • 4. (2022高一下·长寿期末)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江上阻风雨

    (唐)岑参①

    气昏雨已过,突兀山复出。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

    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

    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江上阻风

    (清)宋琬②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①此诗大约是大历二年(767年)六月岑参从成都赴嘉州刺史任,船在岷江上为风雨所阻时所作的。②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被诬陷下狱三年。清康熙十一年(1672)冤情得以昭雪,年近花甲的宋琬被起用,授与四川按察使。本诗即写于赴任途中。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琬的《江上阻风》首句“无聊”直接点明此时的心情,“倚舵楼”是他此时心理的真实写照。 B . 岑参的《江上阻风雨》,前两句点题,江上风雨欲来,舟泊岸边,诗人滞留。 C . 宋琬诗写瞿塘峡山势险要,诗人西望,长路漫漫,不见尽头!一语双关表面写瞿塘峡的险要景观,实际是指仕途虽经历坎坷,终峰回路转,可以宏图大展。 D .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新奇。
    2. (2) 这两首诗都以行舟水上,行程因风雨受阻为内容,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 5. (2022高一下·长寿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魏微的《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木”“泉”作比喻,得出“”的结论,并以此为中心展开论述。
    2. (2) 《阿房宫赋》中作者用“”两句既表现了一些宫人渴望见秦皇一面而不能的悲惨,更是夸张地写出阿房宫宫人之多。
    3. (3) 《桂枝香·金陵怀古》“”两句,化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句,感叹统治者不以历史为鉴,覆灭相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2高一下·长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马克思被誉为刚刚过去的一千年之中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一千年_________的人类社会,曾先后出现过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一批批科学巨匠,产生过笛卡儿、康德、黑格尔、罗素等一代代思想大师。他们都曾对人类进步产生过深刻影响,(     ),并且这个评选结果是由资本主义为主流的西方国家来评定的,原因何在?西方发达国家正是能够从人们的批评中发现政府的问题,从而不断改革,发展自己。马克思对西方社会的缺点的发现是迄今为止最深刻、最独到的。65年的人生岁月,马克思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感,以_________的锐利眼光和_________的思维方式,通过《资本论》等理论著述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的缺陷有一针见血的认识,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因此被一直看作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批判的经典。

    因此,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最伟大思想家,是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的。中国有句古话,“无远虑必有近忧”,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同样具有_________的警示意义,提醒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波澜壮阔 明察秋毫 卓尔不群 高屋建瓴 B . 波澜壮阔 洞若观火 卓尔不群 高瞻远瞩 C . 大气磅礴 明察秋毫 独出心裁 高屋建瓴 D . 大气磅礴 洞若观火 独出心裁 高瞻远瞩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一直被看作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批判的经典 B . 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一直被看作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批判的经典 C . 表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因此一直被看作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批判的经典 D . 揭露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因此一直被看作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批判的经典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然而,在此次千年思想大师的评选中,马克思的得票数都远远超过他们许多 B . 可是,在此次评选的千年思想大师,他们得的票数远远落在了马克思的后面 C . 可是,在千年思想大师的评选中,马克思的得票数都远远超过了他们许多 D . 然而,在此次千年思想大师的评选中,他们的得票数都远远落在了马克思的后面
  • 7. (2022高一下·长寿期末) 下面文段有五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书籍是精神世界的入口。②或许不一定阅读指向外在成功,但一定会带来内在丰盈。③通过阅读,使人们能获得知识、锻炼思维、开阔眼界,还能润泽心灵、涵养品格、塑造精神。④每个人在阅尽读中,都能遇见更好的世界,遇到更好的自己。⑤阅读让精神世界闪光,书香使城市更有魅力。†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⑦个体既需要自觉,也需要城市管理者努力。ˆ塑造更多阅读空间,让城币氤氲书香,‰从而丰富全民阅读的土壤。

  • 8. (2022高一下·长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看了十二个咏菊的诗题之后,探春感慨说:“竟没有人作《簪菊》。”于是她在《簪菊》题下作了一首,诗中写道:“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这首《簪菊》体现出探春怎样的个性气质?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分析。

四、写作(60分)
  • 9. (2022高一下·长寿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航天飞船叫“神舟”

    华为的操作系统叫“鸿蒙”

    中国航天登月探测器名为“嫦娥”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名叫“悟空”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名为“墨子”

    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计划”

    ……

    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上这些科技成果的名字是否引起了你和同学们的兴趣呢?本周要开一个主题为“科技与人文”的班会,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做个主题演讲。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