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衢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24-11-07 浏览次数: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2高二下·衢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摘编自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

    材料二:

    “悟”是客观景物反映到主观意念上,重新组织成艺术形象的重要过程。经过艺术加工的景物,应该比原来的景物更集中,更美。早在南北朝,南朝宋人宗炳就提出“身所盘桓,目所绸缪”“应目会心”“万趣融其神思”的主张。唐代画家张璪又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著名论点。山水画主要是抒写山水之神情。这“神情”出自于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是作者受到大自然风景的启发,用笔墨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山水写生中的“悟”是走向“中得心源”的必要过程。但是在山水画写生过程中,“悟”往往被人忽略,把客观景物如实地搬上画面,或仅仅作简单的构图上的剪裁,章法上的安排,这对山水画家来说是很不够的,缺乏隽永的意境,缺乏感人的魅力,只能是风景说明图。南北朝的王微在《叙画》中就指出:“古人之作画也,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画的意境是画家精神领域的开拓,是从最深的“心源”与“造化”接触时,逐渐产生的一种领悟,再以笔墨形式表现出来,微妙地把作者的感受传达给观者。这种心灵上的传播,应该是画家最高的追求;这种意境上的开拓,出自画家的思想感情,应是有所感才能反映出来。这与画家的艺术素养、思想境界密切相关,单纯靠笔墨技法是不够的。艺术意境的酝酿是使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相关相沟通。大自然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可以表现画家心中的情思起伏蓬勃无尽的创作灵感。以《黄河清》的创作为例。我到三门峡写生,首先被水利工程的宏伟场景所激动。巨大的拦河坝、泄洪闸、电厂、沸腾的工地、欢乐的人群,可以画的东西很多,但怎样画才更有意境?“意”应该立在哪里?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反复思考,依然意绪纷纷。无意间,一句民谣突然启发了我:“黄河清,圣人出。”黄河的“黄”和“清”是一对矛盾,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目的就是根治黄河,化水患为水利,解决“黄”和“清”的矛盾,我决定从“清”字上立意进行写生。这个酝酿过程便是“悟”。

    (摘编自傅抱石《谈山水画创作》)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追求自然科学的画画就会没有意境,因而画不出好画,不能感动自己也感动不了别人。 B . 只有身临其境,对客观事物长期观察,才能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进而产生思想感情。 C . 山水画意境的开拓,是画家受大自然风景启发,产生领悟,再以笔墨的形式表现出来。 D . 艺术意境的酝酿使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相沟通,大自然的景物可激荡画家的创作灵感。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山水画讲究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情结合,因而景与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B . “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等词都是对客观事物深刻认识的表现。 C . 艺术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在中国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清楚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 D . 山水画写生过程中,把客观景物搬上画面,作构图上剪裁、章法上安排是对“悟”的忽视。
    3. (3) 结合材料,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观点的一项是(    )
      A . 齐白石画虾 B . 荆浩描写松树 C . 王微创作《叙画》 D . 《黄河清》的创作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5) 艺术创作有“渐悟”“顿悟”之说,请结合材料二中作者有关山水画写生创作的实践,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 2. (2022高二下·衢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再坐一次火车

    罗泽洋

    那年冬天,腊月二十八,一如过去的无数个寂寥又灰暗的日子,我独自一人在工厂值班,却接到警局老陆的电话。那天,他跟我说的话很多,我只清楚地记得那一句:

    “这次准没错!”

    年节期间,警局里本应只有少数警员值守,可那天却挤了一屋子。大家看我进来,纷纷让道,有人给我递烟,我摆手回绝。不等我问什么,一个年轻的警员用手指了指里屋的大门。

    “六哥,人就在里头呢。”

    县城里的人都叫我六哥,六是因为我在家排行老六,叫哥是因为五年前我南下办厂,之后又把厂子迁回老家,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大家虽然平日不喜恭维,但大多还是心存感激,都说敬我一声哥不过分。

    大家都敛声屏气,似乎都在等我开口说些什么,可我什么也没说,径直走进接待室。靠窗的椅子上,坐着一个孩子,扭头看着进屋的我。他的脸部逆光,让我一时看不清模样。老陆站在他身边。

    我走过去,慢慢蹲下身子,伸手轻轻摩挲着孩子的头,突然停顿下来,我摸到了一条半尺长的疤。

    “错不了,2008年,广州,花街,黑色棉袄,1月8号,都交代了,跟你说的丝毫不差。”

    “头上的疤是怎么回事?”

    “说……说是不好卖,转了几次手,被人打过,要不再审审?”

    “我能直接带他回家吗?”

    “可以。我留一缕孩子的头发,明天帮你做个亲子鉴定,你别介意,这是办案规矩,流程还是要走的。”

    我已经太久没有回过家了。寻子未果之后,我跟妻子就关了广州的厂回了乡。她是第二年疯的,说是疯也不对,总之就是不爱说话,平日里醒了就盯着孩子的照片出神,或者抽抽搭搭地哭。我不怪她,可我不能这样,因为孩子还得找,所以索性搬到厂里住,一边赚钱一边给外边递消息,家里就请了个阿姨照顾。

    到家的时候,阿姨正在打扫卫生,见我回来,满脸惊讶,看到我手里牵着的孩子,才缓过神来,她一边往楼上跑,一边大喊:

    “小雨,小雨,孩子回来了。”

    我托阿姨给孩子炖一锅鲜鸡汤,再弄些新鲜的吃食,然后带着孩子进了浴室。我亲手帮他脱衣服,擦洗发水、沐浴露。

    “你还记得你叫什么名字吗?”

    “你看你,瘦得跟排骨一样,我叫你小骨头好不好?”

    他像妻子一样沉默,全程没有说过一句话。我权当他默认了我的称呼。也许是暖气没开足,他打了个喷嚏。我把水温调高,将他身上最后一点儿泡沫冲净,擦干身子,又给他换上了五年前的旧衣服,那衣服居然没有显得有多小。

    虽然不说话,但小孩爱吃饭是本能,小骨头狼吞虎咽,嘴边沾满了鸡油。阿姨又另给他盛了一碗鸡汤,泡了米饭放在一边,等凉一点儿,小骨头就可以直接吃。

    小骨头吃完饭就开始犯困,阿姨领着他去卧室睡觉。灯光似乎一下就暗了下来,妻子坐在沙发上,依偎在我身边,低声说:

    “不是,他不是。”

    我抱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肩:“我知道,我知道,没事,我明天就给他找家人。”

    第二天一早,老陆就给我打来电话。不似昨天那般,他支支吾吾了半天却不敢开口。我知道这不是他的错,率先一步挑明了小骨头不是我丢失的孩子的事实。昨天洗澡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小骨头身上有个陌生的胎记。

    老陆愧疚极了,不停地在电话那头埋怨自己。

    “六哥,真的太巧了,同一天,同一个地方,丢了两个孩子,我真的没想到。”

    “他父母找到了?”

    “就在广州,今天DNA一传到库里,那边就来消息了。”

    “本来想着要是找不到,我收养了也好。那还是尽快把孩子送回去吧,抓紧时间的话,还能赶上过年。”

    当天下午,老陆就帮我和妻子买好了车票,打算正式送孩子回广州。春运的票早已抢光,但这算是要紧的公事,老陆托人弄到了几个座位。

    那天,小骨头倒是挺兴奋,看得出来他很喜欢坐火车,一直在座位上扭来扭去。我把小骨头抱在身上,问乘务员买了一个绿皮火车的模型玩具,塞在他手里,他的注意力随即被吸引,专心致志地把玩起来。

    到广州的时候差不多已是晚上十点半,老陆带着我们下了车,跟前来接待的警员同志会合。警员说小骨头的父母就是本地人,在市区的商业街开了一家花店,这么多年一直在等孩子回来。

    商业街到了,离别的时候也到了,我把小骨头从肩上放下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塞满了钱的信封,塞进刚给他买的新书包里。

    没有任何哭闹,也没有任何反抗,警员牵着小骨头的手,拉着这个过于瘦弱的孩子,要他跟我们夫妻俩说最后一声再见。

    我期盼的眼神落在小骨头身上,却像是几块砸入深潭的石子,没有泛起半分涟漪。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摇了摇头,示意警员带他快走。可这时候小骨头却执意不动,他张开嘴,纤细的舌头用力搅动着口腔里的空气,终于,他开口说话了:

    “回……回家的时……时候,还能再……再坐一次火……火车吗?”

    我笑出声来,泪水却悄然滑落。我转过头去,用手捂住眼睛。妻子温柔地抱着我,就像我昨晚抱着她一样,轻声在我耳边重复着:

    “回家,我们回家。”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2年3期)

    1. (1)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那年冬天,腊月二十八,一如过去的无数个寂寥又灰暗的日子”为小说提供了特定的时间背景,为故事的开展营造了氛围。 B . “我”第一次看见“小骨头”时,“走过去,慢慢蹲下身子”这一段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激动紧张的心情。 C . “我”托阿姨给孩子炖一锅鲜鸡汤、吃食,并“亲手帮他脱衣服,擦洗发水、沐浴露”,写出了“我”对“小骨头”的关爱之情。 D . 小说情感表现得比较克制,善于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的情感,在质朴平凡的语言中,展现了小说的魅力。
    2. (2) 小说中有多处暗示“小骨头”不是“我”丢失的孩子细节,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摸到了一条半尺长的疤”,这条“半尺长的疤”让“我”产生了疑惑,暗示了“小骨头”不是“我”丢失的孩子。 B . “小骨头”回到“我”家里,“我”问他“你还记得你叫什么名字吗?”,暗示了“小骨头”不是“我”丢失的孩子。 C . “小骨头”开始犯困睡觉后,“灯光似乎一下就暗了下来”,此处环境描写暗示了“小骨头”不是“我”丢失的孩子。 D . “老陆愧疚极了,不停地在电话那头埋怨自己”,老陆此处的这种反应暗示了“小骨头”不是“我”丢失的孩子。
    3. (3) 小说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赏析“我”的形象。
    4. (4) 联系全文,如何理解文末画线句“回……回家的时……时候,还能再……再坐一次火……火车吗?”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 3. (2022高二下·衢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材料二:

    今年秋七月既望,因督学至其邑,偕老人高嵩等诣北钟山。山皆大石,侧立于江滨,高可千余丈。左有观音阁,阁有小轩,适临钟石之上。老人与寺僧宏鋐指予曰:此北钟山也,山以是名。乃由阁后履崭岩,触荆榛,蛇行而上。有亭曰“白云”,盖顶也,仅可容二三人。凭阑一望,小孤、五老、香炉、二祖、五祖诸峰,如拱如抱,皆屏列于左右,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悠然之景,可以游览得,而不可以笔舌状。返而登岸,径造钟石之下,俯而观之,石皆罅穴,水落风息,不能钟鸣。

    九江复回,与进士梅君愈及老人乘舟至其处,风怒浪急,舟不能舣。乃上阁之小轩,聆之,诚噌吰如洪钟然,余石无此声。郦元之纪,苏公之辨,良足以破千古之疑矣。次日,诣南钟山,山下亦有观音阁,临大江。左右石壁如北钟山,其景则不如,右石中缺十余丈。老人寺僧曰,此南钟石也。苏公有记刻其上。正统十四年已巳,石裂而仆于水,形迹尚新。详察南北诸石,下俱穴窍,风水搏之,皆能有声,何独此石以钟名?盖诸石负土而侧立,下虚而背实,故其音浊,惟此石突然特立于水中,中空而下虚,故其音如洪钟焉。李渤乃欲以斧斤考击而辨其清浊,则疏矣。然疑苏公当时所游乃港口,稍南之景,方有石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者。杨次山所谓“真山从作假山看”者,正此谓也。且遇恐即回,南北钟山恐未到也,故其景不见称于文。

    (节选自章潢《游石钟山记》)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B . 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C . 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D . 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2. (2)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钟,又叫“编钟”,多为青铜制,古代汉族传统的打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B . 无射,六律之一。阴阳各六律合称“十二律”,后人把它与十二天干相对应,表示月份。 C .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既”表示达到的状态。 D .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3.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游记,全文详述了出游之缘由、见闻和感想,其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 B . 苏轼与长子深夜乘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如猛兽奇鬼,栖鹘闻人声惊飞,鹳鹤若老人咳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环境的阴森恐怖。 C . 在游南北石钟山时,章潢发现南钟山和北钟山都有观音阁,并且南北石钟山左右石壁、临江景色都一样美,且风水搏之,皆能有声。 D . 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缘由,章潢与苏轼都反对李渤用敲打石头辨别其声音的清澈或混浊,但都认同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声如洪钟的记载。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②乃上阁之小轩,聆之,诚噌吰如洪钟然,余石无此声。

    5. (5) 在郦道元、李渤、苏轼、章潢等人对石钟山命名的探讨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
  • 4. (2022高二下·衢州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小题。

    己酉岁九月九日

    陶渊明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 , 杳然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 , 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 , 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注】①余滓:残余的渣滓,指尘埃。②寻绎:连续不断。③没:指死亡。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不复”和“空自”相互照应,生动地写出了秋气对蔓草和园木的摧败,尤其“空自”二字,含有无可奈何之意。 B .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清气”二字,道尽高秋爽色。清爽的秋气澄清了尘埃,秋空显得特别高远。一个“澄”字,体现了作者炼字之功。 C .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此句中的“焦”字把作者那种无可名状的痛苦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作者对今后的人生失望了,只能借酒浇愁。 D . 本诗章法平简,前八句写景,后八句抒情。“万化”一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诗句前后之间丝毫没有隔离之感,反而是浑然一体,衔接自然。
    2. (2) 请赏析这首诗歌的写景特点。
  • 5. (2022高二下·衢州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诗经·卫风·氓》中“”描述了女主人公少年时和悦美好的情景。而“总角”一词现多指代少年时代。
    2. (2)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感叹庄子“齐物”思想是虚妄的两句话是“”这两句话带给后人无限启迪。
    3. (3) 在《<老子>四章》中,“”这两句告诉后人“自我炫耀、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这个道理。
    4. (4) 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后,很多人响应跟随。贾谊在《过秦论》中“”两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一场景。
    5. (5) 高适《燕歌行》中以“”两句将战士的出生入死与将军的纵情歌舞进行对比,暗示了战争必败。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 6. (2022高二下·衢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考古学从西方登陆中国后,一幅不同于我们所知道的“上下五千年”的画卷渐次展开,其景象之壮阔与奇绝,令人_____、眼花缭乱;商朝并非虚言,夏朝疑云未散,在更悠远的新石器时代,文明便已萌芽兴盛,旧石器时代人类便已迁徙繁衍;而周秦汉唐帝国崛起,宋元明清百姓生息,科技与艺术传承迭代,外交与宗教_________碰撞……物质文明的背后,另外矗立着一个与文献所载的中国不同又相似的华夏,也许我们难说二者谁才是“真实”,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华文明的这场大戏得益于考古学的襄助,已经殊为精彩,__________。风靡网络的“国家宝藏”,不少出自考古学家的手铲之下;打开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推荐列表,三星堆、敦煌、金字塔等考古遗址早已万人空巷;更巧的是,曹操墓、隋炀帝墓、海昏侯墓等一批惊世考古大发现接连_____________,夺尽世人眼球。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瞠目结舌 融会 蔚为大观  破土而出 B . 张口结舌 融汇 声势浩大  横空出世 C . 瞠目结舌 融汇 蔚为大观  横空出世 D . 张口结舌 融会 声势浩大  破土而出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矗立着另外一个与文献所载的中国相似又不同的华夏,我们也许难说二者谁才是“真实” B . 另外屹立着一个与文献所载的中国相似又不同的华夏,也许我们难说二者谁才是“真实” C . 另外矗立着一个与文献所载的中国不同又相似的华夏,我们也许难说二者谁才是“真实” D . 屹立着另外一个与文献所载的中国不同又相似的华夏,也许我们难说二者谁才是“真实”
    3. (3) 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与文中“国家宝藏”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在中国数学史上著名的“勾股定理”是为发展天文测算方法而形成的。 B . 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C . 几位“大师”捧着古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光大”。 D . 在这场斗争中,县委书记焦裕禄变成一个满身泥水的农村“脱坯人”了。
  • 7. (2022高二下·衢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众人不解……刘姥姥道:“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鹉哥儿,我是认得的。那笼子里是黑老鸹子,__________。”众人听了,又都笑将起来。

    1. (1)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如何既长出凤头,又会说话 B . 怎么又会说话,也长出凤头来呢 C . 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 D . 如何既会说话,又长出凤头
    2. (2) 有人用“黠而侠”评价《红楼梦》中刘姥姥,请结合选段及原著内容,谈谈你对刘姥姥的“黠”和“侠”的理解。
四、写作(60分)
  • 8. (2022高二上·金华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荀子在《劝学》一文中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等句阐明了“个体”与“环境”的关系。

    材料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1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了新时代党和政府为青年发展创造的良好环境,也勾勒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主流群像,吹响了“时代成就青年,青年不负时代”的青春号角。

    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你对上述材料有什么样的认知与理解?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