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9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 1. (2022高一下·温州期末)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以群体为本位的社会,强调向内调和。宗法制的国家形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僵化统一的思想教育、温柔敦厚的道德说教等,造成了克已思维模式。强大的社会力量往往支配着个体的性格,不允许他做出个人的独立判断。过于浓厚的群体意识使得个体人格趋于依附认同。他们只能放弃特殊性和独立性,把个人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整合同化到群体中去,按照群体意愿行动。如果执意要追求个体的人格独立,结果只能是在现实中被毁灭。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中国悲剧讲究情感抒发的适度,把最初的矛盾化为最终的和谐,人物往往在不幸中选择隐忍,把自由与幸福寄托于来世。而西方社会是一个以个体为本位的社会,强调向外扩张。在西方悲剧中,主人公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们独立判断,常能够做出毫不妥协的选择,有时甚至会把个人的判断力凌驾于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之上。这种过于独立的判断往往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近乎武断,从而产生不理智的举动,走向意志的反面。

    西方悲剧所揭示的是人与无法制伏的异已力量的抗争与冲突。在《俄狄浦斯王》中,异已力量表现为英雄意志所遭遇的不可知的命运;在《哈姆雷特》中,异已力量是主人公性格中的弱点;在《人民公敌》中,异已力量是某种与主人公为敌的社会势力。在这些矛盾中,人是主动出击的,冲突逐步升级。他们努力地想摆脱宿命,想通过自己的进取和拼搏把握自己的生命航程,然而他们越是努力就越接近置他们于死地的泥潭。而中国古典悲剧描写的主要是主人公悲惨的遭遇,不是剧烈的冲突。《窦娥冤》 是个典型的例子。窦娥缺乏斗争意识,把自己的不幸看做命运的安排,既然命运决定了她的不幸,只好安分地修来世。她拒绝嫁给张驴儿为妻,主要是囿于封建礼教。她为救婆婆屈打成招,也是出于“孝”心。在整个过程中,窦娥步步退让,直到上了刑场,她也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无辜,只有靠上天为她作证,因此,她的抗争显得被动而没有力度。

    (摘编自邹红《中西方悲剧特点比较与分析》)

    材料二:

    在西方文化中,人没有完全把自我同自然割裂开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主要的关系,

    人处于神的主宰之下,人性和神性的对立是戏剧中主要的对立形式。在这种对立中,人性有了对于人类的全面的覆盖性。也就是说,西方人观念中的“人性”不仅仅是人类中哪一部分人的性质,而是所有人都不能没有的性质。人的各种悲剧的最深的根须不是仅仅扎于人的自身,更扎于超人间的神的意志的存在。在人之外有一个更巨大的力量制约着人、人的命运和人的发展,人没有左右自己全部命运的自由性。人的自由性是在人的悲剧性抗争中获得的。这是感受和理解西方所有悲剧性作品的一种基本的观念。哈姆雷特的悲剧不仅有哈姆雷特的过错,不仅有他母亲和国王的过错,更有哈姆雷特根本无法超越的诸种无法直接感知的原因;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不仅由于她和渥伦斯基的道德情操上的缺陷,更由于存在于人本身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她的悲剧不仅是她的悲剧,也是所有女性的悲剧,甚至还是整个人类的悲剧。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和自然是绝对分离开来的,人与神的关系不是戏剧的主要关系。在儒家文化中,人是一个完全自足的系统,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可以靠人的努力完全得到解决,人的所有悲剧都是由人的过错造成,而非社会因素。人应当为自己所有的缺陷而担负罪责。所以,中国的悲剧不具有真正的超人间的因素。

    西方悲剧体现贵族性,多以皇家贵族和英雄豪杰为主角。中国古代戏剧则是平民的戏剧,

    主角一般是弱小善良、无辜受害的小人物。贵族是强者,强者是有力量的人。强者重进取,重竞争,反抗道德束缚,因为他们不需要道德的保护,道德的保护限制着他们的力量的发挥。平民是弱者,弱者是没有力量的人,他需要道德的保护。因此,西方的悲剧是强者与强者的冲突,是人的意志与神的意志或社会意志的冲突,是力量与力量的冲突。中国古代戏剧的冲突是道德与非道德的冲突,是弱者与强者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只有弱者才有可能是悲剧主人公,强者则是悲剧的制造者。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的悲剧就没有悲剧性。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没有主动损害别人的人,应该获得自己正常的、平静的幸福生活。而悲剧主人公是道德的,是没有损害别人的人,但他却因别人的不道德的行为而失去了这样的生活。不论他的冤情有没有获得最终的昭雪,他的悲剧都已构成。尽管悲剧主人公反抗的不是神的意志、宇宙的意志、社会的意志,但他们同样反抗着自己的悲剧命运。他们是通过反抗不道德的人的不道德行为而表现出自己的悲剧精神的。这种悲剧同样唤起观众的悲哀的情绪,同样加强着观众对一种悲剧精神的渴望,同样能起到一种净化心灵的作用。当然,它的悲剧精神的发展是受到平民意识的局限的,是不可能提高到真正的人性的高度的,其悲剧精神的内涵相对薄弱。

    (摘编自王富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西方戏剧受不同的社会文化影响,中国以群体为本位,强调向内调和;西方以个体为本位,强调向外扩张。 B . 中国古典悲剧淡化冲突,侧重描写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西方悲剧重在反映人与诸多异己力

      量之间的剧烈冲突。

      C . 西方戏剧中,人神对立是主要关系;但因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绝对分离,中国戏剧中的人神

      关系不是主要关系。

      D . 中国的悲剧根源在于人本身,不在于社会;西方的悲剧根源,则在于人自身,以及超人间

      的神的意志的存在。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悲剧讲究情感的适度抒发,把最初的矛盾化为最终的和谐,这是其异于西方悲剧的地

      方,也使悲剧人物显得崇高。

      B . 窦娥的故事表明,受宗法、道德说教等影响,把不幸看做命运的安排,安分地修来世,是中国悲剧人物的一致选择。 C . 从安娜·卡列尼娜的例子可见,在西方人观念中,人无法自由左右自己的全部命运,同时,

      人性是所有人都有的性质。

      D . 中西方悲剧中的强者都是有力量的人,他们之所以会选择反抗道德束缚,是因为道德的保

      护限制了他们的力量的发挥。

    3.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克己思维模式”的一项是(    )
      A . 《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为缓和爱情与家庭、伦理的冲突,无奈休妻,最终自缢而亡。 B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为报复李甲的背叛,将珍宝尽拋江中,愤然投江而死。 C . 《梁山伯祝英台》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家族安宁,不得不用殉情来成全来世的爱情。 D . 《汉宫秋》中的王昭君,为了汉匈之间不再爆发战争,毅然选择出塞和亲,最后投江自尽。
    4. (4) 中西方悲剧主人公的典型形象有哪些不同?请简要概括。
    5. (5) 请结合材料二内容,联系课本,简要阐述《窦娥冤》具有悲剧性的依据。
  • 2. (2022高一下·温州期末) 现代文阅读II

    一个危险的人物

    王鲁彦

    夏天的一个早晨,惠明先生的房内坐满了人。这是因为子平,惠明先生的侄子,刚从T城回来,所以林家塘的邻居们都走过来和他打招呼。他离家很久,已有八年了。他穿着一身洋服,走起路来,脚下的皮鞋发出橐橐的声音,庄重而且威严。他在许多中学校、大学校里教过书,不但不能以孩子相看,且俨然是许多青年的师长了。

    一切都还满意,只有一件,邻居们不以为然。那就是子平的衣服,他把领子翻在肩上,前胸露着一部分的肉。 外衣上明明生着扣子,却一个也不扣。

    林家塘这个村庄是一个风景很好的地方。村屋接连不断,绵延到碧绿的田野中,一脉线似的小河明亮亮地蜿蜒着。整个林家塘都被围在丛林中,一年到头开着各色的花。

    一天下午,林家塘的明生和仁才正在半山里砍柴。他们看见子平循着山路从山脚彳亍地走上山去,在一株大树下歇了半天,拿出一瓶酒,呆望着远方,一口一口喝着,坐了许久,又彳亍地往山顶走。明生和仁才好奇心动,便都偷偷地跟着走去。一到山巅,子平便狂呼着来回地跑了起来,跳了起来。...奇异的事还有。子平忽然丢了酒瓶,猱升到一株大树上。他坐在桠杈上,摇着树枝,唱着歌。他玩了许久,便又跳下来喝酒,一会儿,便躺倒在大树下,似乎睡熟了。“不要再看这些难以入目的丑态!”明生和仁才摇着头,往半山里走去。

    炎热之后,壁垒似的云迅速地从山顶上腾了起来,一霎时便布满了天空。雷声如从远的海底滚出来一般,愈响愈近愈隆。接着大雨便狂怒地落着。这时,林家塘全村仿佛是恶涛中的一只小艇,簸荡得没有一刻平静。村中的人都战战兢兢地躲在屋中,不敢走出门外。

    就在这时,住在村尾的农夫四林忽然听见屋外大声呼号的声音。他从后窗望出去,看见一个人撑着一顶纸伞,赤着脚,裤脚卷到大腿上,大声地唱着歌,往山脚下走。那是子平。

    不久,田间正是一片黄色,早稻将熟。忽然一天,林家塘来了一个贴告示的人。大家都围着去看,只见: “......农夫栽培辛勤......租谷一律七折......县农民协会示......”

    “娘的!这样好的年成,要他多管事! ....”.

    “什么叫做农民协会!狗屁!害人的东西!”

    林家塘做生意的人最多,种田的没几个。有一种不堪言说的疑惑,同时涌上了大家的心头:觉得这件事情似乎是子平在其中唆使,加上平时的鄙视,便生出了仇恨。

    炊烟在各家的屋上盘绕,结成了一个大的朦胧的网,笼罩着整个村庄。夜又从不知不觉中撒下幕来,使林家塘渐渐入于黑暗的境界。不久,奇异的事发生了。有人看见头上有无数的小星拥簇成一堆,上窄下阔,发出极大的光芒。这叫做扫帚星,是一颗凶星。它被发现时,必有王莽一类的人出世,倾覆着朝代,扰乱着安静。恐怖充满了各人的心中,显然这个人已出现在林家塘了。

    这消息像电似地立刻就传遍了林家塘。有几个人便相约去讽示惠明先生,探他的意见。邻居们走后,惠明先生非常地生气。他怒气冲冲地叫女仆把子平喊来。

    “你知道农民协会吗,子平?”他劈头就是这样问。

    “知道的。”子平毫不介意地回答说。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不平等。不种田的人有饭吃,种田的反而没有饭吃。”

    惠明先生一肚子的气愤。烟越吸越急,怒气也愈加增长起来。家里隐藏着一个这样危险的人,他如做梦似的到现在才知道,林家塘人的观察是多么真确。七八年来,他在林家塘是一个最有名声的人,他像一个阎王,一句话说出去,怎样重大的案件便解决。他几十年心血所争来的名声,眼见得要被这畜生破坏了!新的思想随着他的烟上来。他在夜间请了村中几个地位较高的人秘密商量许久,写好一张报告,由他领衔,打发人送到县里。

    第二天早晨,这消息便已传遍了。大家都觉得心里有点痒痒,巴不得这事立刻就发作。

    第三天早晨,浓厚的雾笼罩了整个林家塘。炊烟从各家的烟囱中冒了出来,渐渐混合在雾里,使林家塘更沉没在朦胧中。太阳只是淡淡地发着光 , 似不想冲破雾的网,给林家塘人一个清明的世界一般。

    阿武婶拿着洗净了的一篮衣服回来,忽然听见一阵橐橐的皮鞋声。她回头细看时,那人已隐没在雾中了。林家塘没有第二个人穿皮鞋,她知道那一定是子平逃走了。她急忙跟着皮鞋声追去。路上遇到了明生,便叫他跟去,因为她自己是小脚,走不快的。

    雾渐渐淡了起来,隐约中,脚步声忽然没有了,子平已走入小路。“哼!看你往哪里逃罢!"

    明生喃喃地说着。忽然树林中起了一声狂叫,吓得他连忙站住了脚步。对面的山谷猛然又应答了一声。 他看见子平捻着拳头在那里打起拳来了。 他不由得心里突突地跳。

    雾已完全敛迹,太阳很明亮地照着。明生忽然看见对面来了十几个人。前面走的都背着枪,穿着军服,后面的是林家塘的邻居们,为首的是惠明先生,他们似已知道子平逃走,追了来的。“逃走了,逃走了!”大家都大声地喊了起来,“快去,快去!怕有手枪呢!”那些兵很快地卸下刺刀,装上子弹,往树林包围了去。子平似已觉得,飞步往树林外逃去。

    突然间,一阵噼啪的枪声,子平倒在田中了。大家围了上去。

    有几个兵士跑到他的屋子搜查。证据是一柄剑。

    溪流仍点点滴滴地流着,树林巍然地站着,鸟儿啁啾地唱着快乐的歌,各色的野花天天开着,如往日一般。即如子平击倒的那一处,也依然有蟋蟀歌唱着,蚱蜢跳跃着,粉蝶飞舞着,不复记得曾有一个青年凄惨地倒在那里流着鲜红的血...呵,多么美丽的乡村!

    1927年

    (选自《鲁彦作品集》,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明生、仁才用“难以入目的丑态”评说子平,阿武婶听见子平逃走的皮鞋声便急忙追去,林家塘人的种种言行表明了其对子平的抵触心理。 B . 小说中惠明先生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批评子平,表明他对子平理解却不支持的矛盾心理,但是对声誉和利益的重视,迫使他最终将子平告发。 C . 与《祝福》反衬的收尾手法一致,小说结尾选取鸟儿、野花、蟋蟀、蚱蜢、粉蝶等生机盎然的自然生灵,衬托了子平凄惨的命运,更添悲凉色彩。 D . 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了子平在林家塘受关注、被猜疑直至谋害的全过程,拉开了读者与文中人物的距离,更客观灵活地展现了林家塘的人情冷暖。
    2. (2) 概括危险人物的“危险”特征。
    3. (3) 文中两处画线句都写到了“太阳”,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4. (4) 探究小说中的林家塘与鲁迅《祝福》中的鲁镇的相似之处。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 3. (2022高一下·温州期末) 文言文阅读

    六国破灭,非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蠃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 , 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 ,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有删节)

    知有所甚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矣。故夫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

    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之不能皆利,固也,处之而已矣。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也。孙膑有言曰:“以君下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此兵说也,非马说也。下之不足以其上也,吾既知之矣,吾既弃之矣。中之不足以与吾上,下之不足以与吾中,吾不既胜矣乎? 得之多于弃也,吾斯从之矣。彼其上之不得其中、下之援也,乃能独完耶?故曰: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也。三权也者,以一致三者也。

    管仲曰:“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呜呼!不从其瑕攻之,天下皆强敌也。

    汉高帝之此在项籍耳虽然亲以其兵而与之角者盖无几也。随何取九江,韩信取魏、取代、取赵、取齐,然后高帝起而取项籍。夫不汲汲于其忧之所在,而彷徨乎其不足恤之地,彼盖所以孤项氏也。秦之忧在六国,蜀最僻,最小,最先取;楚最强,最后取,非其忧在蜀也。诸葛孔明一出其兵,乃与魏氏角,其亡宜也。取天下,取一国,取一阵,皆如是也。

    后之庸将,既不能处其强弱以败,而又曰:吾兵有老弱杂其间,非举军精锐,以故不能胜。不知老弱之兵,兵家固亦不可无。无之是无以耗敌之强兵西全晋之锐佳,败可俟矣。

    故智者轻弃吾弱,而使敌轻用其强,忘其小丧,而志于大得,夫固要其终而已矣。

    (苏洵《强弱》,有删节)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不利                   可以用 B . 赂秦力亏                 不从其瑕攻之 C . 赢而不助五国也           下之不足以其上也 D . 后秦击赵者               吾不既胜矣乎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高帝之忧/在项籍耳/虽然亲以其兵而与之角者/盖无几也 B . 汉高帝之忧在项籍耳/虽然/亲以其兵/而与之角者盖无几也 C . 汉高帝之忧在项籍耳/虽然/亲以其兵而与之角者/盖无几也 D . 汉高帝之忧在项籍耳/虽然亲以其兵/而与之角者/盖无几也
    3.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六国,指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与秦国并称为“战国七雄”。 B . 郡,古代行政区域名,秦始皇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县,“ 邯郸为郡”指赵国灭亡。 C . 驷,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如“驷马难追”;文中泛指马。 D . 高帝,开国皇帝的庙号,是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德行所给的评价, 文中指刘邦。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开宗明义,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割让土地贿赂秦国;乙文着重阐述战争中如何恰当利用敌我的强弱之势取得最终胜利的战术。 B . 甲文“向使”一句,采用假设论证,正面强调“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乙文举田忌赛马的故事,正面阐明排兵布阵方法的重要性。 C . 甲文“苟以天下之大”一句,讽谏后世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乙文“后之庸将”一段,批评后世庸将不懂由弱转强之法。 D . 甲文句式整饬有度、长短相间,富有节奏感,史实论据典型、充分,逻辑性强;乙文议论酣畅淋漓,一意到底,举证丰富,论证严密。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②无之,是无以耗敌之强兵而全吾之锐锋,败可俟矣。

    6. (6) 在两段选文中,苏洵认为“弱”有可能战胜“强”,其理由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 4. (2022高一下·温州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金陵怀古

    [唐]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桂枝香·金陵怀古①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②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②谩,同“漫”,徒然。

    1. (1) 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许诗开篇借《玉树后庭花》言隋兵灭陈的史事,直扣“怀古”,笔力集中;王词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初” 字吟味,“肃” 字点醒,笔力遒劲。 B . 许诗结尾发表议论,写今日金陵只有山川地势与六朝相似,暗示世事多变;王词以典作结,责怪之流商女不知亡国之恨,自己亦陷入对兴亡荣辱的慨叹中。 C . 许诗用字精妙,如“拂”字写出石燕掠雨穿云的轻盈姿态;王词用典贴切,如“门外楼头”化用杜牧的“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点出“怀古”之意。 D . 许诗首联“王气终”与尾联“豪华尽”前后相应,浑写大意,照应标题;王词上阕为词人登临后所见的眼前之景,色彩丰富、动静相宜,情景交融。
    2. (2) 两处划线句写法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 5. (2022高一下·温州期末)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老师点名让曾皙回答时,他正在鼓瑟,他先是完成“”这一动作,然后以“”来铺垫自己回答。
    2. (2) 《阿房宫赋》 中,杜牧谈及秦人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头,丢弃得到处都是的两句是“”。
    3. (3) 《登岳阳楼》中,杜甫借“”一联描绘出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恢宏气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9分)
  • 6. (2022高一下·温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公众传媒精心打磨的一些文化节目为观众开启了缭绕着脉脉书香的文化旅途。

    《典籍里的中国》把图书馆里的典籍搬上电视,采用今人和古人相遇的方式,跨越时空界限,实现舞台对话,将遥不可及的古典书籍变得_         高冷的历史故事在电视里活了起来,成为滋养当代读书人永不枯竭的源泉。

    《但是还有书籍》以“书籍”作为纽带,娓娓道来编辑、装帧师、绘本作者等这个时代的形形色色的爱书人的故事。节目以         的构思走进这些与书打交道的人的内心,展现他们丰饶有趣的精神世界。如一枚火石,节目点燃了更多人对于书籍的兴趣。

    然而这些文化节目终究只是手段,让观众回到书籍静心阅读才是目的。以《数字化生存》

    一书闻名的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曾预言:纸质书将在2015年前消亡。然而,事实已给出相反的答案——纸质书自有其硬核实力,很难被取代。正如电灯是如今最主要的照明方式,但蜡烛并未因此消失,        _成为人们追求品质生活的载体,纸质书依然会___在书架, 等待有心人与它的邂逅。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唾手可得         自出机杼            而且               竖立 B . 触手可及         别具匠心            反而               竖立 C . 唾手可得         别具匠心            而且               树立 D . 触手可及         自出机杼            反而               树立
    2. (2)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例句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事实已给出相反的答案——纸质书自有其硬核实力,很难被取代。

      A .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 . 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相答着地说:“哎,天可真凉了——” C . 我们生意人——你可以说遗憾,也可以说幸运——若遇到一点儿小毛小病,出于生意的考虑,常常不得不等闲视之的。 D .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 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成正确的句子。
    4. (4) 指出文中画线句所使用的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2022高一下·温州期末) 《红楼梦》第五回中人物的判词和人物的思想性格、故事情节的发展密切关联。以下这则是谁的判词?请从画线部分选择一处,举出原著中的一个具体情节加以印证。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②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③梦遥。

  • 8. (2022高一下·温州期末)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怡红院开夜宴庆祝宝玉生日,大家占花名以助兴。阅读下面两根花签,完成两小题。

    ①芙蓉  风露清愁  莫怨东风当自嗟       ②牡丹  艳冠群芳  任是无情也动人

    1. (1) 两根花签分别对应的人物是、薛宝钗。
    2. (2) 下面是有关薛宝钗的重要故事情节,请根据故事情节发生先后次序重新排列,并结合

      所给情节简要分析薛宝钗所掣的花签中隐含的性格和命运。

      ①互看金玉②协助理家③咏白海棠④庆生点戏⑤宝钗出闺

      正确排序:

四、写作(60分)
  • 9. (2022高一下·温州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翻看初中毕业纪念册时,李华看见班主任在纪念册扉页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我相信,对于艺术家没有比画一朵玫瑰更困难,因为他必须忘掉他以前所画的一切玫瑰才能创造。

    ——亨利·马蒂斯

    李华反复阅读这句话,陷入了深思....

    请以李华的身份,给班主任写一封信,表达对这句话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