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任务一 学习鉴赏 /3 我爱这土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我爱这土地...

更新时间:2022-07-06 浏览次数:5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词语中,每对划线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哑/毁     青/自怨自 B . 咙/物     林/亲密无 C . 明/淋     障/气凝神 D . /跃     声/流言
  • 2. 下面对《我爱这土地》的诵读指导,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感情基调深沉,要求朗诵时以稍慢、低沉的声音为主,部分诗句稍轻柔、上扬。 B .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作为“诗歌”的宾语出现,是排比句,朗读时应慷慨激昂,语速稍快,一气呵成。 C . “温柔”“黎明”“深沉”重音轻读的方法,造成低沉轻柔、回味无穷的效果。 D . 最后两句诗的节奏划分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3. 下列对《我爱这土地》一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本诗采用象征手法表情达意,通过鸟儿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诗人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深沉的爱及为祖国美好明天献身的强烈愿望。 B . 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象征人民革命斗争的胜利,“黎明”象征人民的悲愤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C . 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是感情的升华。诗歌第二节的一问一答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腔。 D .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者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这种寓情于形象的写法,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 4.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民族苦难、悲伤与反抗,富于凝重、深沉的风格。下列属于这类诗歌的一项是(    )
    A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B . 《光的赞歌》 C . 《刈草的孩子》 D . 《鱼化石》
  • 5. 下面句子中,朗读重音和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 B .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C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D . 因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操场上飞快地驰骋着。 B . 在老师的教育和同学的帮助下,他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C . 秋天的毕节是个美丽的季节,学校组织同学们去郊外秋游,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 D . 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 7.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缝隙中透过点点金色的彩霞,林子中映出一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

    ①当大地从晨雾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肃穆的园子便开始活跃起来。

    ②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处乱闯。

    ③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雾夜中耀眼的星星一样。

    ④鸟雀开始欢噪,呼朋引伴地唱起悦耳的歌曲。

    ⑤而那些红色果皮上的一层茸毛,或者是一层薄霜,便更显得柔软而润湿。

    ⑥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的硕果。

    A . ①③⑥⑤②④ B . ①④⑥③⑤② C . ①④②⑥③⑤ D . ①②④⑥⑤③
  • 8. (2023八下·肇源月考)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________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________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________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________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 . 绽放  闪烁  跳动  飘散 B . 飘散  绽放  跳动  闪烁 C . 闪烁  跳动  绽放  飘散 D . 绽放  闪烁  飘散  跳动
  • 9. 下列对《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一只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为了借鸟歌唱的内容更好地抒情。 B .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 .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 10.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 .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 .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阅读理解
  •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挣脱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枷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 (1) 【辨别修辞方法】请从诗中各找一处运用了下列修辞方法的诗句。

      ①比喻:

      ②拟人:

    2. (2) 【理解词语含义】“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是什么?“挂霜的葡萄”象征着什么?
    3. (3) 【体会诗歌情感】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4) 【比较探究】比较本诗与《我爱这土地》在内容上的异同点。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好沉的一抔土

    石英

        ①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灵了。

        ②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那是个盐碱沙荒、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③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意外地发现:这里不仅地阔,而且土肥,土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匀和而不腻;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以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质,不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

        ④果然,在后首那块干松的地段,有好一片秋禾!风过时,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对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那千枝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秋熟的图景。

        ⑤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如此潮润的沃土,瞅着都会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间被闲置的。

        ⑥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抔土来,觉得好沉重,真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你的手感不一样吧?”我们的老向导、治黄四十年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来了,接着他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甘,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户。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能不重?”

        ⑦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还是哲理上的深远含义?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诸种情味,掺和着千年万载艰辛的汗珠。经过漫长历史淘滤,轻浮的、劣质的分子被冲出河口,混杂于海水中;能够落下来的便执着地痴恋于河口,不肯随波逐流。这些分子多是精华,它们当然最凝重。

        ⑧这土,攥在手里是无声的,我却觉得它储留、凝结着我们这个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太遥远的且不说,近的就有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哭泣,更有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雄浑声浪……

        ⑨我更深深感悟到我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抔普通的土。一时竞舍不得扔弃它——它值得我珍惜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这时我不仅觉得它的分量沉重,而且攥得好苦!

        ⑩但不论是何种滋味,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现在,我闻到的是风赠秋熟的醇香;眼前,是驰向海口的两栖机动勘测船。王总工程师兴致勃勃地向我透露:三年以内就将结束这里“有水无航,有油无厂,有口无港”的局面。“到那时,你再来看!”

        ⑪他的语气是那么坚定,那么充满信心;无须怀疑,他过去四十年间的治黄成绩就是金质“信用卡”。

        ⑫至此,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土,被攥成紧紧的一团,我随手把它揉碎,轻松地撒开去,土星儿均匀地铺在地面上,幻觉中,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新洲远景图……

    (略有删改)

    1. (1) 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 (2)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 , 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对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①赏析画线句子。

      ②赏析划线词语。

    3. (3) 第⑨段写“我”将土“攥得好苦”,第⑫段写“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我”心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 (4) 作者为什么认为黄河口的土“好沉”?请简要分析。
三、语言表达
  • 13. 下面是刘杨同学在参加诗歌朗诵活动后写下的心得体会,有两处语病,请帮他修改。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围。②能否弘扬诗歌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事。③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围绕诗歌文化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和学习。④此次活动使我对诗歌有了更多的了解!

  • 14. 《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深情。请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心中的情感。(200字左右)

    【写法分析】这首诗的意象内涵丰富(运用象征手法)。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作者自己),接着,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它们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象征手法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抓住象征体和象征本体之间的相似点;②注意围绕相似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③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 15.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现代诗歌,九年级(1)班举办了“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
    1. (1) 为了开展这次活动,班委会拟定了两个活动项目,请你再设计两个。

      ①搜集喜欢的诗歌;

      ②整理搜集的诗歌;

    2. (2) 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诗歌

      推荐理由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4年7月25日

  • 16. 2018年是人民诗人艾青诞辰108周年,为缅怀诗人,纪念诗人的杰出成就,歌唱艾青伟大的诗魂,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切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艾青,我为你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1) 赵春华在《忆诗人艾青》中写道:“那个讴歌土地/讴歌太阳的诗人/走了走了/那个大堰河的儿子/那个土地的儿子/走了走了/他的诗没有走/还留在我们的心头/赶也赶不走。”是啊,他的诗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为了举办好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60字左右)
    2. (2) 微信公众号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为宣传艾青的杰出成就,弘扬艾青精神,班委准备建立一个公众号,请你仿照例子再设计两个介绍艾青的栏目。

      栏目一:风雨历程

      栏目二:

      栏目三:

    3. (3) 1984年,诗坛泰斗——艾青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当时西班牙的戈麦斯、巴西的亚马多等一些有识之士一致呼吁: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与全世界亲切地汇合,诺贝尔文学奖应当颁给艾青!但结果未能如愿。假如艾青荣获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请你拟写一则颁奖词,概述其主要事迹,点出其精神品质。(80字左右)
  • 17. 《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深深的爱。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班上将出一期展示69年来祖国建设取得的各项成绩、展现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的黑板报,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 (1) 同学们搜集了三则材料,准备从其中选两则放在同一个栏目中,你认为应该选哪两则?为什么?请你再结合自己所选的两则材料的内容,用两个四字词语为这个栏目拟一个合适的名称。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我国连续三年粮食大幅度减产,国民经济极度困难,同时苏联的单方面毁约,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困境,我国科技人员不靠外援,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终于在1964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材料二:美国研制原子弹用了近18年的时间,中国仅用了10年时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研制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中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材料三:1965年,在各种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当时的诺贝尔基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会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2. (2) 请你为本期黑板报写几句寄语,号召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用上“自强不息”“义不容辞”两个词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