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柳江区穿山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

更新时间:2022-07-25 浏览次数:5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二、非选择题。(第16题5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3分,共30分)
  • 16. (2022七下·柳江月考) 判断题。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用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的话来概括,就是“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在科技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着对外科技交流,存在着对外科技的接纳和吸收,但我国的科技体系却是独立形成的。同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比较注重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用性特点在中国古代许多科技领域中都有所体现。除讲究实用外,古人还特别注重事物的整体关联和辩证关系,整体性、辩证性特点在许多学科中都有所反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用“正确”表示,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用“错误”表示,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用“没有”表示。

    1. (1) 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5世纪,中国的科技水平都处在世界先进水平之列。
    2. (2) 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对外的交流和吸收。
    3. (3) 中国古代社会强大的经济基础,是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
    4. (4) 实际生活中的需求,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5. (5)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呈现出高水平、辩证性、实用性、独立性的特点。
  • 17. (2022七下·柳江月考) 伟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出了普通人不能做出的伟大业绩。这些业绩对当时或者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国家、民族乃至于全人类都是有益的。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

    材料三: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政府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

    材料四:《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乘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

    ——摘自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 (1) 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唐宗宋祖”指的是谁。材料中“一代天骄”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提到的“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此“河”的作用是什么?
    3. (3) 材料三说明了北宋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在当时带来的什么影响?
    4. (4) 材料三中御史台的主要职责是什么?(答案不得照抄原文)
    5. (5) 根据材料三,下列选项中符合“大新制作”的是(    )
      A . “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B . “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 C . “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 D . “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
    6. (6) 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一位伟人?
  • 18. (2022七下·柳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宵不绝。

    材料二: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南宋时太湖地区……产量居全国之首,尤其以平江府为代表,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

    材料四:宋朝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方户口数比例占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宋史》中有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繁荣有哪些特点?
    2. (2) 材料二指宋朝进行的什么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设立了什么机构?
    3. (3) 材料三中的“苏湖”处于那个流域?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4. (4)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该历史现象开始于什么时期?什么时候最后完成?
    5. (5)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 (6) 综合上述材料,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哪些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