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实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4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2021高一上·泗阳月考)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水稻起源的专题片,下列选项中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河姆渡文化遗址 D . 仰韶文化遗址
  • 2. (2021高一上·泗阳月考) 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分封制(   )
    A . 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 B .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C . 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 D . 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 3. (2021高一上·泗阳月考) 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 (    )
    A . 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 . 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 . 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 . 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 4. (2021高一上·泗阳月考) 春秋晚期孔子特别推崇周公“制礼作乐”的创造性贡献,常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推崇西周礼乐制度的主要原因是礼乐制度(   )
    A . 推动西周社会的经济发展 B . 打击了诸侯割据势力 C .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 D . 有利于分封制的推行
  • 5. (2020高二上·杭锦后旗期中) 商鞅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实行“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的治国政策,以取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治国政策。这表明(    )
    A . 集权行政体制建立 B . “礼治”逐步让位于“法治” C .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 . 商鞅治国立足普通民众利益
  • 6. (2021高一上·泗阳月考) 下面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   )

    (图中文字上: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图中文字下: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A . 建立了官僚体制 B . 全国推广郡县制 C . 继续采用分封制 D . 不利于国家统一
  • 7. (2021高一上·泗阳月考) 清朝学者赵翼说:“两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
    A .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B .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C .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 . “五经”的流传
  • 8. (2022高一下·广南月考)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
    A . 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 . 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 . 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 . 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 9. (2021高一上·泗阳月考) 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时称“王与马,共天下”。由此可知(   )
    A . 东晋门阀政治的发展 B . 东晋出现了分裂割据   C .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D . 皇权与相权实现了合理制衡
  • 10. (2021高一上·泗阳月考) 学者易中天在《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什么没了?五胡。什么有了?南北。”这不能说明(   )
    A . 从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就有了南方和北方的划分,一直延续到后世 B . 南北朝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影响 C .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导致民族之间的差异缩小 D . 国家分裂严重阻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 11. (2021高一上·泗阳月考) 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之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B . 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 . 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D . 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 12. (2021高一上·泗阳月考)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认为:“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和说法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他们的“动机”是(   )
    A . 树立皇帝的权威 B . 发展思想文化 C . 消灭异端学说 D . 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 13. (2021高一上·泗阳月考) 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的两种制度分别是(   )
    A . 九品中正制、二府三司制 B .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C . 科举制、三公九卿制 D . 军功爵制度、三省六部制
  • 14.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在不断巩固和发展。下面表格内容能充分说明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   )

    时期

    机构

    西汉

    西域都护

    唐朝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清朝

    伊犁将军、行省

    A . 西藏 B . 库页岛 C . 新疆 D . 南海
  • 15. (2021高一上·泗阳月考) 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   )
    A . 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 . 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C . 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 . 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 16. (2021高一上·泗阳月考) 唐代税制以丁、产的多少作为决定户等高低的依据,故《唐律》对析产分户有比较严格的限制,但是对于要求分户而自愿不降低户等的可以允许。由此可见,这一规定旨在(   )
    A . 抑制逃避赋役 B . 敦厚社会风俗 C . 严格管理户口 D . 维护伦理孝道
二、材料解析题
  • 17. (2021高一上·泗阳月考) 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

    ——班固《汉书·儒林传》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分别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 18. (2021高一上·泗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学者撰写的各种通史,大体都是以“单线”的方式书写,即一根主线(政治与事件)和若干支流(社会经济、对外关系……),历史主线与各种支流在书中所占的比重大体固定。但在这套书中,我们则看到当下国际历史学界风起云涌的环境气候、社会生活、物质文化、宗教信仰等各种角度,越来越多进入了历史,是趋近于“复线”形式的中国史。

    ——摘编自葛兆光《世界性的帝国·唐朝》之“推荐序”

    材料二:中国人对与各个邻近民族发展起来的这种迥然不同的关系作出了实事求是的反应:他们有时单纯地试图征服;有时则成立保护国,册封其首领和派中国顾问;有时试图通过以“公主”(通常是皇室不显要的姻亲)和亲,……来确保友好关系。

    ——(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

    1. (1) 按照材料一所述“单线”角度,根据所学知识,概述撰写汉武帝时期历史需突出的重要史实。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结合材料一、二概括汉唐民族政策的共同特点。
  • 19. (2021高一上·泗阳月考)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交融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都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汉族人民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材料二: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完不足统治中原,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成,使其整体的汉化。”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
    2. (2) 请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孝文帝是如何使鲜卑族“整体的汉化”的。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交融对国家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