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40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新时间:2022-07-16 浏览次数:65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岩层和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证据。如果两组岩层之间出现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则称为地层不连续。页岩颗粒小于砾岩。下图是某山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一定经历了(   )
      A . 一次断层活动 B . 多次地壳升降 C . 海侵海退现象 D . 明显变质作用
    2. (2) 从页岩到砾岩的物质积累期,自然环境变迁情况最可能是(   )
      A . 气候变温暖,植被更茂密 B . 气候变湿润,地形更陡峻 C . 地形变平缓,植被更稀疏 D . 地形变陡峻,土壤更肥沃
  • 2. (2022高三上·蚌埠月考) 灌丛沙丘是受植被影响的沙丘类型,在风力作用下,沉积物不断在植被周围堆积而形成。灌丛沙丘的起源及其发育过程与植被变化、沙源供应、风力作用等密切相关,包含了丰富的区域环境变化信息。图a—d示意世界某区域灌丛沙丘发育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灌丛沙丘发育过程,可以反映出(   )
      A . 降水减少,蒸发增加,气候变干 B . 人类活动减少,植被覆盖率上升 C . 地表水逐渐消失,地下水位下降 D . 风力作用改变,由堆积变为侵蚀
    2. (2) d阶段以后,该区域的发展应侧重(   )
      A . 改进灌溉技术,发展水果花卉种植 B .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固沙防沙 C . 调整农业结构,增加肉牛放养比重 D . 深挖机井,利用地下水恢复天然植被
  • 3. (2022高三上·遵义开学考)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融冬冻的活动层,下层为常年冻结的永冻层。在多年冻土分布地区,因热融作用引起地表塌陷形成凹坑,最终积水形成热融湖,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北麓河盆地热融湖面积在不断扩大。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北麓河盆地热融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除来自冻土融化以外,主要是(   )
      A . 地下水 B . 冰川融水 C . 大气降水 D . 季节性积雪融水
    2. (2) 北麓河盆地热融湖旁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
      A . 山地草甸带 B . 山地荒漠带 C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 寒性针叶林带
    3. (3) 近几十年来,北麓河盆地的活动层和永冻层的厚度变化可能是(   )
      A . 活动层和永冻层均变厚 B . 活动层变薄、永冻层变厚 C . 活动层和永冻层均变薄 D . 活动层变厚、永冻层变薄
  • 4. (2022高二下·石景山期末) 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争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三题。

    1. (1) 土壤含水量随着坡度变化而有差异,造成这种差异主要由(   )
      A . 降水量多少 B . 下渗量大小 C . 径流量高低 D . 土壤层厚薄
    2. (2) 推断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较好的是(   )
      A . 坡度大的阳坡 B . 坡度小的阳坡 C . 坡度大的阴坡 D . 坡度小的阴坡
    3. (3) 通过10年植被整治恢复,与人工植树恢复区相比,该沟壑自然植被恢复区(   )
      A . 生物种类多 B . 含沙量大 C . 地下径流量小 D . 侵蚀力强
  • 5. (2022高二下·枣庄期末) 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等,大多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一定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海南岛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下图示意该保护区内某块样地部分点位土壤表层(0-10cm)的有机碳密度(单位:kg/m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长白山森林土壤相比,海南岛山地雨林土壤的有机碳显著偏低。其原因是(   )

      ①枯枝落叶数量少②土壤有机质分解快③淋溶作用更强④光合作用更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 (2) 推断该样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的差异及原因(   )
      A . 山脊高于山谷 受台风侵袭影响大 B . 山脊高于山谷 植物光合作用较弱 C . 山脊低于山谷 流水侵蚀作用强 D . 山脊低于山谷 微生物分解作用弱
  • 6. (2022·辽宁) 水分利用效率是指植物消耗单位质量的水所固定二氧化碳(或生成干物质)的量,一般表述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总量与实际蒸散发量(蒸发量和植物蒸腾量)的比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自然状态下,下列选项中水分利用效率最低的是我国(   )
      A . 7月的热带季雨林 B . 12月的热带季雨林 C . 7月的落叶阔叶林 D . 12月的落叶阔叶林
    2. (2) 最可能提高祁连山区高寒草甸年均水分利用效率的是(   )
      A . 生长季结束时间提前 B . 月平均风速均减小 C . 生长季降水比例降低 D . 月平均温度均降低
  • 7. (2022高二下·昆明期末) 为了研究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覆被方式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科研人员在山西省冯家沟小流域选取了农耕地和撂荒地作为研究样本。下表为两个不同样本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平均值,数值越大,代表土壤含水量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层cm

    0-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土壤含水量平均值%

    农耕地

    13.88

    20.01

    24.49

    24.96

    26.26

    26.97

    撂荒地

    15.1

    18.25

    18.08

    18.34

    16.99

    16.79

    1. (1) 表中各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的分布特点是(   )
      A . 撂荒地最大值出现在10-20cm土层 B . 农耕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 C . 农耕地最大值出现在50-60cm土层 D . 撂荒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
    2. (2) 除0-10cm土层外,本地区农耕地土壤含水量均大于撂荒地,其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撂荒,土壤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B . 作物种植,可减小降水量变率 C . 土地撂荒,肥力降低至保水性能差 D . 作物种植,提高了植被覆盖率
  • 8. (2022高二下·郴州期末) 下图示意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及干湿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甘肃省划分为ABCD四个干湿区域,划分的方法是(   )
      A . 利用行政区划为指标划分 B . 利用多重指标划分 C . 利用植被特征为指标划分 D . 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2. (2) 图中B区域的天然植被为(   )
      A . 冰雪 B . 森林 C . 草原 D . 荒漠
    3. (3) 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与干湿区分布之间的关联性体现了(   )
      A . 多变性 B . 差异性 C . 相似性 D . 整体性
  • 9. (2022高一下·深圳期末)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地处黄土高原,位于水蚀、风蚀交错区。该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6.7毫米,年均蒸发量为891.2毫米。自1998年起该县在荒山及坡地营造水土保持林,主要造林树种有刺槐、山杏、油松、沙棘等。受自然条件和植被生长习性影响,四种防护林分布空间差异显著。下图示意四种防护林的分布坡向及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适生坡向范围最小的树种是(   )
      A . 刺槐 B . 山杏 C . 油松 D . 沙棘
    2. (2) 四种防护林在135°~225°坡向范围内几乎没有分布,主要是该坡向范围内(   )
      A . 降水量少 B . 光照强,蒸发量大 C . 土壤浅薄 D . 地表水下渗量大
    3. (3) 多年观测显示,曾经作为先锋树种的沙棘分布范围不断缩小,逐渐被油松等其他乔木取代,反映了当地(   )
      A . 水土流失加剧 B . 生态环境改善 C . 寒潮灾害增多 D . 降水总量减少
  • 10. (2022高二下·达州期末) 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单位面积内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所占百分比。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 3月积雪融化,植物开始生长 B . 6月降水增多,植物生长较快 C . 8月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 D . 9月台风影响,植物密度减少
    2. (2) 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   )
      A . 4、5月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 B . 4、5月小麦播种时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 C . 8、9月小麦播种时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 D . 8、9月玉米高粱播种,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
  • 11. (2022高二下·宜春期末) 秦岭冷杉属常绿乔木,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分布区年平均温7.7℃,极端最高温不超过35℃,极端最低温不低于-15.3℃,相对湿度不小于78%,年降水量1347毫米。因生于阴坡及山谷溪旁的密林中,多数植株常不结实,仅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成龄植株能正常结实,但有隔年结实现象,天然更新较差,因此有着“植物活化石”之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秦岭冷杉的生长习性表述正确的是(   )
      A . 耐寒耐旱 B . 喜温凉湿润 C . 喜阴忌光 D . 耐旱怕涝
    2. (2) 满足一定条件的成龄植株能正常结实是指(   )
      A . 光照充足 B . 降水量大 C . 昼夜温差大 D . 冬温较高
    3. (3) 秦岭冷杉珍稀濒危的自然原因有(   )

      ①结实率低②鼠类啮食果实

      ③郁闭度高,幼树不易成活④气候变化,不再适合冷杉生长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12. (2022高一下·宁波期末)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生产力的动态变化。据此完下面小题。

    1. (1) 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是(   )

      ①光照条件变好,改善冷湿环境②燃烧产生草木灰增强土壤酸性

      ③植被覆盖率降低,大气降水增加④凋落物分解加快,促进养分循环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高强度大面积林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火后初期林下优势植被类型是(   )
      A . 森林植被 B . 灌木植被 C . 草本植被 D . 苔藓地衣
  • 13. (2022高二下·金华期末) 下图为拍摄于厦门的榕树大乔木,高达15-25米,胸径达50厘米,冠幅广展,有锈褐色气根。树皮深灰色,叶薄革质,表面深绿色,有光泽。关于榕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榕树在干燥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 B . 叶片较大表示该植被耐寒条件好 C . 榕树必须生活在酸性土壤环境中 D . 有气根表示该地的气候比较湿润
  • 14. (2021高二下·梅州期末) 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下图示意我国甘肃某无人干扰的绿洲边缘的土地,其土壤湿度随深度变化的数据。据此完成问题。

    1. (1) 结合材料,该地土壤出现明显的“逆湿”现象的深度是(   )
      A . 10cm B . 20cm C . 40cm D . 80cm
    2. (2) 图中逆湿现象显著的原因是(   )
      A . 地表温度高,蒸发强,水汽难凝结 B . 地表温度低,蒸发弱,水汽易凝结 C . 来自绿洲的气流最弱,水汽不容易消散 D . 来自绿洲的气流最强,由绿洲输送的水汽多
  • 15. (2021高二下·嘉兴期中)     我国大兴安岭北部的泰加林,主要由兴安落叶松构成。林内并不幽暗,被称作“明亮针叶林”。林中有许多倒木,个别地方甚至一小片兴安落叶松都横躺在雪地中。当地人把这种成片的倒木称为“倒木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区域泰加林冬季尤为“明亮”,原因可能是(   )

      ①树叶呈针状,树叶散射作用强②林内积雪多,地面反射作用强③冬季树叶少,阳光透入林内多④枯枝落叶多,地表吸收作用强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2. (2) “倒木圈”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
      A . 病虫害多,难以存活 B . 纬度较高,气温过低 C .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D . 冻土层厚,难以扎根
二、综合题
  • 16.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将合适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内(每项限用一次)。

      A.土地肥力下降        

      B.洪水灾害增多

      C.河道淤塞加快        

      D.水土流失加剧

    2. (2) 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一种资源的变化,将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图中内容表明,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危及资源和资源。
    3. (3) 1998年长江洪水并未达到历史上最大流量,却创下多项洪涝灾害的历史纪录。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其人为原因。

      上游

      中游

      下游。 

    4. (4) 据以上分析,你认为人类在利用资源时需注意什么问题?
  • 17. (2021高一上·山东月考) 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读“加拿大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加拿大森林植被的类型为。加拿大草原植被的类型为
    2. (2)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加拿大森林植被下,有机质主要以(枯枝落叶或根系)形式进入土壤。
    3. (3) 加拿大北部北冰洋沿岸与南部五大湖沿岸的土壤比较,发育程度较好的是沿岸,形成原因是
  • 18. (2020高二下·宾县期中) 读世界某区域剧和该区域内A、B、c三城市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顿河因其河水流动的声音很轻,比较安静,所以在世界上享有“静静的顿河”美誉。分析成因。
    2. (2) 分析里海水域渔业资源逐年减少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黑土区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原因,并分析该地区农业开发可能对黑上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图文分析题
  • 19. (2022·开封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达木盆地曾为古海洋的一部分。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的格尔木河向北注入察尔汗盐湖。科研人员对格尔木河流域自然地理考察后发现其地貌、土壤、植被、地下水、河湖等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湖水盐度高,湖面上有厚厚的盐层;该湖泊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仅为23.3mm.下图为柴达木盆地区域简图和格尔木河流域植被与地形关系图。

    1. (1) 分析平原地区比山坡水分条件好的原因。
    2. (2) 从土壤的角度,分析洪积平原与湖积平原植被差异的原因。
    3. (3) 推测盐湖盐层的形成过程。
  • 20. (2022高三下·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内的英德海(内流湖)1万年前面积达21.7km2 , 至1990年完全干涸。湖区年平均气温2.4℃,年降水量为246mm,盛行西北风。植被和土壤粒度(土壤粒大小)从干涸湖盆底部到顶部存在垂直分异,湖盆东西两侧也有明显差异(图),植被与土壤粒度相互影响。

    1. (1) 推测该湖盆底部地表物质的组成特征。
    2. (2) 从该湖盆中下部东侧或西侧中任选一侧为例,说明植被与土壤粒度相互作用的机制。
    3. (3) 从风力侵蚀角度,分别解释该湖盆东西两侧土壤粒度垂直分布差异较大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