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②秸秆覆盖,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③少耕免耕,增强了土壤的蓄水功能④多雨年份,秸秆覆盖导致土壤过湿
①选址在河势较高处利于自流灌溉②洪水期开闸泄洪利于海水上溯
③拦河坝呈拱形可减轻洪水的冲击④取水口设在漏斗嘴便于枯水期取水
①不与粮食生产争地②有利于改善居民膳食结构
③通过退耕还草,减少水土流失④缓解大豆进口增长压力
①枯枝落叶数量少②土壤有机质分解快③淋溶作用更强④光合作用更强
2021年9月10日,离开“老家”的一群亚洲象进入普洱市宁洱县境内。至此,拖家带口“游玩”了近一年半的亚洲象群终于回到了传统栖息地。
亚洲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野生动物,主食竹笋、嫩叶、野芭蕉和棕叶芦等,食量巨大。20世纪80年代,仅有约150头亚洲象分布在我国境内,1989年亚洲象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野生亚洲象在我国境内仅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三地。随着持续加大保护力度,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不断增长,现已超过300头。与此同时,象群频繁溢出保护区活动,人象冲突不断加剧。下图示意1975~2014年我国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及分布地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
材料一: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气候夏季凉爽多雨,冬季冷湿。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森林覆盖率超过60%,水能、煤炭等常规能源丰富,优势突出。下左图为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下右图示意贵州省煤炭和水电站分布。
材料二:贵州省“十四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以云计算服务为核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打造南方最大、服务全国的云计算服务产业集群。2022年2月,全国“东数西算”工程启动,该工程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材料一:位于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盆地,秦汉以前曾是一个面积巨大的尾闾湖——猪野泽。经过历代农耕屯垦,猪野泽迅速萎缩、退化,解放初期只剩下一个面积不大的青土湖。1958年,在石羊河上游修建了红崖山水库,一年后青土湖消失。如今,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沙漠、戈壁、剥蚀山地和盐碱滩地占全县面积的90%以上,人口集中分布在占全县面积不到1/10的绿洲上,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为了摆脱水、土资源的制约,缓解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该县实行了“关井压田”、水资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等政策。
材料三:民勤县在特殊的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不断加大防沙治沙和造林绿化力度。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30万亩以上,其中压沙造林103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提高到18%以上,成功阻隔了两大沙漠的合拢。
纳米比亚是非洲一个沿海国家(位置如下左图所示),全境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1500米,它的沿岸是一个长达1600千米的沙漠。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沙漠中有大面积的沙丘。海岸线上,广阔的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大西洋,高大沙丘直逼海岸,滚滚沙流飞泻入海,形成壮观的“倒沙入海”奇景(下右图)。纳米比亚沿海渔业资源丰富,盛产爱吃浮游植物的沙丁鱼,西海岸的沙漠中布满了各种沉船残骸,历史上曾被葡萄牙海员称为“地狱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