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

更新时间:2022-08-19 浏览次数:9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读亚洲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河流流向,说明亚洲地势(     )
      A . 东西高,中部低 B . 东高西低,纵列分布 C . 南北高,东南地 D . 中部高,四周低
    2. (2)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是因为(     )

      ①经纬度跨度大   ②四面临海   ③地形类   型多样,地势起伏大   ④全部位于北半球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④
    3. (3)  关于亚洲气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海洋性特征明显 B . 季风气候显著 C . 气候复杂多样 D . 大陆性特征显著
  • 2.  读“美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洲界①是(     )
      A . 巴拿马运河 B . 苏伊士运河 C . 马六甲海峡 D . 土耳其海峡
    2. (2)  从纬度位置看,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     )
      A . 热带 B . 亚热带 C . 北温带 D . 南寒带
    3. (3)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A . 以平原为主 B . 以高原为主 C . 以山地为主 D . 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 3.  《动物世界》栏目中经常看到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每年周期性大规模迁徙的壮观景象。甲、乙分别为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结合非洲的气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
      A .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B . 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C . 地中海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地形 D . 都是热带草原气候
    2. (2)  非洲热带草原野生动物从B到A迁徙的时间,最有可能的是(     )
      A . 1至6月份 B . 4至10月 C . 12月至次年4月 D . 7至12月
    3. (3)  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周期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气温变化 B . 降水变化 C . 人类驱赶 D . 地形的变化
  • 4.  日本是一个多灾客的国家,台风、暴雪、地震、泥石流时常发生。“合掌造”(见下图)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民居,屋顶用稻草覆盖又厚又陡(屋顶角度为60°)利于防灾减灾。1995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合掌造”的结构有利于防御(     )
      A . 泥石流和台风 B . 地震和暴雪 C . 泥石流和暴雪 D . 地震和洪涝
    2. (2)  该建筑特点反映的日本自然环境特征是(     )
      A . 冬季寒冷,多风沙 B . 降水少,草原面积广 C . 夏季高温,降水少 D . 降水多,森林覆盖率高
    3. (3)  众所周知,日本资源贫乏,但由于所处的温暖湿润的气候及良好的环境保护,日本也有较丰富的(     )
      A . 石油和煤炭 B . 水力与森林 C . 铁矿和铜矿 D . 石油和铁矿
  • 5.  读“中亚气候类型和农业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中亚气候类型分布中面积最大的是(     )
      A . 高原山地气候 B .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 亚热带草原气候 D . 亚热带沙漠气候
    2. (2)  中亚地区农业分布中(     )
      A . 棉花种植集中在阿姆河和锡尔河沿岸 B . 畜牧业集中分布在东部 C . 灌溉农业区集中分布在南部 D . 以种植业为主
    3. (3)  影响中亚地区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 B . 水源 C . 地形 D . 气候
  • 6.  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读美国本区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所在的农业带是(     )
      A . 亚热带作物带 B . 棉花带 C . 乳畜带 D . 玉米带
    2. (2)  该图可反映美国本土农业的(     )
      A . 地区生产专业化 B . 生产过程机械化 C . 生产科技化 D . 产品高度商品化
    3. (3)  读图可知,美国需要大量进口的农产品是(     )
      A . 棉花 B . 大豆 C . 玉米 D . 咖啡
  • 7.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法国展园设置了“灵动、时尚、生活、食物和城市化”五大主题,展示食品中法式面包、葡萄酒备受欢迎。读法国地形图、法国气候和农业分布图,结合资料卡,完成下面小题。

    1. (1)  法式面包的食材为小麦。法国小麦产区主要位于(     )
      A . 巴黎盆地 B . 洛林高原 C . 中央高原 D . 阿尔卑斯山区
    2. (2) 资料卡:葡萄最适合种植在中纬度地带,生长期内需阳光充足、气温20~25℃、环境干燥,这利于葡萄积累糖分;在山地和丘陵地带种植葡萄,既利于阳光集中照射,又利于良好地排水,结合资料卡可推断,法国南部地区种植酿酒葡萄的有利条件是( )

      ①平原面积广大,利于葡萄的种植②山地丘陵广大,土地排水良好,利于葡萄生长③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利于糖分的积累④位于中纬度地区,冬季晴天多,利于葡萄的储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3. (3)  法国家庭的餐桌上最常见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下图为法国饮食结构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两处最可能的内容分别是(     )

      A . 地中海气候、畜牧业发达 B . 温带海洋性气候、渔业发达 C . 地中海气候、种植业发达 D . 温带海洋性气候、畜牧业发达
  • 8. (2021七下·梓潼期末)  澳大利亚有1.2万种植物,其中大约9000种是其他国家没有的;有鸟类650种,其中450种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全球的有袋类动物,大部分分布在澳大利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材料中的信息,澳大利亚被誉为(   )
      A . 亚洲天然植物园 B .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 .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 .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2. (2)  下列动物,不属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是(   )
      A . 狮子 B . 鸸鹋 C . 袋鼠 D . 考拉
    3. (3)  澳大利亚特有物种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类活动干预少 B . 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 C . 适合空间面积广 D . 气候条件适合特有生物
  • 9.  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是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读西亚石油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西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作(     )
      A . “三洲五海之地” B . 现代的“丝绸之路” C . “世界石油宝库” D . 东西方的“十字路口”
    2. (2)  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 . 地中海及其沿岸 B . 红海及其沿岸 C . 波斯湾及其沿岸 D . 里海及其沿岸
    3. (3)  波斯湾石油输出的咽喉是(     )
      A . 苏伊士运河 B . 霍尔木兹海峡 C . 直布罗陀海峡 D . 曼德海峡
  • 10.  中国的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已经成功种植出了黄瓜、生菜等蔬菜。一位南极科考队员提到,在南极的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成本非常高,如大棚需采用高强度、低能耗的现代化透光结构,能保温、可抵抗大风,同时需严防温室内的外来物种侵害南极土地。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南极科考队员得以实现“蔬菜自由”的关键因素是(     )
      A . 劳动力增加 B . 交通发展 C . 市场扩大 D . 技术进步
    2. (2)  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的最佳时期是(     )
      A . 12-次年2月 B . 4-6月 C . 7-8月 D . 9-10月
    3. (3)  我国的南极考察站中,在建的罗斯海新站(     )
      A . 极夜时间最长 B . 纬度最低 C . 海拔最高 D . 临近太平洋
二、解答题
  •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下面是他们的研究程序,请你与他们一道完成研究过程。

    探究资料:北美洲地形图、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南亚主要风向

    尝试探究:北美洲地形地势特点及对气候的影响

    1. (1) 北美洲地形明显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东部是低缓的高原和山地,因此北美洲的地势特点是
    2. (2) 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因此,气候类型。冬季,来自极地的(暖湿/寒冷)气流,穿过中部,长驱南下,使北美洲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分布广;夏季,来自A湾的暖湿空气深入内陆,导致气温年较差,同时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导致北美洲线沿海气候(东西/南北)狭长分布。
    3. (3) 据南亚风向图的信息,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每年6月至10月,B山脉南坡降水充沛,请分析原因。问题②: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南亚地区比同纬度地区气温偏高,请分析原因。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多种运输方式相通,“中泰铁路”、中老铁路工程备受关注,它由中国参与修建,是泛亚铁路的一部分,北起昆明,南至新加坡,一期工程即将竣工。读中南半岛山河分布图和中老铁路分布图,结合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 (1) 中南半岛上地形崎岖,高山、大河多(方向)延伸,地势特点。地表形态呈现出的特征,交通不便。
    2. (2) 施工人员说“老挝一年就两个天气,下雨或者不下雨。从4月到10月,整整半年都在下雨,地质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完成结构图,推测中老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3. (3) 施工人员所说的地质灾害主要指的是(列举两种)。
    4. (4) 中老铁路建设难度虽然大但意义价值更大,引来多家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仿照市例,从地理视角解读媒体的相关报道。示例:推动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说明老挝是内陆国。①中老铁路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说明老挝起伏大;②通车后,老挝境内车程由2天缩短到3小时,说明提高了运输速度;③中老铁路是两国互利合作的项目,说明加强合作的重要性。
  • 13. 区域地理的学习重在分析方法的掌握与应用。在学习了一些国家之后,某中学的同学想了解俄罗斯的情况,搜集了材料,并给确定了探究目标。读俄罗斯位置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 (1) 下列是某同学的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描述,请你补充完整的信息。俄罗斯地跨两大洲,北临洋,东临太平洋,西邻波罗的海和海,与14个国家接壤。俄罗斯领土纬度大部分位于之间,属于带。
    2. (2) 某同学发现(特殊纬线)横穿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据此推测俄罗斯的气候特点是

      A.全年高温,有干、湿季之分B.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 (3) 某同学搜集俄罗斯的亚洲和欧洲部分相关数据统计图,请你根据表中信息说明俄罗斯传统上属于欧洲国家的原因。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尼罗河是流经埃及的一条国际河流。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洪水到来时淹没两岸农田,洪水很后,又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游泥,形成肥沃的土填。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了如何掌握洪水的规律和利用两岸肥沃的土地。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1:尼罗河是流经埃及的一条国际河流。在尼罗河上游地区,白尼罗河发源于热带雨林气候区,而青尼罗河发源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并在喀土穆汇入白尼罗河。
    资料2: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水坝号称人类史上的雄伟工程之一,建成后对防洪、发电等都起了相当巨大的作用。但是,阿斯旺水坝建成后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副作用,例如,引起尼罗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和土壤肥力的下降;河口海岸线的退缩;下游血吸虫病、疟疾的发生以及由于水质营养物的减少和水文变化而使河口沙丁鱼产量大幅度降低等问题。

    1. (1) 尼罗河的流向是,因为埃及有大面积的沙漠,所以该国主要的农业区均位于地区,属于灌溉农业。
    2. (2)

       

      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是尼罗河的两条主要支流,在下图中适当位置填写“白、青、大、小”完成反映尼罗河定期泛滥原因的结构图。

    3. (3) 为防止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埃及于1960年建造了阿斯旺水坝。对于阿斯旺水坝建造的利与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关于利与弊,请说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联系对比找异同不同的国家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对比差异性,找到相似性。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巴西示意图,孟买气候资料图,巴西气候分布图


    材料二:印度和巴西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图中孟买是印度最大城市,人口1300多万,是该国最大的棉纺中心。图中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最大港口城市,人口1400多万,钢铁、冶金等传统工业发达,是该国经济中心。

    1. (1) 根据图文信息分析,两国在诸多方面有共同特征,如从海陆位置来看,都是国家;从地形来看,都是以为主。
    2. (2) 从气候来看,两国纬度低,气温;巴西森林分布区主要气候类型是,印度棉花生产地气候特点是
    3. (3)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及材料,分析促进两个城市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位置;资源;劳动力方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