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2 环境的组成和生...

更新时间:2022-07-28 浏览次数:132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长春) 人参是“东北三宝”之一。南北朝时,一位本草学家对人参有“三桠五叶,背阳向阴”的描述,这体现了影响人参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 B . 阳光 C . 空气 D . 土壤
  • 2. (2022·仙桃) 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结论,正确的是(  )
    A . 探究“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对照设置是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B . 设计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方案时,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C .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时,加碘液显蓝色表明淀粉被消化 D . 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证明了生物可以由非生物自发地产生
  • 3. (2022·牡丹江) 下列选项中的实验不需要测平均值的是(             )
    A .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B .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C .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D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 4. (2022·十堰) 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
    A . 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滴加油滴,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B . 模拟膈肌运动的演示实验,上推橡皮膜,气球回缩,模拟呼气过程 C . 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明暗环境,形成对照 D . 使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b”,看到的物像是“d”
  • 5. (2022·凉山) 下列成语或诗句中能体现生物因素作用的是(  )
    A .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6. (2022·黑龙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桃花开放的主要因素是(   )
    A . 水分 B . 空气 C . 温度 D . 土壤
  • 7. (2022·眉山) 在自然界中,一方面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受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B . 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湿度可以不同 C . 生活于炎热荒漠中的骆驼,其排尿量非常少 D . 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 8. (2022·陕西) 中华民族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许多能反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诗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的“沙暖睡鸳鸯”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种非生物因素是(  )
    A . 燕子 B . 微生物 C . 温度 D . 无机盐
  • 9. (2022·随县) 下列诗句及俗语中,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 追肥在雨前,一枝长拳 D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10. (2022·陕西) 中华民族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许多能反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诗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的“沙暖睡鸳鸯”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种非生物因素是(   )
    A . 微生物 B . 温度 C . 无机盐 D . 燕子
  • 11. (2022·岳阳) 风调雨顺,草木茂盛,兔繁殖加强,狼数量随后增多,关于此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环境对生物产生了影响 B . 上述生物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 C . 狼的数量增多对草有保护作用 D . 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被打破
  • 12. (2022·邵阳) 下列属于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A . 阳光 B . C . 杂草 D . 温度
  • 13. (2022·泰安) 为探究光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学生选择优质绿豆种子进行实验,测量幼苗根和茎的长度,结果如下表,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培养时间(天)

    根的平均长度(毫米)

    茎的平均长度(毫米)

    光照组

    黑暗组

    光照组

    黑暗组

    1

    8.9

    11.3

    7.2

    8.0

    3

    10.2

    19.8

    8.3

    15.1

    5

    17.3

    20.2

    16.1

    15.4

    7

    20.8

    25.6

    20.3

    22.3

    9

    32.7

    43.9

    26.8

    32.8

    A . 有光无光绿豆种子都可萌发,光影响幼苗的生长 B . 光照组幼苗的茎相对较粗,幼苗不易倒伏 C . 黑暗组幼苗叶片呈黄白色是由于缺乏光照无法形成叶绿素 D . 相同实验条件下茎的伸长速度大于根的伸长速度
  • 14. (2022·泰安) 将生长状态和大小都相同的甲、乙两棵杨树苗,分别在干旱和水分充足的环境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几年后,甲、乙树冠大小出现如图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乙树冠大小差异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B . 甲树冠较小主要受非生物因素中水的影响 C . 甲、乙树冠大小的差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D . 甲、乙树冠大小差异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 15. (2022·泰安) 为探究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水蕴草对污水的净化作用,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液模拟污水,用水蕴草净化不同浓度的模拟污水24小时,分别记录在不同条件下水蚤的心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随着时间延长,水蚤心率受洗衣粉液抑制的程度逐渐增强 B . 随着洗衣粉液浓度逐渐增大,水蚤心率受抑制的程度逐渐增强 C . 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液经水蕴草净化后对水蚤心率的抑制作用均减弱 D . 观察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水蚤心率要选用同一只水蚤,使结果更准确
  • 16. (2022·达州) 我国很多古诗词和民俗谚语中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下列解释不恰当的是(  )
    A .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植物的无性生殖 B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生物影响环境 C .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D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 17. (2022·遂宁) 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面包虫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探究因素

    组别

    面包虫数量(只)

    泥土

    光线

    温度

    实验组

    20

    湿土

    对照组

    20

    湿土

    阴暗

    30℃

    该实验方案中①②应为( )

    A . 明亮,20℃ B . 阴暗,20℃ C . 明亮,30℃ D . 阴暗,30℃
  • 18. (2022·石家庄) 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如果某生物小组想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应选择下列哪组条件作为对照(  )
    A . 干燥与阴暗 B . 低温与潮湿 C . 干燥与潮湿 D . 明亮与阴暗
  • 19. (2022·烟台) “冰糖心苹果”产自新疆的阿克苏,果核透明,味道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阿克苏地区年日照时数多达26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影响这种苹果品质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 温度和光照 B . 温度和水分 C . 水分和土壤 D . 光照和水分
二、双选题
  • 20. (2022·苏州)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在一个长方形的盘子上,布置了如图所示的三个环境区域,蚯蚓可在三个区域之间自由活动。现在盘子中间区域放入10条蚯蚓,并用黑纸板覆盖在全部三个区域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蚯蚓喜欢明亮环境还是黑暗环境 B . 选用多条蚯蚓做实验是为了防止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 . 2分钟后观察发现三个区域都有蚯蚓,说明研究变量对蚯蚓分布没有影响 D . 推测干燥土壤区域内最终没有蚯蚓存在,因为蚯蚓是以湿润的体表呼吸的
三、填空题
四、综合题
  • 23. (2022·赤峰) 周末小明和家人去赤峰红山湖度假区研学游,并记录了所见所感:今天我和父母一起到红山湖游玩,看到了许多生物。图甲是我拍摄的红山湖美景,图乙是我绘制的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我最喜欢划船,随着爸爸的号子,我用力摇动船浆,将船快速划出,紧张得脸都红了。下船后,我们来到了红山湖旁边的“农家乐”饭店,品尝了美味的铁锅纯鲢鱼、发面玉米饼…,今天真是一次特别的经历。但我的心情也很复杂,红山湖水位线明显下降,湖周边还有一些旅游垃圾,有人说湖中生物也减少了。当地居民和游客应该好好保护红山湖,让这里山更青水更绿!

    结合所学知识和小明的记录,完成下列问题。

    1. (1) 鱼的数量在一年四季会发生波动,影响其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至少写出两个),图乙所示的食物网中,与浮游动物相关的食物链共有条。
    2. (2) 小明随着爸爸的号子声划船的过程中,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划船主要依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是,此时小明的身体活动主要受到调节,也会受到调节的影响。
    3. (3) 玉米饼的主要原料是玉米面,它来源于玉米种子结构中的,在开花时节,经传粉、受精后,玉米花中的发育成种子的胚,玉米的花、果实、种子属于器官。在制作发面饼的过程中,为了使饼膨大而松软,需要用到的微生物是,微生物除了可以用于食品制作,与疾病防治也密切相关,如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能够对抗由于引起的各种疾病,但长期、大量服用抗生素也有危害,比如(答一条即可)。
    4. (4) 鱼肉中蛋白质的终产物为氨基酸,主要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结合图丙写出两条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氨基酸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的右心房后,再经体循环最终运送到组织细胞中的内被利用。人体在摄入营养物质的同时也会产生水、无机盐、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这些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其中尿素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请结合图丁用文字和箭头写出尿液的排出途径
    5. (5) 红山湖水位线明显下降,湖周边还有旅游垃圾,湖中生物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请你给当地居民或游客提出一条建议:
  • 24. (2022·聊城)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通过一定途径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桑沟湾地区发展的“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1. (1) 影响海带生长的阳光、海水、浮游动物、贝类等因素统称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甲中未体现的生物成分是
    2. (2) 科研人员监测了养殖区与非养殖区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乙所示。

      ①该养殖模式可以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

      ②分析上述差异的原因:浮游植物和海带作为该生态系统的,通过作用把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贝类食性广泛,通过滤食多种浮游生物和海带碎屑促进有机物沿传递;贝类利用碳酸盐构建贝壳,从面抑制了碳的循环。

    3. (3) 为实现“碳中和”,作为中学生在生活中应该采取的措施是(答出一条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