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南宁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08-15 浏览次数:10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2023八下·龙马潭期末) 1950年11月,有“常胜师”之称的美国骑兵第一师在与一支中国军队交战后,该师师长盖伊这样评价对手:“他们没有航空火力支援,也没有远程炮火支援,他们手里拿的是二战时的简易武器,但他们在穿插分割中动作极其勇猛。”这支中国军队的名称是(   )
    A . 国民革命军 B . 中国工农红军 C .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 中国人民志愿军
  • 2. (2024八下·封开期末)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 . 适应国家建设需要 B .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 . 发展航空航天技术 D . 贯彻落实双百方针
  • 3. (2022八下·南宁期末) 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实质是(    )
    A .   建立合作社 B .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C . 实现政企分开 D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4. (2022八下·南宁期末) 1978年1月至11月底,出国和去香港考察的人员达529批,共3213人。其中,经党中央批准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有四个。这些考察(    )
    A .   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 . 为改革开放作了准备 C . 推动冤假错案平反工作 D . 为深化改革打下基础
  • 5. (2024八下·丹江口期中) 1992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我区的呼和浩特、满洲里成为开放城市。同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    )
    A .   城市改革成为重点 B . 制定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C .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D . 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 (2024八下·长垣期末) 阅读《2020年脱贫攻坚成果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中,与表格内容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是(   )

    农村脱贫人口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实际增长

    与全国居民相比的增速

    551万

    12588元

    5.6%

    3.5%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全面深化改革 C . 全面依法治国 D . 全面从严治党
  • 7. (2024八下·清江浦期末) 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
    A . 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B . 工作重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C . 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 . 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
  • 8. (2023八下·临汾期中) “左图右史"是传统的历史学习方法。当某班同学使用下列示意图时,他们要借助此图来理解的历史概念,最有可能的是(   )

    A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 “一带一路”建设 C . 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一国两制”构想
  • 9. (2022八下·南宁期末) 某同学在利用历史笔记复习时看到下列内容:

    该同学复习的内容可能是(    )

    A . 社会生活的变迁 B .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C . 经济特区的建立 D .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 10. (2022八下·大同竞赛)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共识”是(   )
    A . 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 B . 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C .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 .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11. (2023八下·兰山期末) 2016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战区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其中,辖东北三省加内蒙古、山东等5个省区所属武装力量的战区是(  )
    A . 北部战区 B . 东部战区 C . 中部战区 D . 南部战区
  • 12. (2022·黔东南)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在访华欢迎宴会上致辞说:“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这与我国哪一项外交方针相近?(    )
    A .   互不侵犯 B . 互不干涉内政 C . 互相尊重领土完整 D . 求同存异
  • 13. (2024八下·西安期末) 对于1971年10月25日发生的一件大事,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这个“转折点”是(  )
    A .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 . 万隆会议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
  • 14. (2022八下·南宁期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许多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下人物与成就匹配正确的选项是(   )
    A . 屠呦呦——籼型杂交水稻 B . 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 C . 邓稼先——青蒿素 D . 钱学森——青蒿素
  • 15. (2022八下·湘桥期末) 下图反映了(    )

    主要城市间铁路提速前后列车运行时间

    A . 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B . 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 . 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D . 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二、材料分析题
  • 16. (2022八下·南宁期末)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取得革命胜利,踏上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关好生活的新征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材料二:“一五”计划前后部分行业产量变化情况

    材料三: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对中国梦的宏伟蓝围进行了深刻阐述。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杨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断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 (1) 写出与材料一相关的改革名称。
    2. (2) 找出材料二中增长幅度较大的两个行业。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现中国梦的必须条件。
    4. (4)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对中国发展的积极作用。
  • 17. (2022八下·南宁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精神

    内涵

    抗美援朝精神

    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千登攀。

    特区精神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精神”的形成背景。
    2.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弹一星精神”中的“两弹”、“一星”各是什么。
    3. (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
    4. (4) 据材料,概述上述“中国精神”的共同之处。
  • 18. (2022八下·南宁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战争结束后,为争取国际局势的缓和,为国内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争取和平环境,周恩来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形成。

    ——摘编自章百家《我们怎样走向世界》和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材料二:(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建国初,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数量上仍居多数,广大农村的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更占绝对优势……(这些现象)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中国选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它使全国的各项工作得以在一个新的制度基础上前进。离开这个起点,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言,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言。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新中国提出了什么外交政策?这一政策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什么变化?
    2. (2) 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制度?据材料概述这一政治制度的两大优势。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村个体经济的手段分别是什么?这一“根本改变”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的政策与制度设计的共同目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