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芜湖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

更新时间:2022-10-12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下·云南期末) 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石油分馏 B . 煤的干馏 C . 石油裂化 D . 乙烯聚合
  • 2. (2021高一下·汪清月考) 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挥发性) B . 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脱水性) C . 浓硫酸在白纸上书写的字迹变黑(氧化性) D . 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吸水性)
  • 3. (2022·蚌埠模拟) 2022年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开幕,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本届冬奥会背后蕴含了很多科技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颁奖礼服内添加了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和C60是同位素 B . 冬奥火炬“飞扬”使用氢气作为燃料,氢能属于新能源 C . 吉祥物冰墩墩的外壳使用了有机硅橡胶材料,属于硅酸盐材料 D . 国家速滑馆的冰面是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打造的,该过程是化学变化
  • 4. (2017高一上·洛阳期末) 在NO2与水的反应中(   )
    A . 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B . NO2只是氧化剂 C . NO2只是还原剂 D . 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5. 下列关于气体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能溶于水 B . 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 C .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 .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6. (2020高一下·威宁期末) 从“绿色化学”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宜采用的方法是(   )
    A . Cu与浓硝酸反应 B . Cu与稀硝酸反应 C . Cu先与空气反应制取氧化铜,再与稀硝酸反应 D . Cu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 7. 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U形管中液面发生如图所示变化,试管里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 生石灰和水 B . 硫酸和氢氧化钠 C . 镁条和盐酸 D . 盐酸和碳酸氢钠
  • 8.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 . B . C . D .
  • 9. 有广告称某品牌的八宝粥(含糯米、红豆、桂圆等)不含糖,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你认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不能盲从广告宣传 B . 该广告有可能误导消费者 C . 不含糖不等于没有糖类物质,糖尿病患者食用时需谨慎考虑 D . 糖尿病患者应少吃含糖食品,该八宝粥不加糖,可以放心食用
  • 10. 根据乙烯的性质可以推测丙烯(CH2=CH-CH3)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 丙烯能在空气中燃烧 C . 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Br-CH2-CH2Br D . 聚丙烯的结构可以表示为
  • 11. (2019高二上·公主岭期末) 在恒温、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 3B(g)+C(g),若反应物在前20 s由3 mol降为1.8 mol,则前20 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 . v(B)=0.03 mol·L1·s1    B . v(B)=0.045 mol·L1·s1 C . v(C)=0.03 mol·L1·s1    D . v(C)=0.06 mol·L1·s1
  • 12. 对CH4与Cl2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 . 该反应的条件是光照 C . 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量最高的是CH3Cl D . 该反应的现象是量筒内气体黄绿色变浅,器壁上有油状液滴,量筒内液面上升并产生白雾
  • 13. 部分含硫物质的分类与相应硫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质a具有还原性 B . 气体a、c均可用e的浓溶液干燥 C . 盐g与盐f之间也可能发生反应 D . 溶液d久置于空气中会生成e
  • 14. 在实验室里,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制取纯净干燥氨气的方案,其中简易、可行的是(   )
    A . 加热浓氨水,产生的气体通过浓硫酸 B . 加热氯化铵固体,产生的气体通过无水氯化钙 C . 在生石灰中加入浓氨水,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 D . 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铁触媒,并加热至500℃,再通过碱石灰
  • 15. 生命活动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过程来维持,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这些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葡萄糖和果糖,蔗糖与麦芽糖,淀粉与纤维素都互为同分异构体 B . 在生物实验室里,常用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保存动物标本。 C . 工业上可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获得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生产肥皂 D . 人体内缺少纤维素水解酶,但食物中的纤维素能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和排泄
  • 16. (2021高一下·辽宁开学考)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 , 四种溶液区别,这种试剂是( )
    A . NaOH溶液 B . AgNO3溶液 C . Ba(OH)2溶液 D . BaCl2溶液
  • 17. 铁镍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总反应表示为:NiO2+Fe+2H2OFe(OH)2+Ni(OH)2 ,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是(   )
    A . Fe B . Ni(OH)2 C . Fe(OH)2 D . NiO2
  • 18. 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 )
    A .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 .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 C . 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D . 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 19. 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 , 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B . 提高反应时的温度,可以实现的完全转化 C . 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D . 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可以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
  • 20. 下列有关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氨水可以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B . 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浓硫酸有白烟产生 C .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其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D . 向某溶液加稀NaOH溶液,试管口的湿润红石蕊试纸不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无
  • 21.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 仅① B . 仅①②③④ C . 仅①④⑤ D . 仅②④⑤
  • 22. (2021高一下·河北期末)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A . B . C . D .
  • 23. a、b两个烧杯中均盛有过量的稀 , 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分别加入两个烧杯中,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溶液,下列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4.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化肥工业,也广泛用于硝酸、纯碱等工业,合成氨反应为   。用通过催化还原的方法,可将机动车尾气中的NO转化为 , 也可将水体中的转化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合成氨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B . 在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反应完成后,会放出92.4kJ的热量 C . 合成氨生产中将液化分离,可加快反应速率 D . 将尾气中的NO或水体中的转化为的过程中,氨均为氧化剂
  • 25. “氮的固定”是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对保障人类生存具有重大意义。一种新型合成氨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①中每吸收2.24 L氮气转移0.3 mol电子 B . 过程②每生成1 mol氨,有1 mol Li3N被氧化 C . 过程③化学能转化为了电能 D . 图中所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2 + 6H2O4NH3 +3O2
二、综合题
  • 26. 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D是饮食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F是一种有香味的物质,F中碳原子数是D的两倍。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F和有机高分子E,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 (1) B中决定其性质的重要官能团的名称为
    2. (2)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 (3) 可选用(填试剂名称)鉴别B和D。
    4. (4) 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F,乙中所盛的试剂为,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不正确是

  • 27. 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它指的是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二维平面图像(如图)。依据图中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中,X的化学式为;写出催化氧化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
    2. (2) 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现象为:反应剧烈进行,铜丝逐渐变细,溶液变绿,试管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某同学推测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原因是在溶液中达到饱和,的饱和溶液呈黄色,硝酸铜溶液呈蓝色,两者混合后呈绿色。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他的猜想:
    3. (3) 为了有效实现NO和的相互转化,设计如下实验:按如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前用排水法在烧瓶中收集半瓶NO气体。打开止水夹a,缓慢推动针筒活塞,使适量氧气进入烧瓶。关上止水夹a,预测烧瓶中的现象是

  • 28. 人们从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中获得能量,同时也产生废气及颗粒等污染物,它们在太阳辐射等作用下,经过复杂变化形成次生污染物(如图所示),进而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造成酸雨、雾霾、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现象。某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其中的为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

    1. (1) 在空气、水蒸气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会形(填化学式)随雨水落下,损伤农作物、加快建筑物腐蚀。
    2. (2) 甲组同学设计用生石灰进行燃煤脱硫工艺,如图所示,请写出脱硫生成X的总反应方程式:

    3. (3) 乙组同学拟用碱液吸收的方法去除烟气中的 , 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A

      方案B

      方案展示后,全班同学讨论后认为两种方案各有优势并可以进一步优化:

      新方案的优点是:(填物质名称)实现了循环利用,降低了成本,符合资源再利用的原则。

    4. (4) 为测定空气中的含量,丙组同学将空气样品经过管道通入盛有200mL酸性溶液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管道中空气流量为 , 经过b min溶液恰好褪色,假定空气中的可被溶液充分吸收,则该空气样品中的含量为(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 29.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合成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一定温度时,在体积为2L的恒容反应器中发生反应: , 其中两种物质A、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A为(填化学式)。

      ②反应进行4min时,x=

      ③下列情况可以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的质量保持不变

      B.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2. (2) 探究原电池原理并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多种电池,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a为铝棒,b为镁棒。

      ①若容器中盛有NaOH溶液,a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若容器中盛有稀硫酸,溶液中(填“a”或“b”)极移动。

  • 30. 一定量的SO2通入到含0.16mol NaOH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Na2SO3和 NaHSO3物质的量之比为3:2。再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Cl2使硫元素全部转化为SO42-

    请计算:

    1. (1) SO2的质量为g。
    2. (2) 通入Cl2的物质的量至少为mol。
  • 31. 9.6克Cu与足量的稀硝酸完全反应,试求:

    ①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②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③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

  • 32. 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合金溶于的浓硝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混合气体(标准状况),并测得溶液中的。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 , 试计算:
    1. (1) 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2. (2) 合金中铜与银的物质的量之比
    3. (3) 若需要将全部尾气用水吸收,需要的氧气体积(标准状况) 
  • 33.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 (1) 目前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填一种)。
    2. (2) 从氯碱工业的副产品中能够得到一种含氯消毒剂,有效成分为NaClO,该消毒剂起作用的原理是利用了HClO的(填“强氧化性”或“强还原性”)。
    3. (3) 海水提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操作a的名称为

    4. (4) 海水提溴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海水中的氧化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写出吸收塔中转化为HBr的化学方程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