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②青春蕴含若伟大的创造力,创造是青春的专利
③我们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与价值
④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
①情绪变幻莫测,我们无法控制
②调整情绪不能损害他人利益
③情绪要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④调整情绪要注意场合,把握分寸
①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
②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
③在情感体验中,我们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④情由心生,它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
①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之情
②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
③有利于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激励青少年努力奋斗
④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更好地体验生命、体验生活
①集体给予我们安全感和归属感
②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求
③集体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④人们对亲密的友情、精彩的集体生活充满渴望和期待
①保护了个人的正当利益
②说明他们重视同学之间的友谊
③没有坚持原则、明辨是非
④是典型的小团体主义的表现
①民主的、公正的,没有偏见与排斥
②充满关怀与友爱的,同学之间友善相待
③善于合作的,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④相互竞争的,充分展现个人英雄主义
①说明司法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②表明全民守法已成为共识,我们都是法律的制定者和遵守者
③是公民增强法治意识、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
④有利于促进家长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责任
①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②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④我国法律对职务高、功劳大的社会成员有更高的要求
①小海:何某的行为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
②小东:公民的切身利益只能依靠国家法律实现
③瑶瑶: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施行真正实现了净化网络空间的目标
④静静:我们在生活中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独立思考】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网络暴力、网络造谣、网络犯罪应运而生,给一些无辜者造成了许多生活困扰甚至心理创伤。面对谣言,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良知和底线,不信谣、不传谣,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理性取舍。
【青春萌动】某中学面向全体同学发放“把握青春,拒绝早恋”倡议书,并在校规中增加了有关早恋惩戒措施。对此,小飞发表了如下观点:
【自强精进】廖竹生,全国自强模范,残疾人创业的“领头雁”。从一个双手不灵活、拿不起重物的残疾人,到组建励志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廖竹生身残志坚,向阳而生,信守着对贫困残疾群体的承诺,用自强、务实、担当,走出一条勤劳致富路。
【榜样力量】2022年5月30日,中央文明办以“云”发布方式推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经过各地推荐、网友点赞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2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情绪表达】某研究小组曾开展过一个名为“快乐传染”的实验,小组成员在地铁里施展“笑功”,不到30秒,整个车厢的人都难忍笑意,甚至有人笑得直不起腰,快乐、温馨弥漫在整个车厢。
【情绪调节】婷婷因为一件小事和同桌发生了争执,她感到很难过,就把心里的委屈通通写在日记本上。下午,婷婷骑车回家不慎摔伤,在路边休息一会儿,地安慰自己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回到家,婷婷想起下周要参加舞蹈比赛,便紧张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妈妈陪她看了一段喜剧小品,她渐渐平静了下来。
【品味情感】小凯代表班级参加学校举行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由于准备不充分与冠军失之交臂,他感到很失落。老师安慰他说:“体验并转化挫败感是成功的关键。别气馁,要学会成长!”
材料一:某中学开展了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活动,七年级(1)班同学们每天利用中午和放学后的时间,搜集素材、绘制图案、设计版面,经过一个周的默契配合和辛勤努力,最终赢得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
材料二:如下图漫画。
材料三:小强是个篮球高手,但他认为集中训练会影响学习,所以拒绝代表学校出战市级比赛;班委征集班徽设计意见时,他不屑参与;因嫌弃同桌的学习成绩不好,他多次要求调换座位……尽管小强学习成绩优秀,但在评选“三好学生”时,多数同学投了反对票,小强为此很苦恼。班主任主动找他谈话,提醒他参与集体生活并不一定影响学习,相反会成就我们,要积极融入集体,与集体共成长。
【法律的特征】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
【法律伴成长】下面是小博同学盘点的2022年部分未成年人保护大事:
月份 |
事件 |
1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政史施行 |
2月 |
公安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清理整治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严厉打击涉电子烟违法犯罪专项工作方案》 |
3月 |
“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建议 |
5月 |
《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
【法律的作用】2022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人民法院准确贯彻死刑政策,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对残害妇女儿童、老年人等挑战法律和伦理底线的犯罪,论罪当判死刑的,依法判处并核准死刑,坚决维护法治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