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湘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1.4 地球的演化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2-08-04 浏览次数:5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一上·白城月考) 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 . 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 . 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 . 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 . 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2. (2) 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 . 干燥,冷热多变 B . 炎热,岩浆活跃 C . 湿润,森林茂密 D . 寒冷,冰雪广布
  • 2. (2021高一上·文山期末)     2018年1月15日,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乌鸦大小、像鸟一样的恐龙化石,它有色彩艳丽的羽毛,生活在1.61亿年前的中国东北,科研人员将它命名为“彩虹”。图1为彩虹恐龙化石,图2为彩虹恐龙想象复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彩虹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及生物发展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A . 中生代裸子植物 B . 中生代哺乳动物 C . 古生代蕨类植物 D . 新生代爬行动物
    2. (2) 彩虹恐龙生活的时期(   )
      A . 海洋面积空前扩大 B . 形成丰富非金属矿产   C . 我国大陆环境形成 D . 无脊椎动物全部灭绝
  • 3. (2021高一上·汕头期末) 位于我国松辽盆地的钻井“地壳一号”目前钻探到7018米,其钻机塔身自下而上涂满代表不同地层的标准色。下表为地层对应标准色图。完成下面小题。

    标准色

    新生代

    第四纪

    黄白

    第三纪

    中生代

    白坚纪

    绿

    侏罗纪

    三叠纪

    1. (1) “地壳一号”钻探到7000多米的意义包括(   )①研究土壤结构        ②研究气候变化   ③勘探地下能源         ④研究地幔结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代表恐龙灭绝年代的地层标准色为(   )
      A . B . C . 绿 D .
  • 4. (2021高一上·吉林期末) 读下图漂移的大陆,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地质时代的名称与相应的代表各时期海陆分布的数字对应正确的是(   )
      A . 新生代—③ B . 白垩纪—② C . 侏罗纪—④ D . 三叠纪—①
    2. (2) 人类出现的时期是(   )
      A . B . C . D .
  • 5. (2021高一上·东丽期末) 在山西某煤矿区,某同学被邀请下矿井参观,在矿灯照耀下,该同学看见夹在岩石地层中的巨厚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树干的形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大约是(   )
      A . 古生代 B . 中生代 C . 新生代第三纪 D . 新生代第四纪
    2. (2) 该地质时代最繁盛的动物是(   )
      A . 三叶虫、珊瑚 B . 恐龙 C . 鱼类 D . 哺乳类
    3. (3) 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A . 温热的草原地区 B . 温暖广阔的浅海         C . 半干旱的黄土高原 D . 湿热的森林地区
  • 6. (2021高一上·天津期末)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 . 爬行类 B . 鸟类 C . 两栖类 D . 鱼类
    2. (2) 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
      A . 古生代寒武纪 B . 古生代末期 C . 中生代末期 D . 新生代
  • 7. (2021高一上·丹东期末)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带羽毛的恐龙化石。下图为中华龙鸟化石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中华龙鸟生存时期的时间表述,格式正确的是( )
      A . 年/月/日 B . 朝/期/年 C . 时/分/秒 D . 宙/代/纪
    2. (2) 中华龙鸟出现的地质时期被称为(   )
      A . 远古生物时代 B . 哺乳动物时代 C . 无脊椎动物时代 D . 爬行动物时代
  • 8.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读部分地质时期的生物演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甲、乙两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B . 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 . 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宙 D . 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
    2. (2) 下列化石可能出现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①三叶虫化石;②恐龙化石;③鱼类化石;④被子植物化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综合题
  • 9. (2020高一上·东莞月考) 读下图和表,完成下列各题。

    地层序号

    地质年代

    元古宙

    古生代早期

    中生代侏罗纪

    中生代白垩纪

    1. (1) 确定地层年代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二是根据
    2. (2) 岩层形成时一般呈水平状态,从A区岩层的形状及地层的顺序来看,此处地层的顺序有现象,在野外可以通过研究来证明。
    3. (3) 在图示区域内能找到古生代煤层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此地缺失,其缺失的原因可能是
    4. (4) ③号地层由含珊瑚化石的石灰岩组成,可以证明在侏罗纪时,该区域的环境为,有可能形成的矿产资源是
  • 10. (2020高一上·葫芦岛月考)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所示的地质年代是代。
    2. (2) 该地质年代的典型动物是
    3. (3) 这个年代之所以是主要的成煤期,主要是因为陆地植物中植物占据主要地位。
    4. (4) 下列有关生物演化和重大事件,发生在该时期的是(双选)(_____)
      A . 形成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B . 出现了大冰期 C . 在中后期进化出了鸟类 D . 在中后期出现了物种大灭绝事件
  • 11. (2019高一上·天津期中) 读下面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侏罗纪公园》是一部科幻冒险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学家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将已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使整个努布拉岛成为恐龙的乐园,即“侏罗纪公园”。 下图为“影片中某场景的照片”。

    1. (1) 恐龙主要出现在地质历史上的哪个时代?人类是如何认识这种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的?
    2. (2) 在恐龙化石分布较多的地区,在恐龙生活的时代,这些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有什么共同特点?
    3. (3) 在恐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以什么植物为主?对于目前人类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 12. (2020高一上·吉林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则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 (1) 结合相关资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从地质年代来看,该区域最老的岩层形成于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填海洋或陆地)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填海洋或陆地)环境。

    2. (2) 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的考察结论认为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岩;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环境向环境的演变。
    3. (3) 在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并形成了广阔的森林。在此年代地层中人类发现了非常重要的化石燃料
  • 13. (2020高一上·沧县期中) 读“地理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代。
    2. (2) 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3. (3) 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曲线③代表的界面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