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 B.灼烧海带 | C.用滴定法测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 D.验证苯和液溴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
选项 | 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常温下,向100mL浓度分别为0.10mol/L的K2C2O4和KSCN混合溶液中滴加几滴氯化铁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亮绿色 | 常温下,稳定性: |
B | 取少量C2H5Br与NaOH溶液共热,待溶液不分层后,再滴加AgNO3溶液 | 检验C2H5Br中的溴元素 |
C |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检验溶液中的Fe2+ |
D | 将几滴浓硝酸滴到鸡皮上,一段时间后,鸡皮变黄 | 脂肪发生颜色反应 |
已知氯化钴(CoCl2)易潮解,Co(Ⅲ)的氧化性强于Cl2 , 可用高熔点金属钴与氯气反应制取。
实验室提供下图装置进行组合(连接用橡胶管省略):
A中用于滴加液体的仪器名称是;用上图中的装置组合制备氯化钴,连接顺序为:A→。
“氧化”应控温在60℃进行,控温方式可采取。
a.脱色剂 b.氧化剂 c.还原剂 d.催化剂
①阴极附近溶液的pH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工业上可用石墨为电极电解硫酸锰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制备MnO2 , 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①
②
③
②在一定温度下、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填标号)。
A.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 CO2 , 同时消耗1mol二甲醚
①a点时v正v逆(填“>”“<”或“=”);
②随温度的升高,CO2的转化率先增大后减小,理由是;
③已知c点时容器内的压强为p,在T5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为(用含p的关系式表示,Kp为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①e、f两点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KeKf(填“>”或“<”);
②如果不用催化剂,其他条件不变,则25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位于点(填“e”“g”或“h”)。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产物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③0.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银氨溶液充分反应最多生成43.2g 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