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开封市新世纪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7...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48 类型:月考试卷
一、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统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夺去了河套地区。为了防止匈奴再度南下,蒙恬奉秦始皇之命,从公元前214年开始大修长城,史上称为秦始皇长城。下列关于秦始皇长城叙述正确的是(   )
    A . 西到盐泽,东至辽东郡,超过一万千米 B . 将秦、赵、楚的北部长城连接起来,并向两侧延伸 C . “因地制宜,用险制塞”是修筑的重要原则 D . 王维的“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该长城的千载传诵名句
  • 2.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 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B . 元朝时西域与中原文化差异显著 C . 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 D . 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
  • 3.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隋炀帝曾下令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写者“以吴人为东夷”。隋炀帝加以怒责,并称:“昔汉末三方鼎立,大昊之国,以称人物……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这反映了当时(   )
    A . 大运河加强了民族融合 B . 儒家思想由北向南传播 C . 南方文化影响力的上升 D . 出现了北人南迁的高潮
  • 4. (2023高三上·洪洞月考) 明朝权臣严嵩之子严世蕃评点天下富豪,以家产50万两白银的最低标准,共列出17位“首等富豪”,其中10位拥有纯正的官员身份,包括内阁大臣、宗室成员、都督、太监和土司等。晋商、徽商等则分享其余的7席。据此推知,当时(   )
    A . 商帮崛起受到社会关注 B . 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C . 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 . 吏治败坏危及封建统治
  • 5.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在1977年8月的科教工作座谈会上,邓小平指出,要研究如何提高教师的水平。前几年教师不敢教,责任不在他们;现在要敢于教,还要善于教。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师资培训工作。邓小平这一指示(    )
    A . 体现了“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 B . 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 . 适应了改革开放时代的需要 D . 直接促成了高考制度的恢复
  • 6.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下表所示是不同时期中国领导人的论断。这说明我国(    )
    时期 论断
    新中国成立初期 毛泽东强调:“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指出:“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
    A . 优先发展国防建设的战略 B . 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协调 C . 坚持改革与自主创新方针 D . 树立了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
  • 7.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马丁·路德认为:破旧立新非朝夕之事,更不能“因为日月星辰被人崇拜,我们就要把它们从天上摘下来”。这反映出马丁·路德主张(    )
    A . 因信称义 B . 温和的改革 C . 教随国定 D . 推翻教皇统治
  • 8.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苏格拉底曾说:“真正为正义而奋斗的人,要想苟全性命于须臾,除非在野不可。”可见,苏格拉底认为(    )
    A . 人要积极参与政治 B . 知识就是美德 C . 直接民主存在缺陷 D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9.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刀、布”,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这一构想(    )
    A . 遏制了独裁政治形成 B . 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 C . 最早在法国付诸实践 D . 易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 10.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尽管爱因斯坦多次强调“(自己)仅仅是一个物理学家”,但不可否认,他开创了一个在科学和思想上挑战一切“绝对”的时代。这说明爱因斯坦(    )
    A . 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B . 丰富与发展了经典力学 C . 推动了近代物理学的形成 D . 影响了人类思维的方式
  • 11.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近代中国农作物的栽培以帝国主义的需求为转移,农村经济发展失去独立性,农产品的商品化以出口为主要目的;分散经营的个体农民消息闭塞,力量薄弱,这就使帝国主义垄断组织能够通过价格控制加重对农民的剥削。由材料可知,中国近代农村经济(   )
    A .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     农民越来越贫困 C .     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D .     半殖民地化显著
  • 12.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1874年,一份奏折中说道;“广窃谓北、东、南三洋须各有铁甲大船二号,北洋宜分驻烟台旅顺口一带;东洋宜分驻长江外口;南洋宜分驻厦门虎门,皆水深数丈,可以停泊。一处有事,六船联络,专为洋面游击之师,而以余船附丽之,声势较壮。”这表明(   )
    A .     国防重心发生转移   B .     朝野海权意识提高 C .     筹划海防成为议题   D .     中国海防力量增强
  • 13.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推动下表中所示两次建厂高潮出现的相同因素是(   )

    A . 政府着力发展生产 B . 爱国救亡运动高涨 C . 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D . 社会局势相对稳定
  • 14.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轮船招商局创办后,其与英国的怡和、太古公司三方签有联营合同,按比例分配收益。同时,清廷授予 招商局运输漕粮的特权,与传统海运业按四六比分运漕粮,以供京师之用。这可以反映出,轮船招商局的设立(   )
    A . 垄断了清王朝的漕运 B . 改变了传统航运格局 C . 保障了京师粮食供应 D . 带有中体西用的特征
  • 15.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对图1、图2间的联系解释合理的是(   )
    A . 洋务运动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 B . 辛亥革命主要发生在洋务企业集中地 C . 洋务运动培育了辛亥革命的武装力量 D . 早期近代化为民主革命创造有利条件
  • 16.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1919~1923年,马克思主义与以胡适为代表的实验主义,以张东荪、梁启超为代表的社会改良主义和以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进行了三次论战。这些论战(    )
    A .   表明马克思主义已占据舆论主导 B .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 . 促使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 17.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1930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指出:“现在就全国看来,农民运动的发展比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的多。在这一情势下,若我们依然是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实不如用在农村中的好。”这一分析是基于当时(   )
    A .   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成果显著    B . 农村革命道路在中共内部达成共识 C . 中国共产党纠正了“左”倾错误    D . 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
  • 18. 1980年8月,在答外国记者问时,邓小平说:“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阶级性。”邓小平这一论述( )
    A .   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B . 进一步解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C . 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D . 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 19. (2024高二下·简阳月考)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平等、自由等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在其小说《爱弥儿》中却认为女人“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众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看到被孩子们围着……为丈夫谋得幸福,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这样的情景更感人、更让人尊敬呢?”这表明(   )
    A . 卢梭的思想矛盾缺乏革命性 B . 当时妇女政治地位相对较高 C . 家庭和社会都需要女性付出 D . 女性社会政治作用或被忽视
  • 20.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中说:“在近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一半还多,在80年代初期之前又降到实际上使我们接近经济停滞的水平”,这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 . 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 . 首要目的在于摆脱苏联经济衰退局面 C . 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D . 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 21.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1950—1953年,美国财政拨款逾3亿美元,重点向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工业、教育卫生、社会福利领域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最终印尼、泰国等国成为美国产品的销售市场,中东石油开采额中美资占到65%以上。这些援助(   )
    A . 促进了受援国的可持续发展   B . 增强了美国支配世界的能力 C . 遏止了共产主义的经济渗透   D . 适应了战后殖民扩张的需要
  • 22.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斯大林逝世后,马林科夫执掌苏联党政大权,提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方针,重申列宁“与不同社会制度和平共处”的政策,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紧张的国际国内形势。但在赫鲁晓夫等人反对下,新方针很快失败,马林科夫被迫辞职。据此推知( )
    A . 斯大林模式根深蒂固、不可动摇   B . 赫鲁晓夫等试图固守斯大林模式 C .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尚未全面暴露   D . 新方针方向正确,启发后续改革
  • 23.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进入新世纪,印度新知识产业领域快速增长,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印度的龙头产业,印度的软件及其服务业出口连续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成为“世界办公室”;印度维普罗尔技术公司董事长普雷姆被称为印度的比尔·盖茨。这说明( )
    A . 印度信息产业的增长领先世界   B . 信息化时代同样存在国际分工 C . 信息技术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   D . 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信息产业
  • 24.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1980-2019年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长率曲线图。据此可知(   )

    A . 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实力超过发达经济体 B . 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均高于发达经济体 C . 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经济联系密切   D . 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均呈现正增长
二、材料题
  • 25.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时,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 26.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当代人把“文明”理解为三大类内容:实用技术、抽象知识、社会形态。

    类别

    内涵

    技术文明

    指的是方便人类物质生活的实用技术。实用技术来自物欲,让人类日常生活越来越丰裕、方便。

    知识文明

    指的是由人造符号概念构筑的,关乎自然及社会的抽象因果关系。抽象知识属于人类,未必由物欲推动,能促进实用技术却得不到“专利”。

    精神世界,未必由物欲推动,能促进实用技术却得不到“专利”。

    社会文明

    指的是公共生活形态,是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公共生活形态为技术和知识的创造和普及提供或优或劣的环境。

    ——摘编自潘维《什么是社会进步的标准?》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所学知识,就上表中任一文明内容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27.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欧洲工业化国家政府面对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不得不进行社会改革。到19世纪末,差不多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和劳动安全。一些国家开始承担与贫困作斗争的社会责任。德国于19世纪80年代开始颁布了一系列社会法案,使工人在疾病、工伤事故和养老等方面享受基本保障。妇女们为了争取与男子的平等权利也展开了多方斗争,她们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就业权利。在政治参与方面,1908年,伦敦妇女举行游行争取选举权,到1928年,英国政府承认妇女享有和男子同样的选举权利

    ——摘编自汪为华《一口气读完欧洲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社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社会改革的积极作用。
  • 28.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多极化进程使主要力量彼此制衡,世界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世界多极化是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联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区域间合作逐步向前推进,国际形势朝着持续稳定地方向发展。随着和平因素的不断增长,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和平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环境,没有和平的发展环境,现今人类社会所取得的社会建设和发展成果都将付之东流,全世界国家都处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之中,都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独自发展;要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只有持续坚持多边主义的发展格局。

    ——摘编自张成《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出现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认识。
  • 29. (2022高三上·开封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周恩来总理担任总导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概括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这部史诗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历史缩影。全剧共分六场,包括35首歌曲。部分歌曲名单见下:

    02.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13.遵义城头霞光闪 22.游击队歌
    05.工农兵联合起来 17.会师歌 28.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09.西江月·井冈山 21.到敌人后方去 3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从上表歌曲名单中选取一首,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选取的歌曲名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