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

更新时间:2022-08-19 浏览次数:3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下列有关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泪液、尿液和组织液均属于细胞外液 B . 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量较多的是蛋白质 C . 尿酸、氨基酸、胃液中的盐酸均可在细胞外液中找到 D . 淋巴回流形成血浆,所以二者成分和含量完全相同
  • 2.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运动员在进行强度较大的训练时,腿部等处的组织有轻微类似水肿(休息一段时间后 即可恢复正常)的现象,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 血浆蛋白明显降低 B . 肌肉细胞产生大量水分运至组织液中 C . 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积累 D . 毛细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
  • 3.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媒介”的稳态指的是其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B . 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C . 该“媒介”pH的稳定与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 D . 血红蛋白、尿素、神经递质、抗体可存在于该“媒介”中
  • 4.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下面分别是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和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元由细胞体、长的树突、短的轴突共同构成 B . 只要刺激神经元,神经元均能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C . ③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 D . 完整的反射弧只需要2个神经元参与组成即可
  • 5.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相关叙述正确的(    )
    A . 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传出神经,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B . 自主神经系统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因此它对机体活动的调节与大脑皮层无关 C . 支气管扩张与副交感神经兴奋无关 D .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而支配躯体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
  • 6.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 . 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C .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D . 大脑皮层S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 7.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吗啡与脑内的神经递质脑啡肽,共同参与痛觉调节,具有镇痛作用。下列图甲为痛觉传入示意图,图乙为注射吗啡后痛觉调节示意图,a、b、c表示有关的神经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着a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传导 B . 某种与痛觉形成有关的神经递质,可与b神经元上的多种受体结合,引起b神经元兴奋 C . 痛觉传入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 . 吗啡和脑啡肽能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减少,抑制b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 8.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下图是促胰液素产生和发挥作用过程的图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器官X为小肠,器官Y为胰腺 B . 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器官Y C . 促胰液素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蛋白质 D . 胃酸直接刺激器官Y也可促进胰液分泌
  • 9.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过程不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 B . 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 C . 该过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D . 微量注射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能促进动物睡眠
  • 10.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激素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故临床上常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B . 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不同的激素可以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 C .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故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D . 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 11.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下图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Ⅱ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B . Ⅰ、Ⅱ激素间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C . Ⅲ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D . 图中的A结构还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 12.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以下关于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促进血糖在内环境中的氧化分解 B . 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C . 促进葡萄糖在细胞中的利用 D . 促进葡萄糖在肝脏细胞中转化成肝糖原
  • 13.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成年人排尿时,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   )
    A . 大脑皮层→脑干下行传导束→脊髓下行传导束→副交感神经→膀胱 B . 大脑皮层→脑干下行传导束→脊髓下行传导束→交感神经→膀胱 C . 大脑皮层→脑干下行传导束→脊髓下行传导束→排尿中枢→副交感神经→膀胱 D . 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内脏感觉神经→排尿中枢→副交感神经→膀胱
  • 14.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如图所示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兴奋可以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由⑥⑦⑧构成的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B . 释放④的过程需要②提供能量,所以属于主动运输过程 C . 结构③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 . ⑤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 15.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下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B . 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 . 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 D .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起反馈调节的作用
  • 16.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平静状态下,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和CO2浓度关系分别是(  )

    A .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 .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 .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 .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 17.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1中A能测出静息电位的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 B . 若细胞外Na+浓度适当升高,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C点上移 C . 神经纤维的状态由A转变为B的过程中,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 D . 若要画出如图2的动作电位,需要多个图1装置测量神经纤维不同位点的电位变化
  • 18.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如甲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丙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表1记录得到丙图所示的曲线图 B . 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说明d点处于未兴奋状态 C . 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丙图曲线正处于④点 D . 丙图曲线处于⑤点时,甲图a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 19. (2022高二上·芜湖期末) 内环境中性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有关。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下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白鼠的处理恰当的是(   )

    ①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       ②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       ③不手术

    ④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          ⑤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       ⑥不注射

    A . 实验组:②①;对照组:④⑤ B . 实验组:①③;对照组:⑥③ C . 实验组:②①,对照组:②④ D . 实验组:④⑤;对照组:①⑤
  • 20.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有甲、乙两人,甲正常,乙的胰岛B细胞被破坏。如图是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甲在cd段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 B . 甲在bc段血糖浓度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合成太少 C . 空腹时,甲、乙体内胰高血糖素素含量相当 D . 乙空腹时用斐林试剂进行尿检,水浴加热后可观察到砖红色
二、综合题
  • 21.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用图中标号表示)。
    2. (2) 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用图中标号表示)。
    3. (3) 人体②的组成细胞,其主要的生活环境是[] ,[]。④和⑥相比,⑥中含量明显较少的成分主要是
    4. (4) 人体内环境通过调节、调节和调节实现相对稳定。
    5. (5) 正常人体液中的水和电解质的含量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脑中缺血,使⑦内Na浓度升高,会引起细胞,如果人体大量失水,④的渗透压将,这些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 22.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渐冻症患者的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但其全身肌肉逐渐萎缩,以致出现呼吸衰竭,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反射弧的结构分析,渐冻症患者损伤的神经元属于。肌肉萎缩说明反射弧中的功能受到影响。从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分析,患者的是正常的。
    2. (2) “渐冻症”的病因之一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在突触间隙过度积累,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后引起突触后膜信号的变化情况是。谷氨酸过度积累,引起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增强,导致神经元豫破,原因可能是
    3. (3) 某种药物能缓解渐冻症患者的症状,结合以上信息分析,其作用机理可能是
  • 23.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下面图为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在进食(食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为人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曲线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
    2. (2) 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AB段的原因是:血糖含量升高刺激胰岛细胞增加分泌胰岛素,促进图中的代谢途径(用图中序号回答),从而降低血糖。当血糖下降到正常范围时,会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这是一种机制。
    3. (3) 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原因是
    4. (4) 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饮水增多的症状,原因是血浆中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血浆渗透压,刺激下丘脑,将信号传至,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三、实验题
  • 24. (2021高二上·宝安月考) 科学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元能形成自突触,(见图甲),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的神经元的胞体可引起兴奋,其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是神经元产生和维持-68mV膜电位的主要原因,此时膜内的Na+浓度比膜外的  (填“高”或“低”)。
    2. (2) 胞体受到刺激后,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导致兴奋部位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 ;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产生第二个峰值。
    3. (3) 谷氨酸也是一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能使带正电的离子进入神经元,导致其兴奋。利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结合上述实验),证明大鼠自突触神经元的神经递质是谷氨酸。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