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4-07-29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 26. (2020八上·云县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随着军事工业的创办,洋务派认识到,强大的国防基础要求能源、钢铁等工业与之配套。同时,为了维护民族利益,也必须发展民族经济与洋人“商战”。于是,19世纪70年代他们在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也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从18%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这一百多天中,皇帝迅速地接连发布了一百多条上谕,试图以空前的规模大力推行变法维新。8月底前,大多数法令涉及经济、军事和文教领域。经济和军事领域中,诏令体现了自强运动的强化…尽管维新变法运动没有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

    ——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分别举一例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2. (2) 材料二是如何评价维新变法运动的?
    3. (3) 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材料三中作者所认定的“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指的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什么运动?
    4. (4) 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认识。
  • 27. (2020八上·云县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这便是中日甲午之战了。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一般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时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为什么被挫于小日本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它应该研究的学问呢!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

    材料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条约规定赔款总额为45000万两海关银,年息四厘,自1902年1月1日起,至1940年止,39年内,需付本息银总计982238150两……规定在北京东交民巷建立使馆区并划定使馆区界址,禁止中国民人居住……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按照诸国酌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规定变通各国使臣觐见礼节。

    ——百度百科

    材料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筑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是我们对当年为维护人类自由、正义、和平而牺牲的英灵、对惨遭屠杀的无辜亡灵的最好纪念。

    ——习近平

    1. (1) 材料一涉及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4. (4) 上述内容对我国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启示?
  • 28. (2020八上·云县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的东方的胜利。战争结束之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朝一些官员称其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幻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到建国大业。在艰难曲折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材料三 18世纪以来,伴随西学东渐,融入西方色彩的礼俗变革悄然伊始。辛亥革命后,中华礼制简约化与世俗化趋势无可逆转,一些古代礼俗如跪拜礼废止不行,“大人”“老爷”等官场称呼不再使用,“先生”“君”“女士”“太太”等称谓成为时髦用语。

    ——唐翼明《国学热是中国人自发的文化自救》

    1. (1) 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正确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在社会习俗方面还有哪些变化?
    4. (4) 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的认识。
  • 29. (2020八上·云县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在西北“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但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亲赴西安威逼张、杨继续进攻红军。张学良、杨虎城在多次恳请无望的情况下,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1. (1) 材料一中的“三民主义”是哪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要事件?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重要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后,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至今的事件是什么?
    4. (4) 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