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丹东市第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2-08-17 浏览次数:5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20分)
  • 1. 下列最能体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    )
    A .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B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 抵抗侵略、维护和平 D . 援助邻国、睦邻友好
  • 2. 从下列材料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②长春汽车制造厂开始生产解放牌汽车

    ③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正式投产   

    ④生产出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A . 国民经济恢复取得显著成绩 B . 改革开放新时期取得伟大成就 C .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辉煌成就 D . 三大改造带来的结果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4. 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B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 . 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 5. (2020八下·高坪期末) 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二大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 6. 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 . 毛泽东、周恩来 B . 毛泽东、邓小平 C . 周恩来、邓小平 D . 江泽民、胡锦涛
  • 7.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 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新纪元 B .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作出巨大贡献 C . 邓小平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D . 邓小平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
  • 8. (2017八下·华安月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前提是(    )

    A . 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B . 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C . 自己管理本民族事务 D . 接受国家统一领导
  • 9. 下列人物中曾经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是(    )
    A . 朱德 B . 邓小平 C . 刘伯承 D . 彭德怀
  • 10. 电影《横空出世》中有这样一个镜头:1964年10月,在我国西部地区,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该镜头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 .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 . 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D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1. “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是指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是(    )
    A . 东方红一号 B . 天宫二号的变化 C . 神舟一号 D . 嫦娥一号
  • 12. 听到“东方魔稻”“杂交水稻之父”“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这些赞语,你会你会想到的人物是(    )
    A . 袁隆平 B . 钱学森 C . 焦裕禄 D . 王进喜
  • 13. 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旱的是(    )
    A . 内蒙古 B . 宁夏和广西 C . 西藏 D . 新疆
  • 14. 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提出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 . 独立自主原则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求同存异”方针 D . “—国两制”构想
  • 15. 为了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
    A . 可持续发展战略 B . 西部大开发战略 C . 放宽政策 D . 搞活经济政策
  • 16. 1955年,万隆会议隆重召开。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国重返联合国 B . 帝国主义国家放弃了挑拨 C .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17. 为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派出大批人员到民族地区加强当地的建设,其中支援西藏的好干部是(    )
    A . 孔繁森 B . 雷锋 C . 杨利伟 D . 王进喜
  • 18.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富有想象力的。”这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国领导人是(    )
    A . 毛泽东 B . 邓小平 C . 江泽民 D . 胡锦涛
  • 19. “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骗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添新彩。”诗中的“白莲开”是指(    )
    A . 香港回归 B . 澳门回归不分 C . 香港、澳门回归 D . 台湾和大陆联系加强
  • 20.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 . 大跃进运动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非选择题(30分)
  • 21. 我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策。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1) 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哪一会议上提出的?召开的时间是多少年?
    2. (2)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什么时期?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 22. 某校八年级(3)班的同学在一节历史课上以“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下面是他们收集的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请你也参与活动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材料一: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一座座城。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 (1) 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含义指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旗帜”指什么?这个旗帜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起来的。
    3. (3) 材料二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
  •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材料二: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智利一位代表描述当时的情景,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火星上来的一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材料三: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领导人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公报指出双方就两国关系正常化和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肯定这种“坦率地互相介绍彼此对各种问题的观点”“是有益的”。

    ——《中国外交史》

    1. (1) 根据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 (2) 根据材料一,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哪个国家?
    3. (3) 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哪一重大成就?
    4. (4) 材料二中所指的是哪一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5. (5)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发生了破冰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哪位美国总统?两国走向正常化是签署了什么文件?中美两国在哪一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

    …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材料二:一个更为品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材料三: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摘自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募式主旨演讲

    1. (1) 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2. (2) 材料二中请用两个事例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3. (3) 根据材料三并联系现实,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