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暨阳初中教育共同体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2-08-24 浏览次数:6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 1. (2021九上·浙江期中) 下列四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早期汽车      

     ②蒸汽机车    

     ③智能手机与图像识别     

     ④世界首台电子计算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①④③
  • 2. (2021九上·浙江期中) 有学者说: “辛亥革命……令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而是为思考为前进而准备着。”此话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
    A . 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B .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C .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 .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3. (2021九上·浙江期中)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以下最能体现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
    A . 领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 领导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 C . 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了秋收起义 D . 领导先进分子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 4. (2021九上·浙江期中) 1918—1919年,李大钊先后发表《庶民的胜利》和《新纪元》,以“世界革命的先声”和“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来评论某一历史事件。他评论的是(   )
    A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 辛亥革命 C . 十月革命 D . 五四运动
  • 5. (2021九上·浙江期中) “外交失败,皆由少数卖国贼所为。……山东问题,关系我国命脉,鲁亡国亡。乞电巴黎 专使力争。宁可退出和会,否则誓死不认。”(5 月 13 日《南京上新河全体国民要求严惩国贼拒签和约电》) 这一电文可以佐证(     ) 

     ①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的不合理性     

     ②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③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④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1九上·浙江期中)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的是(     ) 

     ①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西方列强开始扩张 

     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与二战的胜利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实行对外开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2021九上·浙江期中) 陈独秀曾在《敬告青年》 一文中指出: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 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 并重。”这说明新文化运动是一场(     ) 
    A . 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 .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 . 反对北洋军阀的文化运动 D .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8. (2021九上·浙江期中)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一代接一代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不包括( )
    A .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 . 建立了新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 C . 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D . 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 9. (2021九上·浙江期中) 下列有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黄埔军校的建立 

     ②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目的是统一全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③某影片中出现了“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作战勇猛”的镜头,再现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0. (2021九上·浙江期中)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 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秋收起义 C . 红军长征 D . 渡江战役
  • 11. (2021九上·浙江期中) “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为了利益,英、法两国对德国的态度,从巴黎和会到慕尼黑会议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
    A . 从宰割到纵容 B . 从结盟到扶植 C . 从争霸到结盟 D . 从对抗到联合
  • 12. (2021九上·浙江期中) 如图漫画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

     

    A . 出现落后追赶先进的热潮  B . 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C .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D . 世界越来越走向不公平 
  • 13. (2021九上·浙江期中)  1935 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 开发行。1937 年后,《义勇军进行曲》 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 曲。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 
    A . 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 B . 九一八事变揭开中国抗日战争序幕 C . 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确立 D . 三大战役大大加快全国胜利的到来
  • 14. (2021九上·浙江期中) 蒋介石电:“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据史实指出,“共同商讨”的结果是( )
    A . 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B . 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 C . 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 签订了《双十协定》
  • 15. (2021九上·浙江期中) 上海打工者炳德在其日记中记录的收支表显示,1947 年 1 月他以 37000 元购入一双皮鞋,转年 6 月,他又购买一双最便宜的黄色皮鞋,花费 160 万元; 他的理发费用在 1947 年初是4000 元,转年 2 月已变成 8 万元。这反映了(       ) 
    A . 军阀混战致经济衰退 B . 经济受日本侵华冲击 C . 国民党坚持内战方针 D . 国统区经济走向崩溃
  • 16. (2021九上·浙江期中) 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他说的这个“胡桃”事实上就是(      ) 
    A . 西欧国家的联合 B . 冷战政策的推行 C . 多极格局的出现 D . 殖民体系的瓦解
  • 17. (2021九上·浙江期中) 疫情发生以后,中国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在自身疫情防控仍然面临巨大 压力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向国际社会捐助抗疫物资,派遣医疗专家组,共同抗疫。中国的行为(      ) 

     ①彰显了大国担当和责任 

     ②抓住了机遇,主导了世界秩序 

     ③秉持了合作共赢的理念 

     ④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2021九上·浙江期中) 据《剑桥中国史》 记载: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 率为 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分别约为 3.8%和 18.7%。这些数据反映出“一五计 划”(     ) 
    A . 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B . 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 . 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 . 经济工作中存在严重冒进倾向
  • 19. (2021九上·浙江期中)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 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 . 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 . 万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C . 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D . 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 20. (2021九上·浙江期中) 有美国学者对当今的世界格局作这样的描述:“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 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孤掌难鸣。……(其他) 大国在解决国际 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描 述可概括为(   ) 
    A . 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B . 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 . “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D . 大国实力相当的多极格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分,共 5 小题) 
  • 21. (2021九上·浙江期中) 历史从不同角度折射出时代的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是面多棱镜】 

     (1950 年) 6 月 25  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 ·丹尼尔主编《20 世纪大博览》 

     1950 年 6 月 25  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 发动了内战。 

     ——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 

     【历史是面透视镜】 

     这一战,粉碎了侵略者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的图谋; 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 安宁……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这一战,震慑 了侵略别国领土、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行径,彰显了新中国这一维护世界和平重要力量的崛 起。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历史是面望远镜】 

     战前的北南分裂局面,通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还进一步恶化,朝鲜半岛作为世界军事 舞台上的一个热点持续至今。 

     ——徐焰《朝鲜战争对中国及其他各方的影响》  

    1. (1) 在朝鲜战争的起因问题上,两则材料反映的观点有何不同? 结合当时国际格局特点, 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和新中国面临的形势,阐释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对中国新生政权的重大意义。 
    3. (3) 综合上述材料,对当今世界各国维护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何警示? 
  • 22. (2021九上·浙江期中) 在烽火狼烟中,各方力量紧紧拧成一股绳,为国家的命运而奋斗。 

     材料一: 

     

     材料二: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  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 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寇深矣! 祸亟矣! 同胞们,起来,一致的团结啊!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 年 7 月 15 日) 

     材料三: 1937 年 7 月 1 6 日,蒋介石呼吁国际联盟及九国公约的签署国家介入调停……为 避免激恼日本,美国国务卿赫尔甚至停止交运中国政府已购买的轰炸机。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材料四: 我三大盟国(中、美、英) 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 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开罗宣言》(1943 年 12 月 1 日)

     材料五:(近代以来) 一次次的斗争,都不幸地以失败告终,中国人民复兴中国的梦始终未 能实现……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复兴中 国的梦想开始成为现实。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 民国卷》   

    1. (1)  读年代尺,序号①②③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标志性事件,请分别写出事件的名称。 
    2. (2)  联系材料二,分析这一宣言的发布对国内局势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四,说明美国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发生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4. (4)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 请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予以 分析。 
  • 23. 一战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身处其中的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变的历 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出席巴黎和会本身,中国已经部分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新形象,并且参与了 世界新秩序的创建……不签署凡尔赛和约,从而迫使全世界关注中国的状况,并为山东问题 在 1921-1922 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顺利解决奠定基础。 

     ——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 

     材料二: 

     (三) 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四)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 安全之举动。 …… 

     ——摘自《九国公约》 

     材料三: 1919 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 10 年一小变、30 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迄今 已经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是 1919 年、1949 年和 1979 年。在每个周期, 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四: “冷战”结束后……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而新的世界缺少了对未来的 确定性——“冷战”的结束暗示了权力关系发生剧变的可能性,暗示了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一 个新时代的全球重组正在进行。 

     —— [美]杰里 ·本特利、赫伯特 ·齐格勒《新全球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上中国不签署凡尔赛和约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说说华盛顿会议上最终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事实上给中国带来了怎样 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周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四,简述“冷战”结束对世界形势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 在“冷战”结束后面临的发展机遇 
  • 24. (2021九上·浙江期中) “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 始终引领农村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发挥重大作用。 

     【农民 ·革命主力】 

     材料一: (革命) 根据地虽小却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威力,屹然和庞大的国民党政权相对立, 军事上给国民党的进攻以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农村 ·坚实阵地】 

     材料二: 1938 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在农村建立了多 个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1944 年部分抗日根据地攻势作战统计 

                
     

     抗日根据地名称 

     
     

     作战次数 

     
     

     歼灭日伪军 

     
     

     攻克、逼退日伪军据点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4400 余次 

     
     

     4.1 万余人 

     
     

     1785 处 

     
     

     山东抗日根据地 

     
     

     3514 次 

     
     

     5.9 万余人 

     
     

     1265 处 

     

     ——整理自卢毅等《抗日战争与中共崛起》 

     【农业 ·发展基础】 

     材料三 : 

     1979 年《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只有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 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 

     1980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就全国而论,在生产队领导 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的。 

     1982 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目前实行的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包括包产到户、包干到 组等,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 

     ——整理自《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  

    1. (1)  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对峙时期赢得农民支持的原因。 
    2. (2) 联系材料二,阐述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3. (3) 分析上述中共中央文件对当时农业发展的影响。 
  • 25. (2021九上·浙江期中)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某校开展“追忆百年记忆,党史我来说” 主题活动。邀你参与。 

     “党史我来说”主题展板

    展板制作
    步骤
    展板一 展板二
    确定展板
    主题词
    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选择展板
    标语
    ④⑤⑥  
    阐释展板
    主题内涵(围绕“主题”,结合“标语”说明主题内涵)
    面对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快,民族危机日益严重,1935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在这一口号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口号,促成国共合作初步形成,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随着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喊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口号,推动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形成,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1. (1) 同学们收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标语制作年代尺时,将左边四条标语时 序混淆了。请你帮助他把左边标语填写在右边年代尺的正确位置上。 

       

    2. (2) 为从不同角度认识党史,同学们制作了相关展板。请任选年代尺中三条标语,仿 

       照展板一,完成填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