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上册 /第三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高中必修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精练检测题

更新时间:2022-08-28 浏览次数:5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积累 
  •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jīn)  拾(duō) 笼(fán) 乍暖寒(huán) B . (zhā) 天(tái) 红(xiāo) 封狼居(xū) C . (yā) 守(zhuó) 吐(bǔ)  羽扇巾(guān) D . (tiǎo) 关(jiān) 凤(luán)  然中开(hōng)
  • 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契阔谈 , 心念旧恩(讌,同“宴”)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村落) B . 天姥连天向天(遮蔽)              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手) C . 明明如月,何时可(拾取,摘取)    户庭无尘杂(灰尘和污垢) D . 迷花倚石忽已(昏暗)              这次第 , 怎一个愁字了得(光景,状况)
  • 3.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B . 似诉平生不得志 C . 老大嫁作商人妇 D . 明年秋,送客湓江口
  • 4. 下列选项中,有关诗词中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代贵右贱左,左迁同左除、左授、左宦、左擢一样,是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 B .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C . 缠头,唐代风俗,歌伎演奏完毕,赠以凌帛锦缎之类物品,称为“缠头彩”。 D .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中,“青衫”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
  • 5. 下列选项中,有关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句中“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喻指酒。 B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樊笼”与“尘网”照应,与“归园田居”形成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 C . 《声声慢》开篇从“寻寻觅觅”到“冷冷清清”再到“凄凄惨惨戚戚”,三句运用七组叠词,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逐层深入,文情并茂。 D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典贴切,寄意深远。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十四字,用刘义隆典,以史为鉴,告诫韩侂胄不可草率用兵。
  • 6.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登高》中“万里悲秋”之“悲”意蕴丰富:有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有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有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也有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 B . 《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浪漫瑰丽的想象,描绘了一个迷离倘恍的梦境,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表现诗人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C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对年纪轻轻就被重用并建立丰功伟业的周瑜的追忆,体现了词人白发早生、仕途不平、壮志难酬的感伤。 D . 《琵琶行》作为一首抒情长诗,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既写琵琶女的身世,又写诗人的感受,道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
  • 7. 根据要求,填写相应的名句。 
    1. (1)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作结,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点明全诗主旨。 
    2. (2) 《登高》中“”两句写出了杜甫身多疾病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以及面对萧瑟秋景触景生悲的愁苦心情。 
    3. (3) 一曲虽终,白居易又采用环境描写“”来侧面烘托,情景交融,有余音绕梁之妙。 
    4. (4)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正是词人超越了表层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诗意地触及了关于宇宙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命题的体现。 
二、专题阅读 
  • 8.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 (1) 从诗歌体裁的角度来看,《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均属于。曹操的《短歌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即。 
    2. (2) 古人云,“文如其人”,又说“诗有别才”。你能从两首诗中分别看出政治家的胸襟和诗人的情怀吗?请结合诗句说说。 
    3. (3) 古诗词往往具有独特的艺术匠心。《短歌行》善用比兴和典故表述心志,《归园田居(其一)》善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请选择其中一首,赏析其艺术手法。 
    4. (4) 《归园田居(其一)》历来为人称道,宋代苏轼评价道:“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朱光潜先生这样评价:“如秋谭月影,彻底澄莹。”请就苏轼或朱光潜的评价,写一则15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 9.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问题。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1) 《雨霖铃》“念去去”一句中“去去”重复言之,表示《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中“聊”即之义 
    2. (2) 清人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说:柳屯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古今俊句。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分析这两句诗为何能成为“古今俊句”? 
    3. (3)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豪放词。苏轼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扺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此词“壮”在何处? 
    4. (4) 宋词往往被文论家笼统地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类。柳永也有豪放之词,如《望海潮》中的“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苏轼也有婉约之词,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种中间状态用余光中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猛虎细嗅蔷薇”。请各举一例宋人词作,加以说明。 
三、表达运用 
  • 10. 在“轻风      细柳”和“淡月          梅花”中各加一字,你觉得以下三句中哪一句最妙?并简单说一说你的理由。 

     (甲)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乙)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丙)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我认为最妙的是(填写序号),理由:  

  • 1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随着《百家讲坛》的热播,叶嘉莹所提倡的“弱德之美”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那是叶嘉莹对朱彝尊、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词作最深刻的理解,他们的词都是形“弱”而蕴“德”,____是所谓的豪放派词人,其笔下也难掩内在的凄美。 

     词为人心之反映,故“弱德之美”亦不仅仅是叶嘉莹的学术研究,更是她的人生操守与境界。诗歌般高贵的叶嘉莹,其实人生曲折颇多。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这就是命运”,如今,忆及往事,叶嘉莹倒是能以“平静”的语气表达:“人生经历了大的苦难,就会使小我投身于大的境界。”而从事诗词研究、传播与教育,即是心之所系,也是命之所定。 

     ____,不管身心正在遭受怎么样的折磨,在讲台上、在日常生活中,叶嘉莹仍以优雅、平和的姿态示人。正如顾随先生所言:“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以无生之觉悟过有生之事业。”“弱德”之“弱”,不是软弱,是逆境中的坚持。而支撑她的,便是诗词的力量。诗词不死,与诗词相恋,人心亦不死。        (节选自《叶嘉莹:一生与诗词相恋》) 

    1. (1) 请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① ② 

    2. (2)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叶嘉莹所提倡的“弱德之美”的内涵。 
  • 1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诗词不仅寄托着诗人的情感,也往往凝聚着古人的生命智慧。“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小诗《苔》,通过《经典咏流传》舞台的演绎,火爆全国。 

     对于此诗所传达的生命智慧,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