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上册 /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 /《乡土中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 ...

更新时间:2022-08-11 浏览次数:5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乡村封建依附关系的严格 B .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这表明“礼”和“法”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 C .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说(中国古代)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其根源是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D . 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 2. (2019·普陀模拟)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    )

    作为________,曲艺是________,更是________的“自律的艺术”,始终________。

    ①方言艺术和地方特色艺术

    ②有着整套自觉遵循的演观规则

    ③乡土中国口传文化的一个枝蔓

    ④在雅俗之间游弋

    A . ①③②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①③④② D . ③①④②
  •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乡土社会中这种精神是不容存在的。            。

    ①这隔离非但有形的,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且是在心理上的。

    ②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③它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因为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

    ④“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

    ⑤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

    ⑥它是亚普罗式的。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

    A . ⑥④①②⑤③ B . ③⑥⑤④①② C . ③①②④⑤⑥ D . ⑥②⑤④①③
  •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个人在生活中一味地强调自我便利,不推己及人 , 最终会被身边的人孤立,被排挤出社会圈子。 B . 乡土社会是一个遵守传统的社会,传统的教化有教无类 , 处于这种社会中的个人最终都会服膺传统。 C . 在乡土社会强行推行法治,让作恶者有机会利用法律漏洞行违背道德之事,只会让乡民们感到执法部门和作恶者有阿党相为的嫌疑。 D . 中国的家庭是一个事业组织,家庭成员须要相互包容、合作,维持好血浓于水的感情,才能劲往一处使,使家庭事业兴旺发达。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语言工作者在没有充分了解乡土社会的特性时,文字下乡活动并不能让乡民们获得多少语言知识。 B . 横暴权力是用压迫的方式迫使被统治者屈服,并不能从根本上使社会矛盾解决。 C . 除非社会变动加速,乡土社会的结构和传统绝不会因朝代更迭而产生改变。 D . 要使社会达到“无讼”的状态,长老除了对民众进行必要的教化外,还须在处理纠纷时采取合适的方式,给往后的矛盾调解留下可以依从的范例。
  • 6. 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乡土本色》一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B . 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的相处使他们甚至不用面对面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方,而文字的传递信息能力也有其限制性,需要一定的文法才能规定其正确使用。所以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C . 中国家的扩大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之一方面。在西洋家庭中,夫妻是主轴,而在中国,父子是主轴。在乡土社会中,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待在一起,这是社会养成的性格。 D . 《礼治秩序》一章认为,乡土社会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可以说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没有法律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E . 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而人口因繁殖而流动时,其所到的新地也会与来处的旧地产生一定的联系,比如用旧地来命名新地。一个村子的新客很难被当作“自己人”,也因此更便于与他人不讲人情的讨价还价、算账和做生意,从而发展商业。
  • 7. 下列有关《乡土中国》1—3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   )。
    A . 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依然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表现。 B .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这说明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C . 中国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原因是:文字不是人们生活的必要媒介;人与人是面对面接触,有语言等传情达意的方式;人的生活是定型的,不需要文字帮助记忆。 D . 维持乡土社会行为准则的是道德和法律。
二、阅读理解
  • 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在上一篇里说明了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用另一句话来说,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文字下乡》)

    历世不移的结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还在熟悉的地方上长大。熟悉的地方可以包括极长时间的人和土的混合。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

    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不限于生育的功能。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氏族和部落具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我的假设是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氏族性了。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氏族本是长期的,和我们的家一般。我称我们这种社群作小家族,也表示了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家族》)

    材料二

    “聚落”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汉书·沟洫志》,最初是“村落”的意思。而现代广义的“聚落”,指人类各种聚居方式,且涵盖生产、生活、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

    每个聚落空间一般都有一个中心。以浙江省楠溪江地区的乡村聚落为例,周宅村的中心由土地庙和一个长方形广场组成;塘湾村的中心由郑氏宗祠、五桂祠及松房祠组成,宗祠也兼做戏台;芙蓉村的中心由主街南侧的芙蓉池和芙蓉亭组成,芙蓉池西邻宗族子弟读书的芙蓉书院。这些聚落中心体现了乡土社会农耕文明的特点。

    聚落中的家家户户,不仅体现为空间上的紧密相邻,更体现为文化、制度、血缘等因素的共同联结。浙江兰溪的诸葛村,是迄今发现的诸葛亮后裔人数最多的聚居地。诸葛村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村中很多人从事中医药业,如今四代以上的中药世家就有十四家。地处八座小山合抱中的诸葛村,以“钟池”为聚落中心,从“钟池”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八条主巷。主巷间的住户星罗棋布,并派生出许多连环交错的窄弄堂,外人进村犹如走迷宫。有趣的是,数百年来,诸葛后人浑然不觉身在“八阵图”,直到有人揭出“八卦阵”布局的奥秘。有学者认为,这种聚落空间布局,有利于一呼百应,从四面八方打击来犯之敌,这既是对祖先的特殊纪念,也是对诸葛亮“八阵图”的变相保存。

    世界其他地区也曾出现过许多以血缘、家族为纽带组成的聚落。比如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城市聚落佛罗伦萨,曾聚居了四百多个家族派别。这些家族派别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甚至相互敌对,于是,强势家族修筑塔楼,聚族而居,追随者则聚居于塔楼周围,以增强各自家族派别的势力,彼此防御抗衡,因此当时的佛罗伦萨塔楼林立。

    工业革命以后,很多乡村聚落发展为城市聚落;城市聚落则从以血缘为基础的身份社会,发展为以法理为基础的契约社会。

    (取材于倪震宇等作者的文章)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于历世不移,在乡土社会生活的人大多相熟。 B . 由于历世不移,每代人的生活环境都大体相似。 C . 由于历世不移,祖先的有效经验可以世代重复。 D . 由于历世不移,个人要为家族去经营各种事业。
    2.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乡土社会中“家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家族可以担负的社会功能,不仅限于生育。 B . 家族的结构,可以从亲子扩大到邻里乡亲。 C . 家族的大小,取决于它担负的事业的大小。 D . 家族无论大小,原则上是差序格局的结构。
    3. (3)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聚落不仅表现为空间上的聚居关系,同时也包含了文化、血缘等社会关系。 B . 楠溪江地区的乡村聚落中心,体现出农耕文明重视礼制、耕读传家等特点。 C . 佛罗伦萨曾塔楼林立,有利于聚居的四百多个家族派别一呼百应共同迎敌。 D . 很多现代城市聚落由乡村聚落发展而来,并形成以法理为基础的契约社会。
    4. (4) 兰溪的诸葛村体现出乡土社会哪些方面的特点?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 9.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在都市社会中一个人不明白法律,要去请教别人,并不是件可耻之事。事实上,普通人在都市里居住,求生活,很难知道有关生活、职业的种种法律。法律成了专门知识,不知道法律的人却又不能在法律之外生活。在有秩序的都市社会中,在法律之外生活就会扰乱社会的共同安全。于是这种人不能不有个顾问了。律师地位的重要从此获得。

    但是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有非要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在旧小说上,我们常见的听讼,亦称折狱的程序是:把“犯人”拖上堂,先各打屁股若干板,然后一方面大呼冤枉。父母官用了他“看相”式的眼光,分出那个“獐头鼠目”,必非好人,重加呵责,逼出供状,结果好恶分辨,冤也伸了,大呼青天。——这种程序在现代眼光中,会感觉到没有道理,但是在乡土社会中,这却是公认正当的。否则为什么这类记载,《包公案》《施公章》等能成了传统的最畅销书呢?

    我在上一次杂话中已说明了礼治秩序的性质。在这里我可以另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在我们足球比赛时,裁判官吹了哨子,说哪个人犯规,哪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最理想的球赛是裁判员形同虚设(除了做个发球或出界的信号员)。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每个参加比赛的球员都应当事先熟悉规则,而且都事先约定根据双方同意的规则之下比赛,裁判员是规则的权威。他的责任是在察看每个球员的动作不超出规则之外。一个有Sportsmanship的球员并不会在裁判员的背后,向对方的球员偷偷地打一暗拳。如果发生此类事情,不但裁判员可以罚他,而且这个球员,甚至全球队的名誉即受影响。球员对于规则到谙熟,技艺要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的程度,他需要长期的训练,如果发生有意犯规的举动,就可以说是训练不良,也是指导员的耻辱。

    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悉、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的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不能辞其咎。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取材于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

    1. (1) 根据选文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律师地位是否重要,与其所掌握的法律种类、数量相关。 B . 在乡土社会中,负责地方秩序的官员依靠折狱维持教化。 C . 作者用足球比赛为喻,说明遵守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D . 乡土社会中采用的“连坐”,是所谓“礼治”的具体表现。
    2. (2) 根据文章内容,请分条概括乡土社会“礼治”的特点。
    3.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树苗”指从原先的家族繁殖出来的人口;文中借“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说明血缘在乡土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 . “细胞分裂”意思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生存压力的增大,稳定的社群中会有人迁移到其他地方生活;文章借此说明乡土社会也存在流动。 C . “投影”意思是籍贯只是血缘关系在空间上的反映和投射;文章借此说明乡土社会中地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量的关系。 D . “种子”指离开老家、漂泊到别处谋生的人;文章借“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说明乡土社会中人们不愿意在新的地方真正扎根。
    4. (4) 传统乡土社会中血缘占主导的情况,在当代社会中既有存续,也有变化。请结合下面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1980年“春运”一词正式见诸《人民日报》,成为专有名词。2019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近30亿人次。2021年,由于疫情影响,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山东等多地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建议,倡导就地过节。北京某街道社区举办了“谢谢不回家的你”主题活动,辖区企业积极响应,为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和留京过年的居民送去节日的温暖。

  • 10.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做刀笔吏的在这种社会里是没有地位的。可是在都市里讼师改称“律师”,之上还要加个“大”字;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正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也就是礼治社会变为法治社会。
           在都市社会中一个人不明白法律,要去请教别人,并不是件可耻之事。但是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非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
           礼治秩序的性质,我可以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在我们比赛足球时,裁判官吹了哨子,说哪个人犯规,哪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最理想的球赛是裁判员形同虚设(除了做个发球或出界的信号员)。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每个参加比赛的球员都应当事先熟悉规则,而且都事先约定根据双方同意的规则比赛。裁判员是规则的权威,他的责任是在察看每个球员的动作不越出规则之外。球员对于规则要谙熟,技艺要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的程度,他需要长期的训练。如果发生有意犯规的举动,就可以说是训练不良,也是指导员的耻辱。
           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意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是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难辞其咎。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取材于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①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我已说过,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

    ②历世不移的结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熟悉的地方可以包括极长时间的人和土的混合。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

    ③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日出而起,日入而息”的工作节奏。记忆都是多余的。“不知老之将至”就是描写“忘时”的生活。秦亡汉兴,没有关系。乡土社会中不怕忘,而且忘得舒服。只有在轶出于生活常轨的事,当我怕忘记时,方在指头上打一个结。

    ④指头上的结是文字的原始方式,目的就是用外在的象征,利用联想作用,帮助人的记忆。在一个常常变动的环境中,我们感觉到自己记忆力不够时,方需要这些外在的象征。从语言变到文字,也就是从用声音来说词,变到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在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在袋里藏着本姓名录、通信簿。在乡土社会中黏着相片的身份证,是毫无意义的。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错认了人。

    ⑤在一个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的社会中,历史也是多余的,有的只是“传奇”。一说到来历就得从“开天辟地”说起;不从这开始,下文不是只有“寻常”的当前了么?都市社会里有新闻;在乡土社会,“新闻”是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

    ⑥在这种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哪里用得着文字?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

    (取材于《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

    1. (1) 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刀笔吏:掌管文案的官员。 B . 折狱:落入监狱。 C . 服膺:衷心信服。 D . 克己:提高自我。
    2. (2)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律师的出现,促使乡土礼治社会逐渐转变为都市法治社会。 B . 乡土社会中,人们认为“不懂法”者比“不知礼”者好得多。 C . 在维持社会秩序上,地方官的作用类似足球比赛的裁判官。 D . 乡土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
    3.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法治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前提是需要有对大家一律平等的普遍性的法律。 B . 不再相信人有良心而是靠法律和相关机构维护。 C . 并非所有的问题矛盾都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D . 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信访这种庭外调解制度。
    4.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准则,在乡土社会是礼法,在都市社会是法律。 B . 判决执法上,乡土社会靠权威主观的判断,都市社会靠客观的证据。 C . 儿子犯了罪,父亲也得跟着受刑罚,这在法治社会中是不会出现的。 D . 法治传统的形成需要时间,所以当前的社会仍然是以礼治制度为主。
    5. (5)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说明乡土社会与都市社会关于“打官司”的态度有何不同。
    6. (6)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走样”本意是指失去原来的样子,在这里指文字本身出现的错误。 B .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愚”是“愚笨”的意思,是指头脑迟钝,不灵活。 C . 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人怕出名,猪怕壮”是指为人处世,懂得方寸,低调不张扬。 D . 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不为人先,不为人后”是一种处世态度,不当第一名,也不做最后一名。
    7. (7)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引“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句子,是为了强调“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 B . 乡土社会经验的获得就像“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 C . 在定型的乡土社会中生活,只有当记忆力不够时,才需要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 D . 在乡土社会里,因为一天到晚接触的都是熟悉的面孔,所以用不着准备姓名录、通信簿。
    8. (8) 材料二第③段说,“‘不知老之将至’就是描写‘忘时’的生活。秦亡汉兴,没有关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 (9)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为什么费孝通先生认为乡下人没有文字需要?
三、综合表达
  • 11. (2022·北京丰台·高一期末)高中语文学习提倡整本书阅读。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你积累了怎样的阅读经验?请从《红楼梦》和《乡土中国》中任选一本,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你的一种阅读方法。要求:结合该书内容说明;语言简明,条理清晰;150字左右。
  • 12. 完成小题。

    教化性的权力虽则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这种权力。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

    在变化很少的社会里,文化是稳定的,很少新的问题,生活是一套传统的办法。如果我们能想象一个完全由传统所规定下的社会生活,这社会可以说是没有政治的,有的只是教化。事实上固然并没有这种社会,但是乡土社会却是靠近这种标准的社会。也是这种社会,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礼管束着。

    教化权力的扩大到成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得假定个稳定的文化。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有效的保证。我们如果就个别问题求个别应付时,不免“活到老,学到老”,因为每一段生活所遇着的问题是不同的。文化像是一张生活谱,我们可以按着问题去查照。所以在这种社会里没有我们现在所谓成年的界限。凡是比自己年长的,他必定先发生过我现在才发生的问题,他也就可以是我的“师”了。三人行,必有可以教给我怎样去应付问题的人。而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权力:“出则悌”,逢着年长的人都得恭敬,顺服于这种权力。

    文化不稳定,传统的办法并不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时,教化权力必然跟着缩小,缩进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而且更限于很短的一个时间。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并不能靠经验作指导。能依赖的是超出个别情境的原则,而能形成原则、应用原则的却不一定是长者。这种能力和年龄的关系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专业,还可加一点机会。讲机会,年幼的比年长的反而多。他们不怕变,好奇,肯试验。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在这种情形中,一个孩子用小名来称呼他的父亲,不但不会引起父亲的呵责,反而是一种亲热的表示,同时也给父亲一种没有被挤的安慰。尊卑不在年龄上,长幼成为没有意义的比较,见面也不再问贵庚了。——这种社会离乡土性也远了。

    (选文有删改)

    选文中,作者提到了一个“教化权力(教化性的权力)”的概念,请答出教化权力存在于怎样的社会中,其扩大和缩小与什么有关,有着怎样的关系。

  • 1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在我们客套中互问年龄并不是偶然的,这礼貌正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里

                。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在我们亲属称谓中,            ,我们分出兄和弟、姊和妹、伯和叔,在许多别的民族并不这样分法。我记得老师史禄国先生曾提示过我:这种长幼分划是中国亲属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则,有时可以掩盖世代原则。亲属原则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 1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               。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

                , 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            , 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 15. 下面各项中,判断正确。
    1. (1) 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依然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表现。
    2. (2)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这说明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3. (3) 中国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原因是:文字不是人们生活的必要媒介;人与人是面对面接触,有语言等传情达意的方式;人的生活是定型的,不需要文字帮助记忆。
    4. (4) 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氏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
    5. (5) 人治和法治之别,不仅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且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6. (6) 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
    7. (7) 从整个社会看,一个领导的阶层如果能追得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
    8. (8) 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充分地满足我们本性里带来的欲望,社会就会形成一个最好、最融治的秩序。
    9. (9) 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实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释是“无违”,那就是承认同意权力。
    10. (10) 中国乡土社会是血缘社会,血缘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   )。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________”,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璞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________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________了。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就是在现代交通之下,全世界的经济已________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反对用人为的“计划”和“统制”来维持经济秩序,而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不论在社会、政治、经济各个范围中,都有人认为“无政府”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就是一种“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无法无天  鸡犬相闻  相安无事  密切相关 B . 无所顾忌  鸡犬桑麻  相安无事  休戚相关 C . 无法无天  鸡犬桑麻  平安无事  密切相关 D . 无所顾忌  鸡犬相闻  平安无事  休戚相关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各个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 B . 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 C . 在各个方面和西方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 D . 有很多方面和西方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自动的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B . 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就是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种“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C . 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就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D . 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