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做刀笔吏的在这种社会里是没有地位的。可是在都市里讼师改称“律师”,之上还要加个“大”字;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正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也就是礼治社会变为法治社会。
           在都市社会中一个人不明白法律,要去请教别人,并不是件可耻之事。但是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非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
           礼治秩序的性质,我可以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在我们比赛足球时,裁判官吹了哨子,说哪个人犯规,哪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最理想的球赛是裁判员形同虚设(除了做个发球或出界的信号员)。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每个参加比赛的球员都应当事先熟悉规则,而且都事先约定根据双方同意的规则比赛。裁判员是规则的权威,他的责任是在察看每个球员的动作不越出规则之外。球员对于规则要谙熟,技艺要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的程度,他需要长期的训练。如果发生有意犯规的举动,就可以说是训练不良,也是指导员的耻辱。
           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意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是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难辞其咎。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取材于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①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我已说过,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

    ②历世不移的结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熟悉的地方可以包括极长时间的人和土的混合。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

    ③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日出而起,日入而息”的工作节奏。记忆都是多余的。“不知老之将至”就是描写“忘时”的生活。秦亡汉兴,没有关系。乡土社会中不怕忘,而且忘得舒服。只有在轶出于生活常轨的事,当我怕忘记时,方在指头上打一个结。

    ④指头上的结是文字的原始方式,目的就是用外在的象征,利用联想作用,帮助人的记忆。在一个常常变动的环境中,我们感觉到自己记忆力不够时,方需要这些外在的象征。从语言变到文字,也就是从用声音来说词,变到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在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在袋里藏着本姓名录、通信簿。在乡土社会中黏着相片的身份证,是毫无意义的。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错认了人。

    ⑤在一个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的社会中,历史也是多余的,有的只是“传奇”。一说到来历就得从“开天辟地”说起;不从这开始,下文不是只有“寻常”的当前了么?都市社会里有新闻;在乡土社会,“新闻”是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

    ⑥在这种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哪里用得着文字?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

    (取材于《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

    1. (1) 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刀笔吏:掌管文案的官员。 B . 折狱:落入监狱。 C . 服膺:衷心信服。 D . 克己:提高自我。
    2. (2)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律师的出现,促使乡土礼治社会逐渐转变为都市法治社会。 B . 乡土社会中,人们认为“不懂法”者比“不知礼”者好得多。 C . 在维持社会秩序上,地方官的作用类似足球比赛的裁判官。 D . 乡土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
    3.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法治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前提是需要有对大家一律平等的普遍性的法律。 B . 不再相信人有良心而是靠法律和相关机构维护。 C . 并非所有的问题矛盾都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D . 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信访这种庭外调解制度。
    4.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准则,在乡土社会是礼法,在都市社会是法律。 B . 判决执法上,乡土社会靠权威主观的判断,都市社会靠客观的证据。 C . 儿子犯了罪,父亲也得跟着受刑罚,这在法治社会中是不会出现的。 D . 法治传统的形成需要时间,所以当前的社会仍然是以礼治制度为主。
    5. (5)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说明乡土社会与都市社会关于“打官司”的态度有何不同。
    6. (6)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走样”本意是指失去原来的样子,在这里指文字本身出现的错误。 B .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愚”是“愚笨”的意思,是指头脑迟钝,不灵活。 C . 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人怕出名,猪怕壮”是指为人处世,懂得方寸,低调不张扬。 D . 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不为人先,不为人后”是一种处世态度,不当第一名,也不做最后一名。
    7. (7)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引“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句子,是为了强调“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 B . 乡土社会经验的获得就像“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 C . 在定型的乡土社会中生活,只有当记忆力不够时,才需要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 D . 在乡土社会里,因为一天到晚接触的都是熟悉的面孔,所以用不着准备姓名录、通信簿。
    8. (8) 材料二第③段说,“‘不知老之将至’就是描写‘忘时’的生活。秦亡汉兴,没有关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 (9)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为什么费孝通先生认为乡下人没有文字需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