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2-09-02 浏览次数:8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4高二下·北京市月考) 以下单位与电压单位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下列关于传感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传感器能将感受到的外部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通常转换为电信号 B . 话筒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的传感器 C . 光敏电阻是一种利用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D . 热敏电阻是将温度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 3.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介质1斜射向介质2的界面, , 图中虚线为法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单色光在介质1中的光速小 B . 此单色光在介质1中的频率大 C . 光从介质1射向介质2,增大可能发生全反射 D . 光从介质2射向介质1,增大可能发生全反射
  • 4.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如图所示,是水平面上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在某时刻的叠加情况,以波源为圆心的两组同心圆弧分别表示同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实线)和波谷(虚线),的振幅的振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点D是振动削弱点 B . 质点A是振动加强点 C . 再过半个周期,质点B、C是振动加强点    D . 质点C的位移始终为1cm
  • 5.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将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拉开4cm后放开,同时开始计时,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   )。

    A . 在0~0.1s内,振子正在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B . 在0~0.1s内,振子的动能不断增大 C . 在0.1-0.2s内,振子速度方向沿轴正方向 D . 在0.4s内,振子振动的路程等于8cm
  • 6.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可见光的波长是微米数量级,人眼的瞳孔的直径是毫米数量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眼能看到外部世界,是因为可见光透过瞳孔发生了明显衍射现象 B . 若眼睛的瞳孔是微米数量级,所看到物体的轮廓将会更加清晰 C . 通过一个偏振片观察自然光,转动偏振片的过程中不会看到明显的亮暗变化 D . 光源高速靠近观测者时,观测者接收到的光波频率会减小
  • 7.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如图所示,表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此交流电的有效值是(   )

    A . 5 A B . 3.5 A C . 3.5 A D . 5 A
  • 8.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已知磁敏电阻在没有磁场时电阻很小,有磁场时电阻变大,并且磁场越强电阻越大。现利用磁敏电阻作为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不变。在没有磁场时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灯L正常发光。若保持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探测装置从无磁场区进入强磁场区,则(   )

    A . 电灯L亮度变亮 B . 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 . 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增大 D . 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增大
  • 9.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电源内阻不计),副线圈接一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R,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由a端向b端缓慢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变小 B . 变小 C . D . 理想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
  • 10.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一列简谐横波在轴上传播,图甲和图乙分别为轴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像,且a、b两质点沿轴的距离为6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波由a向b传播 B . 波长可能为4m C . 波速可能为2m/s D . 介质中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均向下
  • 11.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如图所示,取一个半径为r的软木塞,在它的圆心处插上一枚大头针,让软木塞浮在液面上。调整大头针插入软木塞的深度,使它露在外面的长度为h。这时从液面上方的各个方向向液体中看,恰好看不到大头针。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液体的折射率 B . 此液体中的折射率 C . 光在此液体中的速度 D . 光在此液体中的速度
  • 12.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在测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插针法得到的图像如图所示。关于此实验的操作和误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选择两面间距较大的玻璃砖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B . 实验中入射角过大可能导致图中光线发生全反射 C . 减小C,D两大头针的距离,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D . 若换用两面不平行的玻璃砖,实验误差会增大
  • 13.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麦克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经典电磁场理论,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联系。他大胆地假设:变化的电场就像导线中的电流一样,会在空间产生磁场,即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以平行板电容器为例:圆形平行板电容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板间电场发生变化,产生的磁场相当于一连接两板的板间直导线通以充、放电电流时所产生的磁场。如图所示,若某时刻连接电容器的导线具有向上的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容器正在放电 B . 两平行板间的电场强度E在增大 C . 该变化电场产生顺时针方向(俯视)的磁场 D . 两极板间电场最强时,板间电场产生的磁场达到最大值
  • 14.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离不开天线。如图甲、乙、丙所示,LC振荡电路逐步成为开放电路,电场和磁场就可以分散到更大的空间,这样就形成了天线。手机作为常用的通讯工具同样也需要天线来接收和发射信号。早期的手机有长长的天线,现在逐渐内置到手机内部。实践中发现当天线的长度大约等于无线电波波长的时,收发电磁波的能力最好。曾经有手机将外壳的金属边框设计成天线,既提升收发信号效果,又节省了手机的内部空间。随着5G时代的来临,信号频率进一步提升,对天线设计的要求更加复杂。下列关于手机发射与接收无线电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才能在天线上产生振荡电流 B . 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传播速度更大 C . 手机信号的频率估计在10MHz左右 D . 手机天线在发射信号时,天线上会有电荷出现,且周期性变化
二、实验题
  • 15.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同学们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 (1) 如图1所示,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甲同学用秒表记下的单摆做30次全振动的时间为s。

    2. (2) 乙同学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单摆的振幅较小 B . 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次全振动的时间记为次全振动的时间 C . 测量摆长时,误将摆线长与小球直径之和记为摆长
    3. (3) 丙同学改进处理数据的方法。他测量得到5组摆长(摆线长与小球半径之和)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2所示。则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处理完数据后,该同学发现小球质量分布不均匀,这对他利用图像计算重力加速度的结果(选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 16. (2024高二下·深圳月考) 利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除光源、遮光筒和屏以外,还有三个元件,已知①是红色滤光片,遮光筒右侧安装测量头进行观察和测量。

    1. (1) 关于实验装置的安装与调试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多选)
      A . ②和③两个元件分别是单缝和双缝,且顺序不能调换 B . ②和③两个元件之间距离尽量近一些,这样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一些 C . 光源开启后通过测量头看不到亮光,原因可能是光学元件与遮光筒不共轴
    2. (2) 实验中通过测量头观察到干涉条纹间距较小,若要适当增大条纹间距,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
      A . 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B . 适当增大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 C . 适当增大双缝之间的间距
    3. (3) 如图2所示,调节测量头观察到分划板上的中心刻线刚好与第1条亮纹中心重合,从图3中可以读出此时20分度的游标卡尺示数为mm,转动测量头,使其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重合(如图4),此时的读数为12.05mm,由此可知相邻两条亮纹间距mm。已知双缝间距d=0.20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600mm,由此可以计算出该单色光的波长为m;
    4. (4) 取下红色滤光片后,在测量头内可以看到彩色条纹,仔细观察发现,中央条纹是白色的。两侧条纹是彩色的,且对称分布。请你利用双缝干涉的知识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三、解答题
  • 17.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矩形金属线圈,边长 , 其匝数匝,总电阻 , 线圈的两个末端分别与两个彼此绝缘的铜环C、D焊接在一起,并通过电刷和的定值电阻相连接。电路其余电阻不计。线圈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 在外力驱动下线圈绕竖直固定中心轴匀速转动,角速度。求:

    1. (1)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 (2) 电阻两端电压的最大值
    3. (3) 在线圈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整个电路产生的焦耳热
  • 18.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了电子的比荷。玻璃管内阴极K发出的电子经阳极A与阴极K之间的高压加速后,形成一细束电子流,以平行于电容器两极板的速度进入板间区域,两极板间距为d。若两极板间无电压,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中点

    1. (1) 现给两极板间加电压,形成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此时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点,请你判断哪个极板电势高,并求出两极板之间的电压U的大小;
    2. (2) 保持两极板间场强E不变,再在极板间施加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则电子在荧光屏上产生的光点又回到点,求此时电子通过极板区域的速度大小
    3. (3) 在(2)问中,将电场撒去后,保持磁场B不变,发现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求电子的比荷(e、m分别表示电子的电荷量与质量)。
  • 19.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某村庄较远处修建了一座小型水电站.河水的流量 , 落差h=3.2m。河水减少的重力势能有62.5%供给发电机、发电机的效率为90%。该水电站到用户之间需要远距离输电,如图所示。已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 , 用户需要的电压 , 两地间输电线的总电阻 ,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4%,水的密度。升压、降压变压器均可视为理想变压器。重力加速度。求:

    1. (1)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2. (2) 输电线上通过的电流及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
    3. (3) 升压、降压变压器上原副线圈匝数比
  • 20. (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 类比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1. (1) 情境1:图甲是弹簧振子的模型。将振子从平衡位置向左压缩一段距离后释放,振子就开始来回振动,不计空气和摩擦阻力,其位移、速度等物理量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已知振子的质量为 , 弹簧劲度系数为

      a.在图乙中画出小球所受弹力F随位移x的变化图像(请在答题纸的虚线框内作图),并利用图像求位移为x时弹簧振子的弹性势能(取弹簧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b.若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试推导小球的速度与位移x的关系式。

    2. (2) 情境2:图丙是产生电磁振荡的原理图。先把开关置于电源一侧,为电容器充电,稍后再把开关置于线圈一侧,使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此后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线圈中的电流等物理量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已知电容器的电容为C,线圈的自感系数为L。

      a.类比情境1,利用图像求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为q时电容器储存的电场能

      b.比较情境1和情境2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关系,通过类比猜想完成下表。

      情境1

      情境2

      填表①

      填表②

      对于猜想出的机械振动周期的表达式,你可能无法经过定量推导来检验,试定性提供一条其合理性的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