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物质的分类 | B.物质的检验 |
合成橡胶、合金和合成纤维都是合成材料 冰水、雨水和矿泉水都是混合物 消石灰、纯碱和烧碱都是碱 |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能检验氨气 用灼烧的方法能区别棉花和羊毛 用适量的水能区分NH4NO3固体和NaCl固体 |
C.化学生产 | D.化学历史 |
工业上可以用煤经过干馏制得煤焦油 使用热固性塑料制电器插座 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制食品包装袋 | 拉瓦锡通过定量实验证明了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的结论 汤姆森首先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推序,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操作 |
A | Fe | Fe2O3 | 盐酸 | 结晶 |
B | NaCl | NH4HCO3 | — | 加热 |
C | Cu(NO3)2溶液 | BaCl2 | AgNO3溶液 | 过滤 |
D | CO2 | 水蒸气 | 生石灰 | 洗气 |
②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镓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序号)。
金属镓能与稀盐酸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对镉元素的判断错误的是。
A.镉属于金属元素 B.一个镉原子中有48个质子
C.镉原子示意图中X=8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
②“镉大米”主要出现在河水、土壤遭到镉污染的地区,消除“镉大米”需要从源头治理。目前河水治理的方法是:把适量Na2CO3投入被Cd2+”污染的河水中,形成沉淀,以降低河水中Cd2+”的浓度。若某河段主要含有氯化镉,写出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化学式 | H2O | C | ? | H2 | |
微观 示意图 |
|
|
| ? |
A是40℃含有120g水的甲溶液,经过如图2操作,得到50g甲固体。对以上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阅读资料:a.青蒿素 无色针状晶体,味苦。在丙酮、醋酸乙酯、氯仿、苯及冰醋酸中易溶,在乙醇和甲醇、乙醚及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156-157℃,而青蒿素在温度超过60℃以后则过氧桥结构被很快破坏,完全失去药效;
b.乙醚 化学式为C4H10O,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刺激气味。带甜味,极易挥发,其蒸汽重于空气。易燃、低毒,与无水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也会发生猛烈爆炸,熔点 -116.3℃。沸点 34.6℃;
c.乙醇 是一种有机物。俗称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沸点是78.3℃,熔点是-114.1℃,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请回答:
①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②盐酸酸化,其目的之一是除去未反应的氢氧化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若要达到排放标准,可以向废水里加入(填序号)。
A.氯化钠 B.氯化钡 C.生石灰
②某同学欲利用该村的赤铁矿(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来处理废水,并制取红色颜料(Fe2O3)从而变废为宝。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回答相关问题。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烯的原因是。
①先如图A表示,收集一瓶乙烯体积分数为50%的混合气体,点火不发生爆炸,
②再如图B、C所示,分别收集气体并点火,前者发生爆炸,后者不爆炸,结合步骤①,得出a%、b%的范围,其中b%的范围是:%—%。
③按照中值法继续探究,可得到更准确的爆炸极限数据。
④启示与感悟:小明同学在完成“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的基础实验后,他还想进行蜡烛在不同浓度的氧气中燃烧情况的探究,现要较简便地获得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应选择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较多,写出比较环保、安全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实验次数 |
1 |
3 |
4 |
5 |
6 |
取样品质量(g) |
25.0 |
25.0 |
25.0 |
25.0 |
25.0 |
取稀盐酸质量(g) |
50.0 |
120.0 |
140.0 |
160.0 |
205.0 |
产生气体质量(g) |
0 |
a |
2.2 |
3.3 |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