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组卷系统-专注K12在线组卷服务
充值中心
开通VIP会员
特惠下载包
激活权益
帮助中心
登录
注册
试题
试卷
试题
在线咨询
当前:
高中物理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道德与法治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治
地理
生物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社会法治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地理
生物学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首页
手动组卷
章节同步选题
知识点选题
智能组卷
章节智能组卷
知识点智能组卷
细目表组卷
试卷库
同步专区
备考专区
高考专区
智能教辅
在线测评
测
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最新试题汇编:自由落体运动
下载试题
平行组卷
收藏试卷
在线测评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答题卡下载
更新时间:2022-08-21
浏览次数:89
类型:一轮复习
试卷属性
副标题:
物理考试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最新试题汇编:自由落体运动
物理考试
更新时间:2022-08-21
浏览次数:89
类型:一轮复习
考试时间:
* *
分钟
满分:
* *
分
姓名: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一、单选题
1.
(2022高一下·连云期末)
高空坠物,危害极大。一质量为1kg的花盆不小心从高处坠落,经3s落地。不考虑空气阻力,
取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花盆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约为
B .
花盆开始下落时离地的高度约为
C .
花盆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约为300W
D .
3s内花盆所受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300W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
(2022高一下·盐田期中)
关于下列四幅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公路上对各类汽车都有限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
乙图中,神舟十三飞船返回地球时打开降落伞减速下降,伞绳对返回舱的作用力大于返回舱对伞绳的作用力
C .
丙图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是为了“冲淡”重力,便于测量运动时间
D .
丁图是伽利略利用“实验+逻辑推理”的思想,来验证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实验装置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
(2022高一下·杭州期中)
乙同学为了测量自己的反应时间,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请甲同学用手捏住直尺,乙用一只手在直尺“0刻度”位置处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在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时,立刻捏住直尺,读出捏住直尺的刻度,即可算出自己的反应时间。后期甲乙同学又合作设计了一种测量反应时间的“反应时间测量尺”,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9.8m/s
2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同学捏住直尺处的刻度值越小,其反应时间越长
B .
经过多次实验,乙同学捏住处刻度值的平均值为19.60cm,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0.2s
C .
图中两把反应测量尺A的标度是合理的
D .
若计算时g=10m/s
2
代入运算,反应时间测量值偏大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4.
(2022·通州模拟)
制作一把“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如图所示,A同学用手捏住直尺的顶端,B同学用手在直尺0刻度位置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碰到直尺。在A同学放手让直尺下落时,B同学立刻捏住直尺,读出B同学捏住直尺的刻度,就可以粗略确定B同学的反应时间。若把刻度尺的长度刻度对应标注为“时间”刻度,使它变为“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时间测量尺上,各相邻时间刻度值间的长度不等
B .
捏住
处的反应时间比捏住
处的反应时间短
C .
刻度所对应的时间刻度约为
D .
反应时间与捏住直尺所在处的刻度值成正比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5.
(2022·河北模拟)
某次电影拍摄中,特技演员从桥上跳下,落在河面上匀速前进的竹筏上。在演员(视为质点)跳下的瞬间,长为6m的竹筏的前端恰好位于演员的正下方,演员跳下的瞬间距竹筏的高度为20m。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
2
, 认为演员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竹筏的宽度。要使演员落在竹筏上,竹筏的最大允许速度为( )
A .
1m/s
B .
2m/s
C .
3m/s
D .
4m/s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6.
(2022高一下·湖南月考)
无人机悬停在空中对无人区进行摄影监测,工作人员回看视频时发现某一时刻,无人机上掉落了一个螺母,经
着地,由此可知无人机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A .
B .
C .
D .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7.
(2022高三上·礼泉期中)
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利用刻度尺估测反应时间∶甲同学捏住刻度尺上端,使刻度尺保持竖直,刻度尺零刻度线a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刻度尺时,立即用手指捏住刻度尺,根据乙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即可算出反应时间。为简化计算,某同学将刻度尺刻度进行了改进,在刻度尺的反面标记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和刻度值(单位:s),制作了“反应时间测量仪”。下列四幅示意图中刻度线和刻度值标度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8.
(2021高一上·湖州期末)
如图所示,A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B同学用两手指在直尺0刻度位置做好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碰到直尺。看到A同学放开手指让直尺下落时,B同学立刻捏住直尺,读出B同学捏住直尺的位置刻度,利用物理规律可得到对应的反应时间。若在直尺上不同刻度处写上相应的时间值,即可得到一把“反应时间测量尺”。则( )
A .
该实验测出的是A同学的反应时间
B .
刻度尺20cm处所标时间值应为2s
C .
时间测量尺上从零刻度开始相同距离间的时间间隔越来越小
D .
时间测量尺上从零刻度开始相同距离间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9.
(2021高一上·丽水期末)
如图所示为在晚自修时间做的演示实验,调节滴水管,使水滴一滴一滴地均匀往下落,旁边固定一把竖直的刻度尺,关闭教室中的电灯,开启左侧的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水滴),这时同学们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仿佛是凝固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已知a点在管口且与0刻度对齐,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频闪仪闪光的时间间隔为0.02s
B .
相邻水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C .
水滴在b、c、d点速度之比为1:3:5
D .
若将频闪仪闪光时间间隔缩短一半,则能在ad间看到八个不动水滴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0.
(2021高一上·金华期末)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创造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下列哪一位科学家( )
A .
亚里士多德
B .
伽利略
C .
笛卡尔
D .
牛顿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1.
(2021高二上·盐城会考)
在某塔吊顶上操作工人不小心掉落一串钥匙,忽略空气对钥匙的作用力,2s末钥匙落地,重力加速度g=10m/s
2
。则塔吊顶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A .
20m
B .
25m
C .
40m
D .
45m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二、多选题
12.
(2021高一上·宁波期末)
下雨时雨水从屋檐滴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图所示。假设屋檐某一位置每隔相同的时间无初速滴落一滴雨滴,不计空气阻力,雨滴可看成质点且处在无风的环境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目涉及到的雨滴都已滴出且未落地)
A .
相邻雨滴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B .
相邻雨滴之间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C .
相邻雨滴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D .
相邻雨滴之间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三、实验探究题
13.
(2022·河北模拟)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用轻绳将物块P(左侧固定一遮光片)、Q连接,并跨过轻质定滑轮。现将P从光电门上方由静止释放,P竖直下落,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测得P、Q的质量分别为
、
。
(1)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mm;
(2) 竖直移动光电门的位置,多次将P由静止释放,可获得多组释放的位置与光电门间的高度差h和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作出
图像(该图线为一倾斜直线)。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用相关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四、综合题
14.
(2021高一上·杭州期末)
某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在离地面
处离开悬停的飞机后先自由下落
, 然后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
, 实现安全着陆。求:
(1) 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大小
;
(2) 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
(3) 运动员从离开飞机到安全着陆的总时间
。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详情
试题分析
(总分:
0
)
总体分析
题量分析
难度分析
知识点分析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