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2-08-25 浏览次数:5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B . 电冰箱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1.2A C . 舒适洗澡水的温度约为26℃ D . 普通中学生百米奔跑的平均速度约为12m/s
  • 2. 如图所示,将在头发上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细小的水流,水流被气球吸引发生弯曲。关于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球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 B . 气球与头发摩擦后所带的电荷相同 C . 气球吸引水流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D . 气球吸引水流是因为它们带有异种电荷
  • 3.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互相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海洋和湖泊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是吸热过程 B . 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是放热过程 C . 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是吸热过程 D . 小水滴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珠,属于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
  • 4.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与飞机机翼的设计原理相同的是(   )

    A . 图甲中龙卷风吸水升空 B . 图乙中热气球升空 C . 图丙中火箭升空 D . 图丁中潜水艇上浮
  • 5. 如图所示,下列各种与热有关的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手迅速向下压活塞,筒内硝化棉燃烧,是利用做功改变内能 B . 图乙,炽热的岩浆有内能,皑皑白雪无内能 C . 图丙,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D . 图丁,两块表面干净压紧的铅块下吊重物不能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 6. 某同学利用水凸透镜(注射器和弹性膜制成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等器材进行探究,此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时水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 . 用注射器向水凸透镜中注入水后,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大 C . 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向水透镜中注水,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 . 向水透镜中注水,观察成像特点的变化,可以模拟近视眼的成因
  • 7.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灯L发光一段时间后熄灭,电压表示数变大,小马为查找电路故障原因,他将导线接在灯泡L两端时,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不变;将导线接在开关S两端时,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不变;将导线接在电阻R两端时,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不变;将导线接在电阻R和开关S两端时,灯泡发光,电压表示数变为零。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 . 电阻R断路 B . 灯泡L短路、电阻R断路 C . 电阻R断路、开关S断路 D . 灯泡L短路、开关S断路
  • 8. (2021八下·南通期中) 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地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弹簧;释放木块,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到某一位置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木块所受弹力是由于木块的形变产生的 B . 木块离开弹簧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大 C . 木块在运动中速度最快的位置在离开弹簧之前 D . 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产生的弹力变大
二、填空题
  • 9. (2017·百色) 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现象;在这七种颜色的光中,红、、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 10. 国庆阅兵中,壮观的战机编队整齐飞过天安门上空,如图所示,以领航的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的;战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这里的“震耳欲聋”指声音特性中的大。

  • 11. 完全燃烧7kg的干木柴放出的热量是8.4×107J,若只完全燃烧其中十分之一的干木柴放出的热量被温度为10℃、质量为100kg的水全部吸收,可使水的温度升高℃,剩余干木柴的热值是J/kg。(
  • 12.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 ,电压表V的示数。(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3. 如图甲所示,A、B两容器内盛着液面相平的水,两容器间用一斜管相连,当开关K打开后,水将(选填“由A流向B”、“由B流向A”或“不流动”);图乙为液压机原理图,液压机内装有同种液体,活塞A、B的面积SA∶SB=1∶6,当用50N的力作用在活塞A上,活塞B能举起N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活塞重力)

  • 14. 如图(a)所示,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同种金属棒AB和CD串联在电路中。则通过AB的电流通过CD的电流(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用电压表测得AB和CD两端的电压如图(b)所示,则AB两端的电压为伏。

  • 15. 如图,乒乓球从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A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FA , 水对杯压强为pA;在B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FB , 水对杯底压强为pB ,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FB , pAp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6. 如图所示,小马同学用一个滑轮拉水平地面上重为600N的物体;当他用520N的力拉绳子时,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N。(不计绳重与摩擦)

  • 17. 如图所示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A、B两点高度相同,小球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A位置机械能B位置机械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8. 小强和小伙伴们玩物理游戏,他们用同种材料做成了一个空心球和一个实心球,A球质量为126g、体积为14cm3 , B球质量为72g、体积为12cm3 , 聪明的小强计算出该材料的密度是g/cm3 , 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cm3
  • 19. 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2. 如图所示,小马利用甲、乙、丙三套相同的装置,完成下面两个实验。(实验中不计热量损失)

    1. (1)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他应选择甲、乙、丙中的两套装置;

      ①实验中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初温相同,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对其加热,加热时间越长,表明液体吸收的热量

      ②实验完成后作出了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可判断出温度升高得更快;

    2. (2) 为比较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能力,小马选择了乙、丙两套装置。他分别在加热器中放入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对质量和初温相等的煤油加热,直至燃料完全燃烧,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燃料质量/g

      温度计示数变化/℃

      温度计2

      温度计3

      1

      5

      7.5

      2

      10

      15

      3

      15

      22.5

      ①实验通过(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计示数变化”)来比较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选填“相同”或“不同”);完全燃烧同种燃料,所燃烧燃料的质量越大,放出的热量

      ③同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所用该燃料的质量之比不变,物理学中用来表示燃料的这种特性。

  • 23.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1甲所示。

    1. (1) 让一束光紧贴着左右两侧在同一平面的纸板左侧,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在纸板右侧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
    2. (2) 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1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量出每条光线与的夹角,记录并分析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
    3. (3) 接着他用如图2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直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

      ③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④如图2乙所示,将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如图2丙所示的位置时,则(选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处

      B.硬币成像在b处

      C.硬币成像在c处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 24. 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江同学动手制作一个可调节亮度的观赏灯,连接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

    1. (1) 小江在AB之间接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灯泡发出明亮的光;他想把灯光调暗一些,应先开关,然后更换一个阻值更的电阻;
    2. (2) 制作过程中,他尝试着更换不同材料,不同长度和不同粗细的电阻丝进行实验,他觉得每次都要更换电阻丝才能实现调节灯泡的亮度很麻烦。请教老师后,他只用一根电阻丝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折电阻丝或改变来改变电阻的大小从而调节灯泡的亮暗;
    3. (3) 为了使调节灯泡亮暗的范围大一些,他应选择下表中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材料做电阻丝;

      几种长1m、横截面积1mm2的导体材料在20℃时的电阻

      材料

      电阻R/Ω

      材料

      电阻R/Ω

      0.017

      镍铬合金

      1.09~1.12

      0.027

      电木

      104~108

      0.096

      橡胶

      107~1010

    4. (4) 他将选出来的电阻丝接入AB之间,发现要将灯泡亮度明显调暗,需要接入更长的电阻丝,这样做不便于操控。如何在较小范围内安置较长的电阻丝呢?在和同学讨论后,他想到了将电阻丝绕在一个纸筒上,减小了空间。他将导线夹A夹在电阻丝的M端,导线夹B分别夹在电阻丝另一端的不同位置,实现了调节灯泡的亮暗。如图2所示,此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是段(选填“MN”、“MP”或“PN”),要将灯泡亮度调亮一些,导线夹B应该往移动;
    5. (5) 为了进一步节约空间,他将电阻丝紧密相邻的绕在纸筒上,为避免相邻电阻丝之间电流直接流过的情况出现,他更换了一根带有绝缘层的电阻丝,通过刮掉电阻丝的部分绝缘层,将导线夹B搭在刮掉绝缘层部分的电阻丝上来解决这一问题。他想实现连续调控,然后将导线夹B换成了滑片,滑片能与刮掉绝缘层的部分良好接触,并可以在电阻丝上滑动,这就是一个简易的,利用该元件可调节观赏灯的亮度。
五、计算题
  • 25. 周末,可可和爸爸驾车去看爷爷,从他们家到爷爷家线路如图所示。已知汽车总质量是2t,求:

    1. (1) 以距离最短行驶,汽车的平均速度;
    2. (2) 中间某段路程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所受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汽车的功率;
    3. (3) 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150s,消耗汽油0.2kg,发动机的效率。(q=4.6×107J/kg,结果保留1位小数)
  • 2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灯泡L的阻值为10Ω(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a端,断开S2 , 再闭合S1 ,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V。求:

    1. (1)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 (2) 将滑片P滑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
    3. (3) 将滑片P滑到b端并同时闭合S1、S2 , 电流表的示数。
  • 27. 底面积为S1的圆柱体甲和底面积为S2装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桌面上,S1:S2=4:5,如图所示。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将物体A缓慢放入容器乙中,并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物体A与容器乙不接触,无液体溢出),甲对桌面的压强和液体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随截取长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ρ=0.8×103kg/m3)求:

    1. (1) p0
    2. (2) 液体的密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