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材料三: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材料四: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
——习近平《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好合作的大家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西部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有很大的潜力,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
——江泽民
材料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请回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底,周思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和平处摩果送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千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第年,来间印皮和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务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决。当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出来时,会场上沸腾了。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拥抱,向中国表示祝贺,有的非洲代表高兴得跳起舞来。11月15日,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受到热烈欢迎。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