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江油市初中八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联...

更新时间:2022-09-13 浏览次数:51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共50分)
  • 1.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土地改革的完成
  • 2. (2024八下·英吉沙月考)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主要是为了(   )
    A . 开展土地改革 B . 实施一五计划   C . 实行三大改造 D . 筹建新中国
  • 3.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说:“朝鲜战争给毛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和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在争斗中所达到的爱国主义的一致给毛以极大地帮助,使他能统一全国,它使许多原本会继续支持蒋介石的敌对分子祖丧了,使军队团结一致。”这段材料主要说明抗美援朝(   )
    A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 维护了朝鲜的独立与主权   C .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D . 彻底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 4.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这种情景是因为(   )
    A .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B . 土地改革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C . 农村成立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D . 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百万农奴当家作主
  • 5.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召开的意义是标志着(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D .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
  • 6. (2023八下·闽清期末) 实现了私有制经济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转变的伟大创举是(   )
    A . 走合作化道路 B . 发展公私合营   C . 实行赎买政策 D . 建立人民公社
  • 7. (2024八下·梁平期末) 1961年2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从实际出发》,提出“办事情就必须从实际出发。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态度”。下列属于从实际出发办事情的是(   )
    A . “大跃进”运动   B . 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 8. (2024八下·林州期中) 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那次会议之后,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会议内容不包括(   )
    A .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B .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C .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 . 决定设立经济特区
  • 9. (2024八下·新田期末)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 增强企业活力 B . 发展乡镇企业   C .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 . 实行按劳分配
  • 10.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材料中“中国开放的大门”始于(   )
    A . 新中国成立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 经济体制改革 D . 经济特区的建立
  • 11.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外国人发现中国的环境不太有利于投资,于是中国通过了有关税收、债务、专利保护和外国商标等事务的法律和法规以改善投资环境。材料反映了(   )
    A . 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展   B .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12.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邓小平说“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体现出90年代之前“放”主要是(   )

    1980年,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A . 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   B . 沿海城市的对外开放   C . 从沿海到内地的对外开放   D .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 13. (2023八下·香河期末)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这里的“新体制”是指(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国有企业经营责任制 D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4.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   )
    A . 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C . 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D .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5.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宁夏西海固在福建省的对口帮扶下,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这体现了(   )
    A . 民族平等 B . 和平统一   C . 民族自治 D . 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 16.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2022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的纪念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的中央领导人是(   )
    A . 毛泽东 B . 邓小平 C . 江泽民 D . 胡锦涛
  • 17.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九二共识”指的是(   )
    A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 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C . 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D . 两岸同胞齐心协力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 18.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一道海峡连两岸,世世代代一条根;无论家里无论家外,血浓于水情意深……”这是歌曲《两岸一家亲》的部分歌词。“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
    A . 三民主义 B . 一个中国   C . 经济互补互利 D . 军事力量强大
  • 19.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新时代,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的新格局是(   )
    A . 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B . 防空反导、综合保障、反恐维稳   C . 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D . 陆上作战、信息作战、特种作战
  • 20.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新中国处理邻国关系的这些原则,首先被印度和缅甸两国所认可和接受,经过大力宣传,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知。中国在周边地区和广大亚非国家中的形象因此也越来越光彩,越来越高大。“这些原则”是指(   )
    A . 独立自主原则 B . “求同存异”方针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21. 1963﹣1964年,中国与当时尚未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根廷、乌拉圭、巴西3个国家开展了足球交流活动。1964年10月,墨西哥体联主席兼奥委会主席何塞•赫苏斯•克拉克率团访问北京、广州,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接见了代表团。该时期我国的体育交流活动(   )
    A . 体现了我国“求同存异”方针   B . 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奠基   C . 客观上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   D . 有利于改善当时中国外交环境
  • 22.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1972年10月,《人民日报》刊登的外国领导人发来的国庆贺电名单中,首次出现了日本首相的名字。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施   B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 .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 23.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2022年5月10日凌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一飞冲天,2022年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首战告捷。追忆我国的航天事业,半个世纪前的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   )
    A . 标志着中国空间技术领先世界   B . 增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C . 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   D . 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 24. (2024九下·安徽模拟) 如表反映的是有关2013一2018年中国消费者生活报告中的部分主题。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2013一2014年

    《天然原生态,绿领经济兴起》《无电不商》

    2015一2016年

    《去海外看个病》《不在运动就在去运动的路上》

    2017一2018年

    《人人都将拥有AI小秘书》《选择做自己》

    A . 个性化、数字化、国际化、品质化明显   B . 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媚外   C . 大众化、趋同化的传统消费观丝毫未变   D . 经济发展未冲击思想领域
  • 25.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进入新时期,中国更加积极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厦门举行;2014年5月,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此次峰会上,中方接任2014年至2016年亚信主席国。该材料反映了(   )
    A . 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B . 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C . 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D . 中国科技发展速度很快
二、材料题(共50分)
  • 26.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摘编自李忠杰主编《共和国的足迹》

    材料二:如果说美中战争是美国和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上的全面较量”的话,那么可以说结果是不分胜负。对于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虽然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很多,但通过与美国对等作战,完全确立了革命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摘编自和田春树《朝鲜战争全史》

    材料三: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摘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开启新的历史纪元”的事件,并回答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 (2) 材料二中的“美中战争”,指的是哪一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参战的正义性。
    3. (3) 据材料三,写出使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变化的文件名称。刘少奇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请回答这次改革使“农民真正获得解放”的表现。
  • 27.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不分男女老少,同工同酬。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材料二: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三大改造”过程中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此,我国进入了哪一发展阶段?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重大失误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3. (3) 根据材料三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指出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并分析当时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的状况?
  • 28.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深圳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材料三:

    材料四:改革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
    3. (3)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探究深圳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与作用。
    4. (4) 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
  • 29.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同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决定从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前景,已经进一步摆在我们的面前。国家要统一,但实现统一的方式要符合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并有利于国内的经济建设和维护进行经济建设所必需的国际和平环境。据此,“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逐步提了出来。

    ——武勇《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意义——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实行这一制度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构想提出的背景。
    3.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强盛的重要因素。
  • 30.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承认旧中国的任何外交关系,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凡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国政府愿意在平等、互利及在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对外关系从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作为根本目标。

    ——摘自唐培吉《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根据新的世界发展趋势,……为抵制苏联,防止苏美联合反华,中国政府作出了缓和中美关系的战略决策,从而使中国外交迅速摆脱了“文化大革命”前期的被动局面,70年代初中国外交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国际影响迅速提高。

    ——摘编自张文伟、黎刚《论20世纪中国国际地位演变的四个阶段》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及成就:

    (一)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二)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

    (三)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

    (四)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并列举两例20世纪5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出现崭新局面的主要史实。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
  • 31. (2022九上·江油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材料二: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颁奖词

    1. (1) 依据材料一分析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两弹一星”具体指什么?哪位科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
    2. (2) 屠呦呦凭借着“青蒿”获得了哪项国际荣誉为国争光?
    3. (3)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觉得新中国以来几代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