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商标分类 | 有“华”“国”字 | 有“民”字 | 以物象为称 | 以具体日期为称 | 直接表达意愿的 |
数量(个) | 7 | 12 | 5 | 2 | 1 |
百分比 | 22.6 | 38.7 | 16.1 | 6.5 | 16.1 |
举例 | 中华 | 民生 | 蝶球 | 七七 | 征东 |
上表可以用来研究近代中国( )
表 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
1400年 | 1500年 | 1600年 | 1700年 | 1750年 | |
欧洲 | 45 | 69 | 89 | 115 | 140 |
亚洲 | 224 | 254 | 292 | 402 | 508 |
非洲 | 74 | 82 | 90 | 90 | 90 |
美洲 | 30 | 41 | 15 | 9 | 10 |
材料:
图 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
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
——改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材料:表3中国共产党“西方”概念话语的变迁
时期 | “西方”概念 |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探索时期 | 从“西方殖民主义”“西风”到“破除西方迷信” 在国内,中国共产党对“西方”概念的运用既是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的批判对象,也是我国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思想的目标对象;国际上,“西方”概念主要是我国与亚非国家尤其是被“西方”压迫或是实行殖民主义国家产生共情、建立外交关系、树立自信的批判对象。倡导“破除西方迷信”,打破了以往“西方中心论”的现代化理论,适时提出新的外交战略。 |
改革开放新时期 | 从“向西方学习”到“绝不照搬西方” “西方”概念主要指经济的“西方”并形成了“对西方开放”“西方发达国家”等“西方”正面话语,又有政治上、思想上警惕和防止“西化”危险的负面语义。“西方概念又得到进一步完善。“西方”既是理性学习和经济合作的对象,又是时刻警惕防止“西方”的对象。 |
党的十八大以来 | 从“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到“博采东西方各国之长”对“西方”概念的运用是站在世界历史角度看“西方”。 |
——摘编自黄晓娟等《中国共产党“西方”概念的起源与话语变迁——基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时段,分析中国现代化历程中“西方”概念的话语变迁。
材料一:近代英国殖民非洲的部分史实如表4。
国家 | 英国殖民非洲史实 |
尼日利亚 | 1851年,建领事馆;1885年,成立尼日尔地区保护地;1900年,英国政府直接进行统治 |
南非 | 1795年和1806年,英国从荷兰人手中两次夺得好望角的部分领土;1814年,全面吞并好望角;1872年,英国直接管辖;1910年,合并组成南非联邦,成为自治领 |
肯尼亚 | 1886年,英国与德国瓜分东非后获得肯尼亚;1888年,将其并入英国东非公司;1895年,由英国政府取代东非公司直接管理;1920年,成立肯尼亚殖民地 |
——摘编自《非洲简史》
材料二: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国对非洲国家投资累计达62.7亿美元,已与28个非洲国家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与8个非洲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在中非论坛的框架下,中国在42个非洲国家承担了公路、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176个成套建设项目。
——摘编自中非合作论坛
材料:“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时代和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科学概括。“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乃多对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呈现为六个方面。
1 | 世界地缘经济与政治重心“东升西降”“东西矛盾”由过去的“西强东弱、西主东从”转向如今的“东西平视”,这堪称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2 | 国际体系主导权“南升北降”,“南北矛盾”过去的“北强南弱、北主南从”转向“南北对等” |
3 | 国际关系行为体“非(国家)升国(家)降”,这堪称近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4 | 世界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动能“新旧转换、新陈代谢” |
5 | 中西互动趋于“平起平坐”,“中西矛盾”与力量对比由过去的“西强中弱”“西攻中守”转向如今的“中西互有攻守”,这堪称一百年和近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6 | 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与美国单边主义共同作用,令全球治理供给严重不足,“治理赤字”明显增大,“供求矛盾”凸显 |
——摘编自陈向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