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安吉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

更新时间:2022-10-12 浏览次数:1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 1.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 草履虫 B . 蜻蜓 C . D . 玩具狗
  • 2. 下列图示中“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 酒精溅出 B . 污染试剂 C . 腐蚀胶头 D . 试管破裂
  • 3. 冰雕是一种极具高欣赏价值的艺术。如图为获奖作品《木马的灵魂》,在艺术家用特制工具把一块实心冰块雕刻成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冰块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 质量 B . 体积 C . 密度 D . 形状
  • 4. 如图,银杏树被称为“活化石”,树上结的银杏果又叫“白果”,有祛痰、止咳、润肺的功效,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银杏树是(    )

    A . 被子植物 B . 裸子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苔藓植物
  • 5.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应很好地认识它。下列有关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的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 B . 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C . 地球上的火山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D . 地球岩石圈由大小相同的七大板块组成,即七大洲所在
  • 6. 如图所示是某保护地巡护中遇到的四种动物,其中在生物学分类上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的是(    )
    A . 赤狐 B . 野猪 C . 雕鹗 D . 华北豹
  • 7. 2021年1月1日以来,全球共发生五级以上地震390余次,11月17日在江苏省盐城市发生了5.0级地震。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B . 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C . 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D . 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 8. 下列各项常用于研究地球形状或运动,其中能作为直接证据的是( )

    A . 用铅笔在篮球上移动来研究地球的形状 B . 用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来研究地球的形状 C . 用土质山谷模型来研究泥石流 D . 用两本书相对挤压来研究板块运动
  • 9. 以下测量中,不能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是( )
    A . 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 B . 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小石块的体积 C . 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科学书的长度 D . 用额温枪三次测量同一个人早中晚的体温
  • 10. 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目镜、物镜、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的自述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1. 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现象

    解释

    A

    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

    水发生物态变化

    B

    长兴县煤山发现鱼类化石

    该处岩石属于沉积岩

    C

    芝麻和黄豆混合后,总体积减少

    分子之间有空隙

    D

    用钢罐储存液化石油气

    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根据下图中信息,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溪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流 B . 从C点爬到山顶A比从E点爬到山顶A更容易 C . 雨季D处有发生泥石流风险 D . 在地图上量得C到D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为30千米
  • 13. 某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使用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180cm2 B . “测体温”:一只测温枪的质量约为4kg C . “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0mm D . “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体积约为5L
  • 14. 在使用热水壶烧开水时,当水沸腾时离壶嘴较远的地方有很浓的“白气”,而靠近壶嘴的地方却没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白气”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固体小颗粒 B . “白气”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C . 壶嘴处没有“白气”是因为此处温度较高,水蒸气难以液化 D . 离壶嘴较远处有很浓的“白气”是因为远处温度低、水蒸气容易汽化
  • 15.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ρ、ρ、ρ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ρ , 且ρ B . ρ , 且ρ C . ρ , 且ρ D . ρ , 且ρ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 16. 人们要认识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比较,就要引入相应的科学量。如:人们为了比较物体的冷热程度,就引入“温度”这个科学量。请说明以下的比较引入了什么科学量。
    1. (1) 进行“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的比较,引入了科学量
    2. (2) 进行“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的比较,引入了科学量
    3. (3) 进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的比较,引入了科学量
  • 1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小科和小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 (2) 图中小敏所在地B (注:B点在格子正中间)的经纬度约为
  • 18. 竹生长快,适应性强,又有广泛的用途,更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

    1. (1) 如图所示表示竹的不同结构,能表示竹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是 ( 选填“甲”、“乙”、“丙”或“丁”),竹完整的结构层次的顺序是 (用“甲”、“乙”、“丙”、“丁”和“→”连接表示)。
    2. (2) 在生物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竹子没有的是
  • 19. 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续,外加“双减”政策中托管服务的落地,学校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三检”,分别是晨检、午检和晚检。
    1. (1) 晨检时用额温枪测温后,发现小科体温偏高,在校门口的临时隔离房间内又用体温计测得体温如图所示,为 ℃,由此可知小科要及时治疗。

    2. (2) 送到医院发热门诊后护士再次给小科量体温,医生给他开了血常规以及核酸检测等化验项目。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填序号)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制定计划 D . 获取事实与证据
    3. (3) 一周后,小科复课了,在家进行日常体温监测时仔细观察了体温计的结构,有了几条想法,他的想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体温计能准确到0.1℃ B . 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 C . 它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 20. 《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孙悟空的原型是猴,猪八戒的原型是猪,妖怪蟒蛇精的原型是蟒蛇,而沙僧的原型最让人困扰。
    1. (1) 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沙僧的原型是扬子鳄。扬子鳄是国家一级保护爬行动物,卵生,用呼吸,体温不恒定。
    2. (2) 假如沙僧原型真是扬子鳄,从原型角度分析下列“人物”与沙僧亲缘关系最接近的是   
      A . 唐僧 B . 孙悟空 C . 猪八戒 D . 蟒蛇精
    3. (3) 某同学用下列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常见的动物,孙悟空原型对应的位置是

      脊椎动物检索

      1a体外长有毛皮,..............................A

      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

      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B

      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

      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C

      4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在水中或上陆生活,用肺呼吸,有四肢.....D

      4b幼体、成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无四肢,用鳍划.............E

  • 21.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110℃时,酒精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2. (2) 在标准气压下测量沸水的温度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酒精温度计;
    3. (3) 某同学将烧杯和量筒置于同一环境中,分别装入20mL液体,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剩余液体体积最少的是

       

  • 22. 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此现象可以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现在实验室有两种该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和乙所示。为了操作更方便及效果更明显应选择(选填“甲”或“乙")玻璃容器,若将25mL酒精和25mL水混合后液体密度0.9g/cm3 . ( ρ酒精=0.8g/cm3 , 选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 23. 如图是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用具及观察到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不需要选用下图中的      试剂。
      A . 碘液 B . 清水 C . 生理盐水
    2. (2) 如下图左是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绘图,不小心弄乱了,请你给他重新排列:。(填序号)

    3. (3) 上图右是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视野,若需要将细胞图象调至视野的中央,需将玻片标本向方向移动。
  • 24. “戴口罩、勤洗手”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防线,正确选用洗手液,必须查看产品标签上的卫生许可证号及说明。现有某品牌的洗手液,自称对环境完全没有影响。小科想证实该广告的真实性,通过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1%洗手液溶液。将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甲、乙两个区域。

    甲区域

    乙区域

    实验步骤

    第一步

    放20条蚯蚓

    放20条蚯蚓

    第二步

    每天喷10毫升1%洗手液

    每天喷①

    第三步

    两周后,翻开土壤,统计其中蚯蚓的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

    2条

    38条

    1. (1) 完善上表实验第二步骤中的①
    2. (2) 小科同学按照此方案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并计算出了平均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3. (3)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5. 如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 (1) 安装甲图实验装置时应遵循(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原则。
    2. (2) 请根据下方表格数据在乙图坐标纸中用描点法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温度/℃

      94

      95

      96

      97

      98

      98

      98

    3. (3) 图丙是实验中某个时段气泡的变化图像,这是(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形。
  • 26. 小科在学校期间,使用一种医用免洗洗手液(如图甲)对手部进行消毒过程中,闻到了浓浓的酒精味,并看到该液体流动性较差。查看瓶身上的说明后,确定这种洗手液主要成分为75%的酒精。于是,小科所在的兴趣小组对这种洗手液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 (1) 实验前,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在如图乙所示位置,为了使天平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是
    2. (2) 将盛有适量洗手液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将烧杯中的部分洗手液倒入量筒,测得烧杯和剩余洗手液的总质量为43.6g;观察到量筒内的液面如图丁所示,则这种洗手液的密度为g/cm3
    3. (3) 小科对洗手液的密度测量结果有疑惑,回到家后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该洗手液的密度为0.9g/cm3。你认为造成密度测量结果与真实值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四、解答题(本题有4小题,第27题4分,第28题8分,第29题6分,第30题8分,共26分)
  • 27.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长江时反复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勉励大家做好长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大保护”的关键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1. (1) 水生生物在长江里繁衍了两千多万年,而近几年来数量却迅速减少,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至少写一点)。
    2. (2) 作为中学生的你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什么? (至少写一点)。
  • 28. 酒精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

    [查阅资料]:

    ①酒精密度为0.8克/厘米3 ,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②酒精等几种物质比热大小的比较如图所示;

    ③酒精的浓度高于70%的时候,遇到一点火星就会闪燃。

    [性质分析]:

    1. (1) 酒精的密度为0.8克/厘米3的含义是
    2. (2) 由图可知:质量相同的煤油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热量较多的是
    3. (3) [知识拓展]:病人发烧时,医生有时会通过在病人身体上擦拭酒精使体温下降,说明
    4. (4) 酒精在一定条件下燃烧的过程发生了(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 29. 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假说。关于地球构造理论的发展主要有:①板块构造学说;②大陆漂移说;③海底扩张说
    1. (1) 三种学说发展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
    2. (2) 下列现象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A .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 B . 珠穆拉玛峰每年在升高 C .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D .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3. (3) 以下可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有:

      ①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没有完全吻合,且很多岩层没有连续。

      ②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

      ③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基本拼合,且两岸大陆上的岩层和构造很相似。

      ④大陆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千米所需要的巨大动力无法确定。

      ⑤南极洲上有大量的煤矿,表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的地理位置一定是温暖湿润的植物茂盛区。

      ⑥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泳,所以无法跨越大西洋。

  • 30. 3D打印技术是将打印线材加热熔化后,按照设定程序进行有序凝固,常在科技、工业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如图甲是某品牌3D打印机,其打印线材如图乙所示。小科同学利用3D打印机打印自己设计的作品——蜗牛(实心),如图丙所示。现可供选择有PLA材料线材和ABS材料线材两种各一卷,下表为这两种线材的部分参数。

    3D打印线材

    名称

    ABS材料

    PLA材料

    打印温度(℃)

    220~ 250

    195~230

    密度(g/cm3)

    1.05

    1.25

    净含量(kg/卷)

    1

    1

    熔点(℃)

    175

    1. (1) 上述两种打印线材中,(填“PLA"或“ABS") 材料线材属于晶体。
    2. (2) 小科同学用ABS材料线材打印自己设计的作品,完成后测得作品的质量为945g,求这个作品的体积?
    3. (3) 小科同学若选用PLA材料线材进行打印,能否顺利完成打印?请通过计算解释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