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中,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逕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明日,宿旦子冈① ,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节选自戴名世《己亥北行日记》,有删改)
[注释]①旦子冈:在今南京市江宁区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 确实。④浣;洗。
具答之( )
便要还家( )
寻病终( )
而妇人汲井且浣衣( )
①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材料一]
“红色经典”是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以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为核心,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进程。红色经典之所以在当下受到追捧,是因为它提供了另外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挫折面前的顽强不屈,是追求真理的视死如归,是集体主义的责任担当。以此为精神内涵,红色经典建立起了一种进取、阳刚、开阔的美学风格。而这种精神力量和美学风格,正是今天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摘自张江《红色经典是精神的传导》,有删改)
[材料二]
调查数据显示: 90.89%的青少年学生认为自己对红色经典书籍有所了解,27.3%的 学生认为自己非常了解红色经典。
青少年对红色经典书籍认同度
认同度 |
能够激励自我克服困难 |
83.3% |
有助于树立三观、确立理想 |
73.9% |
|
能够忆苦思甜、更珍惜现在生活 |
52.8% |
|
能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学习优良品质 |
17.3% |
|
对自己毫无意义 |
3.2% |
青少年对红色经典认知来源情况
认知来源 |
影视剧 |
81.8% |
教科书 |
72.4% |
|
学校活动 |
58.39% |
|
网络媒体 |
45.6% |
|
父母、老师、同学的推荐 |
25.2% |
(摘自吴茜《青少年红色经典书籍阅读调查及出版建议》,有删改)
[材料三]
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红色经典《觉醒年代》的叙事线索,而其内在核心则在于思想的力量、觉醒的过程。这也是该剧能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觉醒年代》还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在刷中,不仅正面呈现了陈独秀的革命先锋形象,更还原了他作为“父亲”“同事”的立体性与丰富性。这样的“人设”拉近了领袖型、名流型人物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也更为可信可亲。欣赏这样的影视剧,观众能在热血沸腾的历史中审視自己,收获历经坎坷却又一往无前的担当和勇气。
(摘自曹巧兰《火出圈的<觉醒年代),为什么这么好看》,有删改)
要善于“折叠”自己
陈大笑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波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波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那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搁浅。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生动的重复。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停滞不前。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 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義之的《兰亭集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达·芬奇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闻名的大画家,就是因为他在无数次重复画蛋中,寻找规律,画出个性,才成就了他“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
④“折叠”是耐心的坚持。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 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⑤“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成功多是苦难辉煌,成长多为浴火重生。要前进,最快的脚步是“负重”,因为“挑担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倒退的开始。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与自我的较量,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敢于到吃劲岗位“淬火”,到艰苦一线“蹲苗”,在事上磨练自己,用时间灌溉自己,多挑战“不可能”才可能超越自己,使人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摘自《解放军报》,有改动)
与狼共舞
唐俑
①在进出拉萨的必经之路上,我拦下了一辆拉柴火的卡车。我此行的目的地是四川。
②司机扎西是个强悍的藏族汉子。汽车平安无事地把险峻的念青唐古拉山抛在身后,进入相对平坦的羌塘草原反而出了麻烦。待我从梦中惊醒,汽车已经离开公路几十米被一块面积不大的沼泽地紧紧地包住了。扎西没解释出事的原因。他去了公路,希望能
碰到一辆过路的车。但这种希望很渺茫,因为这条路常常是一整天也碰不到一辆车。
③太阳下山后气温骤然下降,估计有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我们爬上汽车,往下扔了足够一个晚上用的柴火,不一会儿,熊熊燃烧的火焰就跳跃了起来。几颗寂寥的星星在头顶发出黯淡的光,草原在火光的映衬下更加苍茫辽阔。
④扎西拿出奶茶和干羊肉,请我共享食物。我只喝了一点奶茶,起身离开火堆。西叫住了我:“你不要命啦?如果不想让狼吃掉,就回来听我唱歌。”
⑤我惊讶于扎西歌声的柔情,以及从柔情里分娩出来的苍凉和无奈。我问扎西唱的
是什么歌。“在那雪城高原,有我美丽的姑娘……扎西说,“还有……狼!”“还有狼?”“在你身后!”我一回头,(A)果然看到两只阴森森的小灯笼,那是狼的眼睛。我知道几乎所有的野兽都怕火,狼也不例外,可是那只狼却不怕。我看到它的神情充满了哀怨。这个细微的发现相当重要,它直接改变了我对狼的态度。
⑥“你别动,待我把它解决了!”扎西这样吩咐的时候,我看到他已经把尖刀对准了狼腹,准备投掷。
⑦“等等!”我急忙阻止扎西,“它是一只母狼!它肚里有孩子。扎西师傅,难道您没看出来吗?”
⑧“管它是公是母,反正是狼。不杀死它,它就要吃掉我们。它肯定饿极了!”
⑨“不对!它如果要吃掉我们,早就动手了,用不着等我们发现它。”
⑩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同情一只狼。难道就因为我们同为孤独者吗?孤独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至少消除了我的防范。这是一种无法按常理解释的心理,姑且叫做同病相怜吧。
⑪我相信那只狼是孤独的,否则它不会单独出现。我又发现,(B)那只狼不仅是一个大腹便便且非常瘦弱的准母亲,还少了一条后腿,至少那条腿的脚掌不见了,这使它的腿看起来像一根弯曲的长了毛的棍子。
⑫我试图说服扎西将他的羊肉分一点给那只狼。
⑬扎西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同意了我的请求。当扎西把火拨旺时,我却发现狼不见了。扎西又唱了一些我听不懂的歌,喝光了那瓶酒,摇摇欲坠地睡觉去了。后来,我抗不住疲倦,速述糊糊地睡了过去。不过我很快就醒了,是被一种低沉的哀嚎惊醒的。是它,那只狼!这一回它再也不怕火了,因为它离火堆很近,近得伸手可触。就在那时,我意外地发现它身上结满了冰。。(平邑金银花实验学校李传鹏输入)
⑭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我将扎西没有吃究的羊腿拿在手里,扔给了它。狼仿佛笑了一下,然后在离我一丈之地四肢伏地,抱着羊腿,啃了起来。我静静地看它吃肉。我很想知道它在想什么。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是一种强烈的母爱,才使它放弃了坚守了多年的某种特性,被迫跟它的天敌接近……
⑮我感到这是一个极富诗意的夜晚。那只狼,就这样带着诗意,走入了我记忆的永恒。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A)处运用的修辞手法是,通过对狼的眼睛的刻画,表现了我看到狼时的最初感受。
(B)处运用的描写手法是突出了狼的惨状,表达了我对狼的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