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一轮复习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中考一轮复习模拟专练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更新时间:2022-09-13 浏览次数:48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九下·宜昌期中) 1915年,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请问这场革新运动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新文化运动 D . 辛亥革命
  • 2. (2024九下·南京模拟) 1917年,《新青年》发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指出国人的头脑仍然装满“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该文作者应是(    )
    A .   李鸿章 B . 康有为 C . 张謇 D . 陈独秀
  • 3. (2023八上·英德期中) “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领导这场理性批判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
    A .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B .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康有为 C . 陈独秀        李大钊        邹容        胡适 D .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陈天华
  • 4. (2023八上·巴中期末) 陈独秀说:“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在他们的共同推动下,这场“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A . 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开始出现 B . 诗词逐渐被杂文和小说所代替 C . 使用白话文写作逐渐普及开来 D . 建立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 5.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之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是主要撰稿人。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 陈独秀——《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 . 鲁迅——《文学革命论》 C . 李大钊——《敬告青年》 D .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 6. (2022·雅安) 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会产生差异。下面是三位人物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认识。

    以上认识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抗日救亡运动
  • 7. (2023八上·澧县期末)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写到:“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士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上述材料说明了(    )
    A . 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统治 B .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C . 五四运动是全民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 D . 国民革命运动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8. (2023八上·洪江期中) “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勇当先锋,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符合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
    A . 洋务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七七事变
  • 9. (2024八上·廉江期末) 以下是某同学在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据此推断,其探究的主题是(    )

    A . 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 D .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 10. (2024九下·吉安期中) 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
    A .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 B .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 . 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
  • 11. (2024九下·海口模拟)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一项是(    )
    A . 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C .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 D .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 12. (2023八上·临湘期末) 有西方史学家认为,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导致的后果就是整个中国陷入“大动乱”,但中国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一后果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他们评论的是( )
    A . 二次革命 B . 护国战争 C . 五四运动 D . 北伐战争
  • 13. (2023八上·洪江期中)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宣言指出:“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表明中共提出了(    )
    A . 民主革命纲领 B . 党的中心工作 C . 抗日民主政权 D . 工农武装割据
  • 14. (2024九下·枣阳模拟)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创办刊物《劳动界》。《劳动界》很快从上海传播到多地,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间成为湖南销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这说明,当时(    )
    A . 马克思主义传播广泛 B . 工人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力 C . 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 D . 北伐战争成舆论关注热点
  • 15. (2022八上·拱墅期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    )
    A .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 中共二大的召开 C . 中共三大的召开 D . 中共七大的召开
  • 16. (2023八上·洪江期中)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广元某校决定排演一出有关中共一大的话剧。剧本中可能出现的情节是(    )
    A . 确立党的名称和奋斗目标 B . 决定与国民党开展第一次合作 C . 选举董必武为中央局书记 D . 决议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
二、问答题
  • 17. (2022·龙东)   2022年5月10日,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激励团员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使广大青年倍受鼓舞。

    下面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究讲话中蕴含的百年历史知识,并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当今青年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屈辱篇】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探索篇】

    “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苦苦追寻……”

    【觉醒篇】

    “……一大批先进青年在‘觉醒年代’纷纷觉醒。”

    【建设篇】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青团积极参与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祖国建设贡献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勋!”

    1. (1)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 (2) 举出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使“国家蒙辱、文明蒙尘”的史实。
    3. (3) 19世纪中后期,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4. (4) 先进青年陈独秀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这里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哪两大口号?
    5. (5) “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学生运动是什么?
    6. (6)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谁?
    7. (7) 【感悟篇】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使命和担当?
三、材料分析题
  • 18. (2022·宿迁) 一百多年前,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拉开了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的大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袁世凯推行独裁统治,从1912平到1914年公布了一系列法律和命令,规定总统或地方督军可以宣布“戒严”,警察有权监控社会团体和出版物。特别是1915年帝制运动期间,当局大量查封反对派报刊,北京的日报减少到20家左右,上海的减少到5家,汉口则只剩下2家了。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后,陈独秀受到很大刺激。他认为中国进行政治革命意义不大,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中国必须“从思想革命开始”。要做到这一点,就办杂志宣传新思想。

    ——摘编自刘统《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1920年6月,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在《新青年》编辑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组织,即后人所称的“中共上海发起纪”。其后,《新青年》成为党的刊物,陈独秀邀请早期党员陈望道、李汉俊、李达等先后加入编辑部。9月,《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出版,内容突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发表了陈独秀的《谈政治》和《对于时局的我见》,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剖中国社会、政治。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

    ——摘编自田子渝、徐方平、马建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背景、演进历程和著作回顾》

    1. (1) 据材料一概括《青年杂志》创办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分别指出李大钊、鲁迅批判的矛头指向什么?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 19. (2022·吉林)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阅读下列表格信息,回答问题。

    序号

    时间

    人物

    地点

    年龄

    1894年

    孙中山

    檀香山

    28岁

    1898年

    梁启超

    北京

    25岁

    1915年

    陈独秀

    上海

    36岁

    1919年

    李大钊

    北京

    30岁

    1921年

    毛泽东

    上海

    28岁

    1927年

    周恩来

    南昌

    29岁

    1. (1) 分别写出写序号①、②、③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
    2. (2) 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序号④信息相对应的文章是什么?
    3. (3) 分别写出与序号⑤、⑥信息相关历史事件的意义。
    4. (4) 恰逢新时代,吾辈正青春。你将如何书写自己的青春华章?
  • 20. (2022·泸县) 时代赋予责任,青年自觉担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心系天下,责任担当】

    材料一:在王安石的成长过程中,“求学,当立追圣贤,为官,敢当天下事”是他毕生追求的人生境界。登第入仕后,纵论天下大事和时政的积弊,提出改苹的设想,以求“国家太平”之治,这正是他早年欲为稷契担当情怀的自然逻辑。

    ——摘编自杨永亮《王安石早年的儒家政治理想》

    【民族觉醒,青年先锋】

    材料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并列举两项变法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对材料二中“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进行解读。
  • 21. (2022·雅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一批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分子的出现,在中国成立共产党组织的思想和干部条件已经具备,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刘少奇在修改党章报告中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与经验主义的偏向。”这个论断列入党章,为中共七大所通过。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会议名称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并简述其重要意义。
    3. (3) 综合材料一、二,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你有何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