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年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九年级中考二诊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9-22 浏览次数:3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铁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矿石炼铁 B . 铁铸成锅 C . 湿法炼铜 D . 钢铁生锈
  • 2.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矿泉水 B . 冰水混合物 C . 黄铜 D . 稀有气体
  • 3. 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和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
    A . 纯碱、 NaHCO3、盐 B . 水银、Ag、单质 C . 生石灰、Ca(OH)2、氧化物 D . 苛性钠、NaOH、碱
  • 4. 2022 年环境日主题“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教科书循环使用 B . 坚持绿色出行 C . 野外焚烧垃圾 D . 废旧电池回收处理
  • 5.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加热试管中液体  C . 收集 O2 D . 过滤粗食盐水 
  • 6.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 , 那么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 .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 .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7. 2019 年 12 月以来,世界各地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 . 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B . 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 . 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D . 必须每天吃药,补充人体所需化学物质
  • 8. (2019九上·北碚期末) 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诗句、成语等进行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C . “真金不怕火炼”﹣﹣金(Au)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 “釜底抽薪”(釜:烹煮食物的容器.薪:柴禾)﹣﹣破坏了燃烧的条件
  • 9.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4

    5

    1

    4

    反应后的质量(g)

    0

    5

    15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14 B . 丁是催化剂 C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 . 乙是反应物
  • 10. (2018·岳阳模拟)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居室空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过程的微粒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变化过程中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C . 该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1:1    D . 该反应中C、D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11.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共存的是(   )
    A . MgCl2   K2CO3   KNO3   HCl B . H2SO4   BaCl2   Na2SO4   NaOH C . Na2SO4   KNO3   Na2CO3   NaCl D . HCl   NaOH   NaCl   CuSO4
  • 12. 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
    A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B . 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C . 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 . 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
二、填空题
  • 13. 用化学用语表示:
    1. (1) 3 个铝离子
    2. (2) 硫酸铵中的铵根离子的符号为
    3. (3) 若“ ”表示一个氧原子,则“”表示(填化学符号)
  • 14. 5.1 假期,小明和父母参加 2022 届华蓥山梨香花海(玫瑰)节,感受大自然的美,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他们在游玩中遇到的问题.
    1. (1) 他们进入景区大门,场地上各种鲜花盛开,香气扑鼻,他们看到工人叔叔正在给花草施用化肥硝酸钾,小明给父母解释施用的化肥中含有营养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2. (2) 细心的小明发现工人叔叔手中盛装化肥的铁桶上有些锈斑(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2O3)。请聪明的你写出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3. (3) 他们在百万玫瑰园附近餐馆进行了简单的午餐,小明点了米饭、红烧猪蹄、手撕鸡、 豆腐汤、妈妈认为小明所点的菜不够合理。从所含营养素角度分析(除无机盐),你认为还应添加那一道菜____。
      A . 卤牛肉 B . 清蒸鱼 C . 凉拌黄瓜 D . 苕皮回锅肉
    4. (4) 游玩途中,小明拾取了一些不文明游客乱扔的物品,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
      A . 矿泉水瓶 B . 易拉罐 C . 塑料袋 D . 门票及导游图
    5. (5) 小明看见很多人在七桥鱼塘钓鱼,于是用空瓶装了一瓶鱼塘的水带回实验室,与同学们分享.检验鱼塘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择的物质是____。
      A . 氧化钠 B . 盐酸 C . 肥皂水 D . 明矾
  • 15. (2020九上·偃师月考)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2. (2) t1℃时,在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50gB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g;
    3. (3) 将t1℃的A,B,C三种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三、综合题
  • 16.               
    1. (1)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某学习小组按照图所示装置去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通过多次实验,他们对燃烧的三个条件始终未能探究全面,你认为他们不能探究到的燃烧条件是
    2. (2) “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它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17.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图: 

    1. (1) 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2. (2) 实验室若选用 B 装置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用 F 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的操作方法是
    3. (3) 已知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常用固体氯化铵和固体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制取和收集氨气可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若用 E 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端(填 a 或 b)进入。
  • 18.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 D 与 E 的组成元素相同,B、D、E 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F 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G 是重要的建筑材料,M 是一种黑色固体粉末。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写出物质G的化学式:
    2. (2) 物质M在反应①中所起的作用是
    3. (3) 写出反应①所属的基本反应
    4. (4) 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
  •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取贝壳样品 12g装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所加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如图。试计算: 

    1. (1) 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2. (2)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五、科学探究题
  • 20. 小刚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小刚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查询资料】 

    ①已知反应:   

    ②部分盐溶液的 pH 如下表:

    盐溶液

    NaCl

    Na2CO3

    BaCl2

    pH

    等于 7

    大于 7

    等于 7

    1. (1) 【设计实验】小刚依据查询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并不断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说明原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②向步骤①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并不断振荡。

      说明原来溶液中,还 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2. (2)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检验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 

      【进一步实验】小刚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他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写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步骤①中滴加适量溶液 A 后的操作是; 

      步骤③判断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