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会立即缩回来,这个过程称为缩手反射.它由如图所示的反射弧来完成.其中手部皮肤属于( )
①将胰酶肠溶片处理后,获得胰酶液备用。
②将蛋清加入沸水搅拌,配成蛋花液,冷却备用。
③取三支试管,分别标为1号、2号、3号,按下表进行处理后,结果如下:
处理方法 | 试管号 | ||
1号 | 2号 | 3号 | |
加入蛋花液 | 5毫升 | 5毫升 | 5毫升 |
加入不同液体后摇匀 | 5毫升清水 | 5毫升胰酶液 | 5毫升煮沸过的胰酶液 |
静置60分钟 | 37℃ | 37℃ | 37℃ |
现象 | 不变 | 蛋花液消失、澄清 | 不变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形形色色”的贫血贫血是指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减少。针对贫血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是指因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的铁耗尽,继而引发红细胞内缺铁而导致贫血。正常人每天造血需铁20~25mg,主要来自衰老破损的红细胞,为维持体内铁平衡,每天还需从食物中摄入1~1.5mg。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动物性食物所含的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与珠蛋白更易分离,并被肠黏膜细胞直接吸收,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经血红素分离酶将铁释放出来,因此来自动物食品中的铁更易于吸收。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使造血干细胞减少,导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也相应地减少。与单纯的贫血不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往往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首选免疫抑制治疗。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机体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等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发育成熟所致的一类贫血。该病多见于进食新鲜蔬菜、肉类较少的人群。由于叶酸多在新鲜绿色蔬菜中,过度烹煮或腌制蔬菜均会使叶酸丢失,而维生素B12多在肉类中,长期偏食会造成维生素B12摄入量不足。
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当红细胞意外死亡,便是血液学上所称的“溶血”。如果红细胞每天死亡的数量远大于机体产生的数量,就是“溶血性贫血”。理化因素、感染等外在因素会引起溶血现象,溶血的内因主要是指红细胞的内在缺陷,如对于某些人来说,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食用蚕豆后会引起红细胞破裂,引发“蚕豆溶血”病。所幸大多数人G6PD储量丰富,不用因惧怕“蚕豆溶血”而拒绝蚕豆这种美味。
|
豆腐 |
菠菜 |
苹果 |
猪肝 |
糖类(克/100克) |
3.8 |
2.8 |
12.3 |
5.0 |
蛋白质(克/100克) |
8.1 |
2.6 |
0.2 |
19.3 |
铁(毫克/100克) |
1.9 |
2.9 |
0.6 |
22.6 |
钙(毫克/100克) |
164 |
66 |
4 |
6 |
维生素B1(毫克/100克) |
0.04 |
0.04 |
0.06 |
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