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2-09-22 浏览次数:75 类型:开学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 (1)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 (2) 金樽清酒斗十千,
    3. (3) ,山间之朝暮也。
    4. (4) 湖上影子,、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 (5) 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十年间,满目疮痍的汶川在国家政策扶持、人民团结互助下,涅槃重生,焕然一新,正可谓:“。”(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空)
    6. (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范仲淹“”的政治抱负和济世情怀(《岳阳楼记》);李白“”的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豪迈自信(《行路难》);苏轼“”的洒脱旷达,发出月圆与人合必然规律的哲思(《水调歌头》)。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 2. (2022九上·徐州开学考)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左迁,即降职、贬官。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就是此意。 B . “谪”,指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迁客”,指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C . 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代指学生,“烽烟”代指战争,“婵娟”“嫦娥”代指月亮,“汗青”代指历史,“手足”代指同学,等等。 D .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的命运寄予深切同情,刘禹锡便作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答谢。
  • 3. (2022九上·徐州开学考)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 《醉翁亭记》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著有笔记小说集《归田录》,我们学过其中的《卖炭翁》。 C . 《行路难》(其一)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诗中李白以姜尚、伊尹自比,表达了对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D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是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等。我们学过的课文《藤野先生》、《社戏》、《阿长与<山海经>》均选自《朝花夕拾》。
二、阅读理解(77分)
  • 4. (2022九上·徐州开学考) 阅读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①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 , 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忭(biàn):高兴。②荐饥:连年饥荒。③二三子:你们。

    1. (1)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2. (2)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溪而渔

      ②杂然而前

      ③宴之乐

      颓然乎其间者

      ⑤树林阴

      ⑥鸣声上下

      ⑦亭以雨名,喜也

      三月,乙卯乃雨

    3.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醒能述文者          亭雨名 B . 不知人之乐           以属客告之 C . 泻出两峰之间者       为亭堂之北 D . 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以属客而告
    4.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5. (5) 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文以“亭”“雨”“喜”为线索,表现了作者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的思想。 B . 第二段中写出了官吏、商贾、农夫等各阶层庆贺喜雨降临时的欣喜若狂的情景。 C . 作者到扶风上任后,就立即着手建造自己的官邸,一起修建了这座亭子。 D . 百姓因久旱逢甘霖而欣喜,作者的心情也很高兴,故以“喜雨”名其亭。
  • 5. (2022九上·徐州开学考)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闻笛赋:

      ②烂柯人:

    2. (2)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思想感情:

      哲理:

  • 6. (2022九上·徐州开学考)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②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③浪淘:波浪淘洗。④簸:掀翻。⑤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1. (1) 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请简要分析。
    2. (2)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7. (2022九上·徐州开学考) 名著阅读

    他的手很快地一动 ,往前伸了出来 ,但因为看不见我站在哪儿 ,他并没有摸到我 。“这是谁?这是谁?”他问着 ,样子就像是竭力想用他那双看不见的眼睛来看看清楚似的 ,——多么徒劳而痛苦的尝试啊“回答我 ,——再说一遍!”他不容违抗似的大声命令道。

    “你还想喝点水么,先生?刚才杯子里的让我泼掉了一半。”我说。

    “谁?什么?谁在说话﹖”

    “派洛特认得我 ,约翰和玛丽知道我在这里 ,我今天晚上才来。”我回答。

    “天哪!——我是在痴心梦想吗? 什么甜蜜的疯狂迷住了我?”

    “不是痴心梦想——不是疯狂。先生 ,你的头脑非常健康 ,不会陷入痴心梦想;你的身体十分强壮 ,不会发狂。

    “这位说话人在哪儿? 难道只是个声音? 呵!我看不见 ,不过我得摸一摸 ,不然我的心会停止跳动 ,我的脑袋要炸裂了 。不管是什么——不管你是谁——要让我摸得着 ,不然我活不下去了!”

    他摸了起来 。我抓住了他那只摸来摸去的手 ,双手紧紧握住它。

    1. (1) 这部名著是作者是(人名),她是(国籍)著名女作家。
    2. (2) 选文中的“他”是谁?是什么原因导致罗切斯特双目失明的?
    3. (3) 桑菲尔德庄园的英文是 Thornfield,原意是"长有荆棘的地方”。评论家一般认为 ,简·爱在盖茨海德府度过了不幸的童年 ,在洛伍德慈善学校经历了艰苦的岁月 ,而在桑菲尔德庄园期间的生活却是幸福美好的。 请你结合桑菲尔德的原意和简·爱的经历发表看法 ,并说明理由 。
  • 8. (2022九上·徐州开学考) 议论文阅读

    (文本一)

    ①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讲,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哭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A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②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选自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文本二)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②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B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③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④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选自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1. (1) 阅读以上两个文本,概括它们各自的观点,比较其异同。
    2. (2) 结合(文本一)第①段和(文本二)第②段中画曲线句分别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3) 比较两个文本中画横线的语句,分析这些“问句”对议论所起的作用。
    4. (4) 联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作者作文的目的,谈谈两个文本结尾的巧妙作用。

      材料一: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重视生产劳动实践和职业道德培训。 1922年8月14日梁启超对该校学生做了《敬业与乐业》的一次演讲。

      材料二:1918年3月4日,上海《时事新报》增辟《学灯》副刊,以评论学校教育和青年修养为主要内容;因其起到促进教育,灌输文化的作用,而成为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最苦与最乐》就发表在1922年8月12日《时事新报·学灯》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