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使用价值对商品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
②价格变动对企业生产要素投入有调节作用
③老字号品牌的生产过程增加了单位产品价值量
④企业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形成产品竞争优势
①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②统筹区域发展,增加发展的整体性
③破解市场调节弊端,促进经济发展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①能够发挥民营经济增加供给、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
②符合推进国企混改以增强其控制力的战略布局要求
③体现了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有平等发展权利
④完成了我国高铁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改革
①推行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总量经济比重
②改善营商政策环境,增强民营企业发展韧性
③完善我国所有制结构,巩固非公制经济地位
④打破市场准入壁垒,扩充民营企业发展空间
①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②有效地引导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拓展创业创新的空间,增强国际竞争力 ④提高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控制力
①股票的价格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②股票价格的变动决定了企业的收益
③支持乡村振兴的企业规模将越来越大
④企业要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外部变化
①缩小收入差距,普遍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②通过再分配,增强人们的未来收入预期
③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④减轻消费顾虑,增加当前消费支出
① ② ③ ④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政府调整财政收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②是中央通过转移支付平衡各地区的政府收入差距,统筹区域发展
③是政府通过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兜民生底线、织安全密网
④“藏粮于地”,有利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维护粮食安全
①可以促进地方政府有效投资
②是中央政府筹集的财政资金
③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④可以拓展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①促进创业创新,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②激发民企发展活力,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③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布局实质性转变
④保障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平等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国家要加强对“网红带货”的市场监管
②“网红带货”市场相关从业者要坚守诚信底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③国家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取缔“网红带货”市场
④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①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②是规范市场秩序、克服市场调节固有弊端的治本之策
③旨在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维护良好市场环境
④有利于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①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②畅通供应链循环,保持其稳定性和竞争力
③有效缩短流通时间,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④采用系统优化方法,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①增加财政补贴→帮扶农村产业发展→带动集体增收→实现产业兴旺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精准扶贫→增强乡村治理→实现社会和谐
③强化乡村教育引领→改变落后观念→提升精神风貌→实现乡风文明
④完善污染治理设施→推动厕所革命→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宜居
①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整合农业生产要素,促进农业农村产业化发展
③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④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①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减轻中小微企业和困难行业企业税费负担→保市场主体
②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障基本民生
③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实农产品主要由政府定价政策→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
④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保市场主体
①限购→有效抑制炒房行为→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
②限贷→购房成本增加→商品房供给减少→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③限购→降低刚性住房需求→降低商品房价格→促进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
④限贷→严禁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减少购房需求→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②重视创新驱动, 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
③充分发挥市场在调节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构建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避免收入两极分化
①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加大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预力度
②规避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通过宏观调控配置资源
③完善监督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规范发展
④降低企业和家庭负债率,防范债务违约导致金融风险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②深化种业“放管服”改革→促进种业产学研结合→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
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格品种管理和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经营环境
④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推进农作物育种规模化经营→健全农业服务支撑体系
①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②能降低劳动者的就业成本,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③能增加劳动者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的收入
④增强就业的灵活性,改变了当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①挖掘更多就业潜力,落实好保就业目标
②丰富社会救助形式,满足群众保障诉求
③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增加群众收入来源
④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①是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
②保险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摊
③遵从平等自愿原则,不带有强制性
④可以满足社会成员更高的生活需求
①提高创新能力,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②落实助企纾困,降低实体经济生产经营成本
③新兴产业代替传统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带来新就业机会和就业形态,助力高质量就业
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统一的关系
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
③社会保障安全运行需要兼顾公平和效率
④要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实施差异化的保障策略
①完善农村经营制度,巩固集体经济的主导地位
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数字经济为乡村赋能
③优化乡村要素组合,提高乡村的全要素生产率
④实现城乡同步发展,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①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筑牢现代化经济战略支撑体系
②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走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之路
③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④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健全和完善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①中国坚持扩大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②中国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外资企业在华拥有广阔市场空间
③中国全面放开市场,毫不动摇地鼓励和支持外资经济发展
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有利于提高国际分工水平
2021年,上海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率达到84.6%。
2022年,上海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迎来收官之年。2022年2月,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暨党建工作视频会议召开,重点部署2022年工作任务。会议提出,要组建数据、康养等新兴产业、民生保障领域企业集团,持续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大产业项目;建立数据治理标准体系,推动1家至2家企业开展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试点,推进国资数字整体赋能平台及交通、制造等N个子平台建设;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高新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推动一批二三级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联合重组;注重管好资本,新上线的上海国资国企在线监管服务平台将实施涉企事项统一登录、统一办理、统一反馈,监管应用统一归集、监管数据统一汇聚、监管结果统一展示。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上海市贯彻落实推动国企改革相关措施的积极意义。
公平竞争是市场的基本规则,强化反垄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维护公平竞争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在社交文娱、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领域,造就了一批巨头企业,重塑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但问题也随之出现: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算法、技术、平台规则设置障碍排除竞争,利用大数据优势对新老用户实行差别对待等。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反垄断。2021年2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发布实施,进一步明晰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执法规则,细化垄断行为认定标准。2021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审议,强化针对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监管,提升反垄断违法成本,增强反垄断法威慑力;将“鼓励创新”纳入立法等。2021年11月,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整合执法队伍,中国反垄断执法体制机制迈上了专业、权威、高效新的台阶。一系列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的监管举措,引导市场主体更加规范健康发展,保护了市场创新活力,保障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相继推出的反垄断举措是如何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增进消费者福祉的。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全方位研发和应用,我国的智能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至2018年间,中国累计新增人工智能企业3362家,占亚洲新增总数的四分之三,仅次于美国的3701家。投身智能产业大潮的不仅有互联网巨头、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而且还有大量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如格力电器和威马汽车联手,发力智能制造、车家智能互联;华为和海尔合作的生产质量测试装置,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可解决空调噪声检测问题。在2019年的双11期间,除了传统的美妆、服饰、食品等传统热销品类外,智能音箱、智能门锁、智能投影仪、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居产品也获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下单。从商品服务到各类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己经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全球多个领域落地生根。智能经济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智能经济是如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材料一:2022年3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数据,如下图。
材料二:202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针对工业用电紧张问题,通过加强统筹协调、煤电和供热企业暂缓缴纳税款等举措,释放煤炭优质产能,提高用煤中长期合同履约,促进煤电企业提高发电能力。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涉企违规收费整治,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鼓励地方政府安排中小企业纾困专项资金。加快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上马和开工建设,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重点布局5G、千兆光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支持服务于工业化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新一轮家电等领域的以旧换新行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产品下乡行动,推动工业品线上销售渠道建设、打造等举措,挖掘新国潮自主品牌消费潜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中国对外贸易走上腾飞之路的十年。
十年间,中国的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从2012年的4.4万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6.9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先行先试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实施免税减税政策,吸引了更多海外服务便利百姓生活,除了能在国内享受先进的医疗、留学教育、购买海外保险、进口文化产品等境外服务,也满足了百姓消费需求升级的需要。
近年来,国务院分5批设立了105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基本覆盖全国,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买全球、卖全球”已成为常态。众多跨境电商改变以往贴牌生产创造微薄利润的状况,直接创建新的品牌,商品销售海外,利润比以往增加了很多。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推动时外贸易创新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规划,从降低贸易壁垒、扩大市场准入、提升便利化水平、推动区域一体化等方面制定了贸易促进政策。未来十年,中国对外贸易又将踏上新征程,创造出充满韧性与活力的“中国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未来十年中国对外贸易应如何踏上新征程,创造出充满韧性与活力的“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