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思...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4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这一时期是处在(    )
    A . 原始社会初期 B . 原始社会末期 C . 奴隶社会初期 D . 奴隶社会中期
  • 2.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私有制的产生,使少数占有较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者成为富人,而大多数氏族成员则日益陷入贫困境地。贫富分化的加剧,导致(    )

    ①统治阶级陷入困境    

    ②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③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④私有观念产生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3.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下列属于生产关系变化的是(    )

    ①土地变为私有财产

    ②犁的发明和使用

    ③个体劳动代替共同劳动

    ④文字的发明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4.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主要表现为(    )

    ①资本主义的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

    ②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完全服从于社会的需要

    ③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④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所有,产品也归资本家私人所有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歌谣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对立。在封建社会,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是(    )
    A . 封建土地所有制 B . 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 . 封建的等级制度 D . 农民起义不具有进步性
  • 6.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迅速让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蔓延。许多国家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推翻了封建统治阶级,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①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②等级思想被平等思想所取代,专制制度被民主制度所取代

    ③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资本

    ④地主阶级让渡封建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它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的理论基石是(    )

    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促使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科学预测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④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8.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毛泽东同志曾讲: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一本便是《共产党宣言》。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共产党宣言》的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因为它(    )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②标志着工人阶级已登上历史舞台

    ③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④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与特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这一论断(    )

    ①阐明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凝聚了当时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共识

    ③阐明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方案    

    ④表明认清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0.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身处“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在各种力量的反复较量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

    ①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③使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标志着工人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政治目标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缺陷是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基本完成,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建议,党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将其作为过渡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南。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①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②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13.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党的八大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分析( )

    ①符合当时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②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③决定于我国社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要求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化国家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14.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借鉴苏联经验

    ④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理论就可以避免犯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下表为1978年与2020年我国部分经济数据,通过比较可以得出(    )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79亿元

    1622亿元

    1559亿元

    171元

    2020年

    1015986亿元

    313071亿元

    391981亿元

    32189元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③中华民族已经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④中华民族已经实现了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美国汉学家傅高义说:“很多人钦佩他以87岁高龄毅然踏上南行之路,以确保中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的步伐的举动”。这一举动(    )
    A . 使中国人民从东亚病夫到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B . 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国人民富起来 C . 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 D .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不断指引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
  • 17.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2016年我国农村改革再度迎来重大制度创新。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这表明(    )

    ①土地流转制度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否定

    ②土地流转制度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③改革开放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进行制度创新

    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8.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从启动对外开放,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经历了十多年的过程。下面对外开放进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

    ②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③开放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④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①→③→④→② D . ①→④→②→③
  • 19.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以下时事体现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是(    )

    ①中国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②在人民海军70华诞之际,习近平出席了在青岛举行的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

    ③2021年10月15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④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2日至9月7日在北京举行,153个国家和地区参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20.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经分多批次批准了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协调、陆海统筹的开放态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    )

    ①表明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②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

    ③有利于搭建国际间交流互动的新平台    

    ④标志着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已经形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1. (2023高一上·钦州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党和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①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③源自于中华民族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2.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新的历史方位的判断是基于(    )

    ①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高度概括

    ③这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④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正确认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3.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习近平强调,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他提出三个“一以贯之把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作为三个“一以贯之”之一,凸显了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意义。下列古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B .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C .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D .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 24.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目标的实现将使(    )

    ①我国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④我国全体人民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25.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邓小平还指出: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1. (1) 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2. (2) 运用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说明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
  • 26.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但是,他们的努力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至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 27.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改革开放更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请结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在改革的征途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 28.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中国梦的提出,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主旋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实现总体小康水平,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构建覆盖14亿多人的保障体系……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伟大的中国梦,为个人梦想提供了广阔空间。

    逐梦征程上,从“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国之重器跃然于世,到杂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从防沙治沙,到巡边护边、为国戍海,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心中洋溢着对祖国的深沉大爱,生命里盛装着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这些“最闪亮的坐标”,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代表性符号和重要象征,必将激发和汇聚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众志成城共襄伟业的使命和力量。

    中国梦的提出为什么能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