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石江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10-16 浏览次数:43 类型:开学考试
一、基础(共5题,共30分)
  • 1. (2022九上·丰顺开学考)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 (2)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3. (3)   ,百草丰茂。,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 (4)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诗人用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既有对个人飘零身世的悲伤,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深沉慨叹的诗句是:“”。
    5. (5) 默写刘禹锡的《秋词(其一)》。

  • 2. (2022九上·丰顺开学考)    根据拼音写词语。
    1. (1) 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gān sè而苦的气息。
    2. (2)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g dǐng fèi
    3. (3) 我听见有人在哭泣、shēn yín: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4. (4) 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guài dàn bù jīng
  • 3. (2022九上·丰顺开学考)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 邻居大妈虽然今年芳龄68岁,但是身体还是很硬朗。 B . 音乐课上李老师经常用她那双有神的眼睛睥睨我们,显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 C . 随着微信朋友圈的扩展,朋友圈的各种广告信息鱼龙混杂,让人觉得锐不可当 D . 在这次的全国绘画比赛中,这两幅油画倒是铢两悉称 , 很难分出谁优谁劣来。
  • 4. (2022九上·丰顺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避免问题不再出现,邓稼先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到实地查看情况。 B . 通过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使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崇高品格和精神。 C . 鲁迅先生那坚定刚毅的眼神和不向黑暗屈服的精神,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D . 无论一个人的天赋有多好,如果后天不学习的话,他依然很难成功。
  • 5. (2022九上·丰顺开学考)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滴水藏海,折射历史的千姿百态。它以语言为承载,方寸之间传达着丰富的含义,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它深具历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材料二】许多成语出自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一鼓作气”语自《左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曲径通幽”语自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材料三】从“丝丝入扣”与古代纺织方法,到“登堂入室”与古代建筑格局;从“土崩瓦解”与古代制瓦技术,到“如法炮制”与古代中药制法;从“见风使舵”与古代航海技术,到“以管窥天”与古代天文观测技术:一些成语的出现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从中可以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 (1)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不超过12个字)。
    2. (2) 许多成语出自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除了材料二所举的两个例子外,请你再举两例。
    3. (3) 成语发展到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请从备选成语中任选一个,依照所给例句的形式,仿写一句话。

      【备选成语】精益求精  雪中送炭  不耻下问  众志成城

      例句:锲而不舍体现了一种坚韧执著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求学道路上的发动机。

      体现了一种的精神,这种精神是

二、 阅读(共3题,共40分)
  • 6. (2022九上·丰顺开学考)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乙】桑中生李

        南顿①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②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③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④。”目痛乃小疾,亦行⑤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众犬吠声⑥,远近翕赫⑦,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选自《新辑搜神记》)

    【注释】①南顿:古县名,在今河南项城市。②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③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④豚:小猪。⑤行:不久。⑥众犬吠声:是“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省略,意思: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众人随声传闻。⑦翕赫:翕:聚集。赫:盛貌。此指轰动、惊动。

    1. (1) 给下面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一处,用“/”标出)

      有 病 目 痛 者 息 阴 下

    2. (2)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其家穿井

      国人

      持去

      间一

    3. (3) 下面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丁氏穿井一人     盲者 B . 后人见桑中生李   将何及 C . 间者语           不习乎 D . 浆灌溉         间一岁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②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5. (5) 甲、乙两文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传闻?
  • 7. (2022九上·丰顺开学考)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告别炉火

    李晓东

    ①楼房封顶了,还有三四个月,就可以乔迁新居,欣喜之余,生出一丝惆怅。

    ②是冬季,飞花碎玉烘托出年关将至的温暖和醉意,同样温暖的,是小屋里悄悄燃着的炉火。火燃得正好,是那种青烟散尽后的兴旺和宁静。炉膛醉红着脸,将一腔热情辐射到小 屋的角角落落。热情,却不张扬,这是炉火的性格。这种性格营造出一个祥和平静的冬季——许多年的冬季,我都是这样度过。

    ③有关炉火的记忆,源于对火盆的怀念。

    ④我出生林区。冬季,白雪皑皑,滴水成冰﹣﹣那才是真正的冬季,漫长但绝不寂寞。父亲是早年的大学生,鬼怪神灵,天文史地,他似乎无所不知。在我们屏住呼吸神往于古今 的时候,母亲会拿着火箸,细细地拨开火盆里的热灰,埋几颗洋芋、几粒豌豆。不多时候,小屋内就飘出烧洋芋的清香,间或有豌豆爆裂的“噗嗤”声。火盆烧的是炭,地地道道的上 好木炭。细心的母亲总会把截成一拃①来长的木炭横铺竖搭,在火盆中央垒起一把漂亮的火炬,燃烧的火炬,红得超凡脱俗,无比灿烂。这时,母亲便说:“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⑤父亲的古今讲完了,洋芋也烧熟了,焦黄软香、滚热烫手的一块,看着就叫人眼馋。 轻轻一掰,热气腾腾送到嘴里,那种酥软蓬松,自然天成的美味,实非笔墨所能形容。多年 以后,再尝烤箱中烘烤出的洋芋,却没了那年那月的可口舒坦。土生土长的东西,似乎天生 就离不开一个“土”字。遥想当年,火盆不过是黄泥垒就,顽石砌成,所烧木炭,采自深山 老林,燃烧后的灰烬,细白轻绵。而那洋芋,全赖肥土养育,天雨滋润,入口之后,自然齿 颊生香,余味无穷。

    ⑥往事如烟,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儿子已蹒跚学步。光阴改变了许多的人和事,唯一 不变的,是那团悄悄燃着的炉火。

    ⑦倚在床头织着毛衣,一岁的儿子睡得正香,丈夫外出尚未回家,我在等他。等待是最 容易让人心绪不宁的,因了这炉火的辉映,我的心情并不阴郁。我知道,丈夫正披着一肩雪 花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正当年轻,年轻的岁月,会有许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即使是在冬 夜,依然不能停下奔波的脚步。劳碌的,却是温馨的,仅仅只是因为,暖暖的小屋燃着一团 暖暖的炉火。砂锅内,鸡汤煨得正浓,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矮矮的砂锅,敦实古朴,清香四 溢中,它的每一寸纹理都透着温润。不时有溢出的汤顺着锅沿流下,滴在炉盖上,发出“吱 吱”的响声。烟囱中徐徐流出的青烟,飘飘悠悠迷离了夜的眼……

    ⑧风雪夜归人,倘若少了炉火的等待,是否还能那样从容?

    ⑨楼层一天天拔高,我知道,告别炉火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小屋里悄悄燃着的那团炉火即将消逝,这是我 28 岁人生中最后一个丰润的冬天了。从此,我将和许许多多的人一样,享 用一种叫做“暖气”的东西。也许,它真的能使我的冬天在东西南北风中远离窘迫。然而,我始终固执地以为,那种温暖的外衣里裹着的是冷漠和距离,矜持中拒绝你的亲近。现代文 明在带给人实惠的同时,扼杀了许多温情。

           ⑩有炉火的地方,才有生活。炉火相伴的日子,酵香浓郁,回味悠长。

    【注释】拃(zhǎ):量词,表示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间的距离。

    1. (1) 结尾说到“炉火相伴的日子”令作者“回味悠长”,哪些往事让作者“回味悠长”?请 结合全文说说。
    2. (2) 品读下列句子,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炉膛醉红着脸 , 将一腔热情辐射到小屋的角角落落。

    3. (3) 文中多次出现“悄悄燃着的炉火”,其作用是什么?
    4. (4) 作者乔迁新居,“欣喜之余”为何会“生出一丝惆怅”?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 8. (2022九上·丰顺开学考)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李云迪

        李忠义是一个工人。

        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发有些发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

        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

        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巴驹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

        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

        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悼词写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飘飞在瑟瑟的寒风中。

        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人生太淡然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选自《读者》2011年第3期)

    1.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 (2) 请结合选文内容,赏析下面句子。

      “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飘飞在瑟瑟的寒风中。”

    3. (3) 选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选文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有什么含义?
    5. (5) 联系全文,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加点词语“笨拙”的理解。

      ①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②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巴驹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

    6. (6) 选文最后两段有什么作用?
三、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