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2-10-13 浏览次数:112 类型:开学考试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
  • 1. (2022八上·徐州开学考)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wéi)琐    吞(shì)    妇(rú)皆知   B . (zuò)    震(sǒng)  (yāng)怏不乐   C . (wù)宁     (nán)语    慷( kǎi)淋漓   D . (qìng)    无(yú)     心有灵(xī)
  • 2. (2023七下·云南月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深霄       点缀       祸不单行 B . 迸溅        契约       诲人不倦 C . 头颅       闲瑕       仙露琼浆 D . 遗憾       妥贴        忧心忡忡
  • 3. (2022九上·昆明期末)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 . ⑤②①③⑥④ B . ②①⑥③⑤④ C . ⑥②①③⑤④ D . ①③⑤⑥④②
  • 4. (2022八上·徐州开学考)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 B .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C .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欧阳修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D . 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形体演变,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及草书和行书。
  • 5. (2022八上·徐州开学考) 实验中学正开展“墨香书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学校大屏幕展示的实时新闻

        2016年9月15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顶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

    材料二:学校“墨缘”书法社展示的部分书法作品

    1. (1) 热点追踪:结合材料一,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 (2) 名作欣赏:结合材料二,请你说出我国历史上至少两位书法大家的名字。
    3. (3) 创意先锋:为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请依据前一句格式,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

      弘扬书法艺术,

  • 6. (2022八上·徐州开学考) 小语段阅读。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不但因其高雅的生活品味与豁达的人生态度,而且在诗文、书画等方面具有深厚的①(造诣  造化) , 使其散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苏轼的艺术与思想乃至生活情趣都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他本人也成为②(备受  倍受)景仰的文人典范。

    1. (1) 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 (2) 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
二、阅读题。(70分)
  • 7. (2022八上·徐州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

        余良肱字康臣,洪州分宁人。第进士,调荆南司理参军。属县捕得杀人者,既自诬服,良肱视验尸与刃,疑之曰:“岂有刃盈尺而伤不及寸乎?”白府请自捕逮未几果获真杀人者。

        民有失财物逾十万,逮平民数十人,方暑,榜掠号呼闻于外;或有附吏耳语,良肱阴知其为盗,亟捕诘之,赃尽得。

        改大理寺丞,出知湘阴县。县逋米数千石,岁责里胥代输,良肱论列之,遂蠲其籍。通判杭州,江湖善溢,漂官民庐舍,良肱累石堤二十里障之,潮不为害。时王陶为属官,常以气犯府帅,吏或诉陶,帅挟憾欲按之,良肱不可曰:“使陶以罪去,是以直不容也。”帅遂已。后陶官于朝,果以直闻。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二》)

    1. (1) 给下列句子断句。

      白 府 请 自 捕 逮 未 几 果 获 真 杀 人 者

    2. (2) 翻译下列词语。

      自诬服:

      有刃盈尺:

      ③民有失财物十万:

      以直闻:

    3.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有附吏耳语,良肱阴知其为盗,亟捕诘之,赃尽得。

      ②使陶以罪去,是以直不容也。

    4. (4) 短文体现了余良肱那些出色的性格特点?
  • 8. (2022八上·徐州开学考) 阅读选段,完成下列问题。

        我在学校的最后一年,母亲去世了,这样我更不想回家了。那年夏天,我决定到北平去,当时叫北京。当时湖南有许多学生打算用‘勤工俭学’的办法到法国去留学。法国在世界大战中曾经用这种办法招募中国青年为它工作。这些学生打算出国前先去北京学法文。我协助组织了这个运动,在一批批出国的人里面有许多湖南师范学校的学生,其中大多数后来成了着名的激进分子。A也受到这个运动的影响,他放弃了湖南师范学校的教席到法国去,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不过他到一九二七年才参加共产党。

        我陪同一些湖南学生去北京。虽然我协助组织了这个运动,而且新民学会也支持这个运动,但是我并不想去欧洲。我觉得我对自己的国家还了解得不够,我把时间花在中国会更有益处。那些决定去法国的学生从现在任中法大学校长的李石曾那里学习法文,我却没有这样做。我另有打算。

        北京对我来说开销太大。我是向朋友们借了钱来首都的,来了以后,非马上就找工作不可。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学教员B,这时是国立北京大学的教授。我请他帮助我找工作,他把我介绍给北大图书馆主任。他就是C,后来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位创始人,被张作霖杀害。C给了我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工资不低,每月有八块钱。

        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在那些来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运动头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但是我并不灰心。我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为的是能够在北大旁听。在新闻学会里,我遇到了别的学生,例如陈公博,他现在在南京当大官了;谭平山,他后来参加了共产党,之后又变成所谓‘第三党’的党员;还有邵飘萍。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一九二六年他被张作霖杀害了。

        我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时候,还遇到了张国焘②——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康白情,他后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入了三K党[!!!]段锡朋,现在在南京当教育部次长。也是在这里,我遇见而且爱上了D。她是我以前的伦理学教员B的女儿。在我的青年时代杨昌济对我有很深的影响,后来在北京成了我的一位知心朋友。

        我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长,我的思想越来越激进。我已经把这种情况的背景告诉你了。可是就在这时候,我的思想还是混乱的,用我们的话来说,我正在找寻出路。我读了一些关于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很受影响。我常常和来看我的一个名叫朱谦之③的学生讨论无政府主义和它在中国的前景。在那个时候,我赞同许多无政府主义的主张。

    1. (1) 《红星照耀中国》是 国著名记者 的不朽经典名著。
    2. (2) 文中的“我”指的是 ,文中的A、B、C、D、分别指的是:
    3. (3) “我”的许多同学在“我”的协助下去了欧洲勤工俭学,我为什么不想去?
    4. (4) 在斯诺眼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9. (2022八上·徐州开学考) 阅读

    炸  豆[1]

    阿 慧

    ①天上是金黄的太阳,地上是金黄的豆田。数千亩黄豆在豫东平原成熟,没有遮拦的那种黄,每一片豆叶都似纯金的。

    ②露水一夜间打落金片似的豆叶,豆叶就在豆棵[2]下打了卷、褪了色。那叶面的金色被太阳光收了,凝固在豆荚里,黄豆就黄得耀眼了。

    ③农人们在豆地南头儿占好自己的田垄,就像运动员占好自己的跑道,人和镰刀都酝酿着黏稠的梦。掉光了叶子的豆棵、豆荚如紧密的鞭炮,从头坠到根,蓄意沉甸甸地爆裂。镰刀反射太阳的光芒,豆棵在农人的脚边齐齐倒下。

    ④割掉豆棵的田地,灰秃秃一片平坦。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彩和灵动。

    ⑤姐妹俩一进豆地就低头寻找,找到一粒黄豆就放进搪瓷茶缸,叮当响了一声,叮当又响一声,小姐俩在豆的音乐里喜悦。 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小姐妹爱惜地把它们捡起,粒粒裹带女娃的牵挂。奶奶患了严重的眼疾,眼睛红肿成一条细缝。夜夜枕边有炸豆的声响,奶奶似闻到黄豆的醇香。奶奶说:“有碗豆芽汤喝,该多好啊!”可是,豆还没有脱粒归仓。小姐俩就端起茶缸来到豆地,眼见各自茶缸里的豆粒,像太阳一样越升越高。

    ⑥突然,小妹锐利地一声尖叫,茶缸咚地掉在地上,豆粒惊恐地蹦跳,纷纷逃入草叶。一条蛇盘成腐败豆叶的颜色,小妹懵懂地扒醒它幽暗的梦。那蛇迅速伸展阴冷的身子,曲曲弯弯去追红衣小妹。小妹惊梦般逃向地头,那里有棵高大的苦楝树。小姐姐扭头发现小妹的危险,她大叫着追蛇。蛇昂起尖脑袋,麻花着软身子,追逐妹妹,小妹惊叫得不成样子,田野的空气忍不住战栗。小姐姐举起茶缸砸向蛇头,蛇疼得一抽,辨不清方向,冲向路边水沟。

    ⑦小姐妹背靠苦楝树,小脸儿如苦楝果般白白黄黄。镰刀割去粗硬的豆棵,留下钉子似的斜尖儿。斜尖穿透小姐妹单薄的布鞋底,扎破她们白嫩的脚板。麻麻扎扎的细小伤口渗着丝丝鲜红的血。小姐姐把树下的尘土,拢起一个温软的小丘,姐妹俩的伤脚埋进面粉似的细土。带着太阳温度的细土暖洋洋地抚慰了伤痛,小妹的泪水,在柔嫩的小脸上,渐渐干成两道白印。

    ⑧小姐姐蹒跚地找到搪瓷茶缸,沿着蛇追赶的布满豆茬的路,她把散落的黄豆重新拾进茶缸。姐妹俩回家的脚步歪歪扭扭。

    ⑨拾来的豆粒,被小姐俩放进黑瓦盆,倒上清水,蒙上毛巾,她们像大人一样端坐,等待豆的长大。夜晚,姐俩坐在眼疾奶奶的床边,更像两个大人了,她们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

    ⑩瓦盆里的豆发了牙,一根根白嫩嫩的豆芽,顶着黄澄澄的大脑袋,咧嘴朝小姐俩憨笑。那天,奶奶喝了三碗乳白、滚烫的豆芽汤,舒坦坦地睡了一天又一夜。醒来时,奶奶红肿的双眼消了不少肿,模糊的血丝消退了。眼清目明的奶奶,掀开盖着白毛巾的瓦盆,豆芽又长胖长高了。只是有些奇怪,有些豆芽,头上顶着透明的小白帽,有些呢,却戴着油亮亮的小绿帽。

    ⑪小妹在黄豆芽瓦盆里,悄悄撒了一小把绿豆,那豆芽就黄黄绿绿的了。

    【注】[1]炸豆:指豆类作物成熟时,豆荚自行爆裂。[2]豆棵:指豆类作物的秸秆。

    1. (1) 阅读全文,填写下面表格。

      小姐妹在拾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解决困难的方法

      小姐妹被蛇追赶

      用细土抚慰伤痛

    2. (2) 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彩和灵动。

    3. (3) 从修辞的角度品析第⑤段画线句的妙处。

      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

    4. (4) 小姐妹“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联系全文,说说她们的“长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5. (5) 本文为什么以“炸豆”为标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