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

更新时间:2022-10-13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年7月27日晚,月全食把满月笼罩在深深的红色光芒中,此次月全食月球处于距离地球最远的位置——即所谓的“月球最高点”上,月球的运行速度要慢点,就形成了本世纪最长的月全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文字材料中涉及的天体有(   )
      A . 恒星和星云 B . 行星和恒星 C . 行星和卫星 D . 星云和卫星
    2. (2) 如上图所示,发生月全食时月球的位置是在(   )
      A . A处 B . B处 C . C处 D . C处
  • 2. 2015年9月28日,NASA(美国宇航局)宣布火星发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这一发现引发了又一轮探索外星生命的热潮话题。火星上有液态水存在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 火星体积大 B . 火星与太阳距离适中 C . 火星大气层稀薄 D . 火星质量大
  • 3. 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利用的能源中,属于太阳辐射能的是(   )
    A . 潮汐能发电 B . 地热能发电 C . 太阳能热水器 D . 建设核电站
  • 4. (2016高三上·嘉兴月考) 造成地球两极上空产生极光现象的带电粒子流主要来源于太阳的(  )

    A . 辐射区 B . 光球层 C . 色球层 D . 日冕层
  • 5. (2020高一上·浙江月考) 生长在中高纬地区的一些乔木年轮的疏密变化有明显的约 11 年的周期性,下列因素与该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 . 太阳辐射 B . 黑子 C . 耀斑 D . 太阳风
  • 6. (2017·衢州模拟) 下列四地太阳能的分布与其主导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 重庆——天气 B . 乌鲁木齐——地形 C . 呼和浩特——纬度 D . 拉萨——天气
  • 7.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探知地球内部结构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1) 下列有关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处,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B . 地震波向下传播的过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 C . 地震波中的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软流层之下只有纵波 D . 在任一深度都是横波的传播速度大于纵波
    2. (2) 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壳和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 B . 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C . 在莫霍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D . 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 8. 下图为世界部分板块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在六大板块中,图示区域没有涉及的是(   )
      A . 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B . 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C . 欧亚板块、美洲板块 D . 非洲板块、美洲板块
    2. (2) 图中甲边界附近,常会形成(   )
      A . 岛屿 B . 裂谷 C . 海岭 D . 海沟
  • 9. (2019高三上·肥东月考) 河南省的碴岈山风景区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区,下图为碴岈山“石猴”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形成“石猴”的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   )
      A . B . C . D .
    2. (2)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活动  ②变质作用  ③地壳运动  ④固结成岩  ⑤风化、侵蚀作用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 10. 下列诗句描写与流水侵蚀作用无关的是(   )

    A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B . 峭壁飞来锦水滨,仙人洞壑捧星辰。(明•王继芳《锦石崖》) C .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D . 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清•冯云山《咏瀑布》)
  • 11. (2019高二下·安平期末) 用实验模拟某一大气运动形式(见下图):在密封的长方体容器内放入两个碗,一个碗内放入热水,另一个碗内放入冰块,从容器上方一小孔放入一支点燃的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实验模拟的大气运动形式为( )
      A . 气旋 B . 季风环流 C . 热力环流 D . 反气旋
    2. (2) 关于该实验模拟的大气运动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近地面气温低,空气下沉且气压较低 B . 近地面气温低,该地近地面等压面向高空凸出 C . 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上升且气压较高 D . 近地面气温高,该地的高空等压面向地面凸出
  • 12.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常遭遇雾霾天气,下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 )

    A . ①增强 B . ②增强 C . ③增强 D . ④增强
  • 13.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河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
      A . 断层下陷 B . 向斜凹陷 C . 风力沉积 D . 流水侵蚀
    2. (2) 图中岩层从甲到丁的新老变化与下列变化一致的是(   )

      ①背斜:由中心向两翼②背斜:由两翼向中心③向斜:由中心向两翼④向斜:由两翼向中心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4. 读“山谷风剖面示意图”,回答各题。

    1. (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图中出现的时间是夜晚②图中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对于图中的气温、气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B . 图中的等温线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 C . 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低 D . 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3. (3) 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 . 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 .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 .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 .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 15. 如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 . ②或⑥ B . ⑥或⑦ C . ④或⑧ D . ③或④
    2. (2) 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 . ③或⑦ B . ②或⑧ C . ③或④ D . ⑥或⑦
  • 16.

    读图,回答问题。

    1. (1) 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   )

      A . ①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蒸发 B . 人类活动对①②③④中的①产生的影响最大 C . 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与②的作用密切相关 D . ①环节的形成必要条件是气流下沉
    2. (2) 若该图表示中低纬度某海区的洋流,则(   )

      A . 该海域分布在北半球 B . 该海域分布在东半球 C . 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D . ①、②是暖流,③、④是寒流
  • 17.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及M点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
      A . 1月、西北风 B . 7月、西北风 C . 1月、东南风 D . 7月、东南风
    2. (2) M地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 受地形的影响 D . 沿海洋流运动的影响
    3. (3) 此时,N地的风向、气候特点及成因是(   )
      A . 西北风、高温多雨、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 B . 西北风、高温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 东南风、高温干燥、东南信风北移 D . 西北风、高温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18. (2019高二上·渭滨期末) 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阴影代表气压带。读图完成下题。

    1. (1) 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 (2) ①气压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对天气的影响是( )
      A . 下沉,晴 B . 由高纬流向低纬,雨 C . 上升,雨 D . 由低纬流向高纬,晴
  • 19. 读北半球10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所示气压数字最高值处的气压名称是(   )。
      A . 副极地低压 B . 副热带高压 C . 亚洲高压 D . 亚洲低压
    2. (2) 由气压值位置推断此时(   )。
      A . 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 . 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 . 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出 D . 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 20. 甲图为风向标示意图,乙图为某地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天气系统属于(   )
      A . 北半球气旋 B . 北半球反气旋 C . 南半球气旋 D . 南半球反气旋
    2. (2) 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   )
      A . M地 B . N地 C . P地 D . Q地
  • 21.  2015年1月14日上午,北京城区迎来了2015年的第一场降雪,伴着寒风,小雪很快洒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
      A . B . C . D .
    2. (2)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 22. 读“大陆西岸四地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时长示意图”,四地中气候类型可能相同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④①
  • 23. 下表是36°N~38°N两地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单位:小时)统计表,两地海拔均低于100米。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①地

    6.0

    6.4

    7.1

    7.4

    7.9

    7.3

    5.9

    7.2

    7.3

    7.1

    6.3

    5.9

    ②地

    4.2

    4.8

    5.9

    7.7

    9.4

    11.2

    11.7

    11.0

    9.2

    6.7

    5.1

    4.1

    1. (1) ②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A . 温带季风气候 B .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 地中海气候 D . 温带海洋性气候
    2. (2) 关于①②两地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位于大陆东岸 B . ②位于大陆东岸 C . ①深居大陆内部 D . ①②均位于大陆西岸
二、综合题
  • 24. 图1为华山和渭河平原地质示意图,图2为太行山崖面岩层剖面图,图3为华北平原及周边地区略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1中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是:先是岩层断裂下陷形成谷(填地质构造名称),后是(填外力作用名称)形成平原。
    2. (2) 据图1,完成“华山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①岩浆,构成华山的花岗岩岩体;

      ②岩层,形成崖面陡峭的断块山;

      ③经过,花岗岩岩体出露地表。

    3. (3) 按成因来看,图2构成太行山的岩石类型属于,判断依据是
    4. (4) 写出图3中相应图例的地貌名称。

      图例

      地貌名称

    5. (5) 下图为图3太行山脉中某谷地某日的降水变化图,关于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B . 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C . 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D . 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 25. 下图为“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列问题

    1. (1) 写出甲乙两地此时的风向:甲;乙。两地风力大的是,原因是
    2. (2) 在图中ABCD四条虚线处,可能形成冷锋的是,雨区出现在。形成暖锋是,雨区出现在。假如虚线C处天气系统向郑州方向移动,描述该天气系统移到郑州时,郑州的天气状况为
    3. (3) 下图中符合嘉兴气候类型的是(   )。
      A . B . C . D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