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第22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9月...

更新时间:2022-09-26 浏览次数:37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3 分)
  • 1. (2022高二上·温州开学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金银器》是第一部中国古代金银器通史,囊括了器皿与首饰,着眼于造型与纹饰,究心于美术与工艺、审美与生活的关系。

    本书的研究旨趣,不在金银器的科学技术发展史,而在与社会生活史密切相关的造型、纹饰、风格的演变史,也可以说,它不是穷尽式的历史资料汇编,也不是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器物分型、分式以划分时代,而是以目验实物为前提,从名物学入手,通过定名,以器物描述的方法,来展示工艺美术史与社会生活史中的金银器。

    中国古代金银器研究,是伴随现代考古学而生的一门新兴学问。传世文献展示的金银器史和出土文物呈现出来的金银器史,是不一样的。前者显示了数量颇多的名目和使用甚巨的数目,但提供具体形象的材料很少。考古发现的实物,就名目和数量而言,虽只是载籍的冰山一角,却是以形象示人;对于工艺美术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即造型与纹饰,它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实例。

        金银器兼具富与丽的双重品质。首先它是财富,其次它是一种艺术形态,然而通过销熔的办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相对于可入鉴藏的书画、金石、玉器、瓷器之雅,金银器可谓一俗到骨。它以它的俗,传播时代风尚。与其他门类相比,金银器皿和首饰的制作工艺都算不得复杂,这里便格外显示出设计的重要。

    从造型设计的角度来看,工艺美术是共性多、个性少、最为贴近生活的艺术。无论哪朝哪代,祈福与怡情都是纹样设计的两大主旨,当然,不同时代表现的形式多有不同,亦即选择与创造的艺术形象不同,这也正是工艺美术史所要展示的一个主要内容。这里“史”的概念是指以贴近设计者和制作者装饰用心的感知,展示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却只是以成品来显示的设计史脉络,而不是贴着历史编年来勾画发展的线索。小说家说:“语言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们最基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语言也是一种建筑材料,许多意想不到的建筑物都是靠了语言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来的。”历史学家则说:“我始终强调运用最基本的‘语文学’的学术方法,对传到我手中需要研究的那个文本作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历史化和语境化处理,进而对它们作出最准确的理解和解读。”这两段话同样可以移用于作为艺术语汇的造型与纹饰。本书即是建立在对艺术语汇发生与演变的观察和分析之上。在这里呈现的是两类语言:一是物,即用造型和纹饰表达自身的艺术语言;一是文,即人对物的命名,此中包括了对物之本身和物所承载的意义的理解。

    金银器工艺的发展演进,关键在于品类的丰富以及与时代风尚紧密相关的造型和纹饰的设计之妙,技术的进步并非主导。纹样设计首先取决于工匠的慧心,付诸熟练掌握传统技术的巧手,乃其第二义。纹样设计所涉及的图式演变,也包括两项主要内容:一是金银器本身设计与制作具有连续性的工艺传统,一是设计者和制作者共处的风俗与共享的文学所形成的文化生态。因此可以说,中国金银器史,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古代社会风俗史。

    (摘编自扬之水《“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考古发现的金银器实物在名目和数量上远远比不上典籍记载,而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典籍记载之上。 B . 无论哪朝哪代,金银器纹样设计都脱不开祈福与怡情两大主旨,其他工艺美术门类的纹样设计也是如此。 C . 考察一个时期社会的审美风尚,应先注意其时金银器皿和首饰流行的工艺设计以及对时代风尚的传播。 D . 给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的金银器成品命名,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态是命名的主要依据。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宗明义,点明《中国金银器》一书的性质,概述了全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 B . 文章通过将金银器与书画、金石等对比,突出其品质特性,凸显了设计的重要。 C . 文章引用小说家、历史学家的话,来解释将造型和纹饰视作艺术语汇的研究思路。 D . 文章末段重点论证了连续性的工艺传统对金银器技术、造型和纹样设计的影响。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金银器》一书将各种金银器实物还原到其设计和制作的时代中来展开研究。 B . 古代文学作品涉及金银器的相关描述,是中国金银器造型和纹饰研究的重要参考。 C . 古代金银矿石分布状况和冶炼技术的发展不在《中国金银器》一书研究视野中。 D . 与其他艺术品相比,金银器因其“俗”,且经反复销熔,所以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
  • 2. (2022高二上·温州开学考)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利用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之一,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发现和利用,使不少两性花植物,如高粱、向日葵、甜菜等作物的杂种优势能广泛应用于生产。近年来,我国的杂交水稻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摘编自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

    材料二:

    遗传育种学界对水稻这一严格自花授粉作物具有杂种优势现象普遍持否定或怀疑态度,袁隆平根据自己对水稻的长期观察,经过与玉米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现象的比较后,对水稻无杂种优势的观念提出了质疑。袁隆平于 1964 年正式开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探索,两年后终于发现水稻具有杂种优势。根据高粱、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功经验,他将这种杂交思路用于水稻物种上,由此提出了“三系法”籼稻杂交路线。所谓三系杂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育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从“三系法”的操作程序上讲,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找到合适的不育系材料。在认真总结多年来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袁隆平终于认识到,后代不育性状的不理想是亲本的亲缘关系太近造成的。后代产生变异的可能性与亲本的亲缘关系呈正相关,即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远,后代产生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育性状就越明显。于是一切都变得清晰了:下一步的工作即是寻找地理远缘或遗传远缘的稻株,而在这些稻株中,野生稻或野生稻中的不育株作为亲本则是最为理想的,它极有可能突破此前不育系选育的难关。“远缘杂交”技术路线的确立,是袁隆平“三系法”杂交水稻迈向成功的关键性一步。随着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败)在海南的发现,“远缘杂交”的技术路线得到证明,它不仅正确而且完全可以实现。

    (摘编自雷毅《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与方法——以袁隆平“三系”法杂交水稻为例》)

    材料三:

    由于杂交水稻不同熟期组合的出现,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种与杂交水稻种植相配套的新型种植模式。湖南、浙江、广东、广西、江苏、湖北等省区以种植杂交水稻为主,发展麦类与一季杂交稻、双季杂交稻、玉米与杂交稻等多种模式。

    这些新型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促进了粮食、食用油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经营发展,而且培育了地力,提高了土金银器兼具富与丽的双重品质。首先它是财富,其次它是一种艺术形态,然而通过销熔的办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推广杂交水稻,还促使中低产稻田的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改变了农民对中低产稻田的种植评估观念。杂交水稻分蘖力强,根系发达,吸收力好,秆粗叶茂,株型好,光能转化效率高,这使中低产稻田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与高产稻田产量的差距大大缩小。

    (摘编自李晏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袁隆平在进行杂种优势利用的探索实践时,并没有盲从学界的权威理论,而是将杂交水稻作为自己研究的突破口。 B . 不育系材料的选育是三系配套育种技术能否实现的关键,理清这一研究思路后,袁隆平开始了寻找地理远缘或遗传远缘稻株的工作。 C . 亲本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其后代的不育性状的明显与否成反相关,这是袁隆平在认真总结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才认识到的。 D . 杂交水稻不同熟期组合的出现使得全国各地涌现出多种新型种植模式,这些新型模式不仅提升了土地的复种指数,还培育了地力。
    3. (3) 杂交水稻培育的成功意义非凡,下列对其意义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促进了粮食增产,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B . 强化了研究信心,促使“三系法”迈向关键性的一步。 C . 提供了杂交水稻的技术范式,推动了遗传育种学的学科发展。 D . 推广了新型的种植模式,改变了农民对中低产稻田的种植评估观念。
  • 3. (2022高二上·温州开学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画的悲哀

    (日)国木田独步

    我童年时热爱画画。不论是淘气、吵架也好,成绩也好,我都是全校第一,但唯独在画画这一点上,这个全校第一的名誉却被一个姓志村的少年夺去了。他在其他学科方面只属于二三等,可就是画画的天才,几乎没有一个人赶得上他,唯一可以和他较量一下的,只我一人而已。但是,校长以至所有的人都那样激赏他,好像是联合来打击我的气焰。我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以至于对志村也产生了某种厌恶之情。

    某天,学校里举行学生成果展览会。我也特地为这一次展览会画了一幅画,那是一个很大的马头的侧影。对一个少年来说,这一画题当然是太深了些,但我却存心要借此来一举把志村打下去,因此在这幅画上也花尽了心血。想当时,放学一回到家里,我就独自躲在一间屋子里画着,照着画帖临摹还不够,甚至还狂妄地去马厩实物写生。我自信,这幅画无论从轮廓、阴影、笔触等各方面来看,不但确实地超过了我自己过去所有的作品,而且在志村所作的画里面,也没有一幅可以比得上的。然而到了展出那天,我向挤满了同学们以及父兄们的那边一望,自己先就吓慌啦!志村的画竟然是一幅哥伦布的肖像,而且是粉笔画!原来,我们学校里教的只是铅笔画,粉笔画从来没有教过。何况,以一个马头来和髡髯满面、威武堂堂的哥伦布肖像来比,那一看就知道是无法比拟的了,来就崇拜志村的同学们,看到了他的作品更是一致欢呼。

    我奔出校门,也不回家,径直向田野间走去。我顿足大哭,这还不够,又爬起来捡起脚边的石块向四面八方投掷着。

    在这样暴跳如雷的时候,我心里还只是在不断地想着:这家伙是什么时候学的粉笔画啊!是谁教给这个家伙的啊!

    第二天,我立刻去买了粉笔。到这时候为止,我是连粉笔也从来没有上过手的,怎样画法,那更是一无所知了。但是,我又这样想:用粉笔画的画却是常常看到的,至于说自己过去没有画过,那是因为自己认为力量不够,所以没有去碰它,现在既然志村能够画到那个程度,我大概也可以画画的吧?

    我又来到了河岸边。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被柳荫遮没的地方,已经有一个少年坐在草丛中,正在对着水车写生哩。

    虽然和这个少年还隔着五六十米的距离,但我一看就知道这是志村。他正在热心地画画,只有上半个身子露在草外面,画板就搁在耸起着的膝盖上,柳树的阴影从后面遮住了他整个身子,只有白皙的脸颊到肩头一带,承受着那从树叶间漏下来的淡薄的阳光。这真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就把他画下来吧!我这样想着,于是就地坐下来,把志村这个人作对象,开始写生。他一会儿抬头望望水车,然后又低下头来在画板上画着。而且仿佛感到很愉快似的,脸颊上不时地浮现出微笑。

    这样地过了一会儿,志村突然站起来,这时候他看到了我。他望着我,带着一种温和得难以形容的神情向我微微地笑着。我也不由得向他笑着。

    这样,我们两人就一起回学校去了。从此以后,我和志村完全成了好朋友,我从心底里佩服他的天才。他原来就是一个温顺的少年,因而也就把我当作知己,对我非常亲热。不知有多少次,两人带了画板携手到山野去写生。

    不久以后,我和志村都进了中学,离开了故乡的小村,寄宿在县城中央的某市镇。在中学念书时,我们俩还是以画画为最大的乐事,和从前一样常常结伴出外写生。

    这样地过了几年,志村因故辍学,回到村子里去了;我则远离故乡,来到东京游学。我们俩没有通信,一晃又过去了四五年。自从来到东京之后,我对于画画虽然还是心向往之,但也自然地不能再画了;因此也只得欣赏一些都会里大画家们的名作,聊以满足一下自己爱画的心情而已。

    记得那是我二十岁时的事情:我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偶然在家里的壁橱中发现了自己曾经带着它到处去过的画板,同时也就想起了志村这个人。我向人打听,哪里知道他已在十七岁上因病去世了。这怎能叫人不感到吃惊呢?

    我提起长久以来没有碰过的画板和铅笔走出家门。故乡的风景依旧,只是我早已不是过去的少年了。也不知道这是幸运呢还是不幸:我不但已经长了几岁,而且人生问题、生死问题都深深地苦恼着我,因而现在面对着这种和以前一样的自然景色,我的情趣也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我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哀愁 , 心里一时平静不下来。

    那正是仲夏时分,我只是手里提着画板,心里却没有想画什么,就这样漫步来到了原野的尽头。这是常常和志村一起来写生的地方。

    黑暗中也有欢乐,光明中也有悲哀:我把头上的草帽推起一些,远远地眺望着那边的山丘,这边的树林,但见阳光照耀下,一片眩人眼目的景色,我禁不住啜泣起来。

    (吴元坎译,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善于使用富有意境的环境描写来营造气氛,如当“我”看到志村在河岸边画画时的场景美丽动人,为“我”的情感态度转变创设了场景与条件。 B . 作者运用正面、侧面描写的手法,既塑造了富有竞争心和嫉妒心、却又真实纯粹且勇于奋进的“我”之少年像,又塑造了温和宽厚、捐弃前嫌的少年志村形象。 C . 本文由“我”对少年时代的追忆以及“我”二十岁时的返乡两部分组成,两个部分联系紧密,共同搭建起一条由狭隘至成熟的自我成长之路。 D . 小说花费不少笔墨写“我”为展览会花尽心血,既使“我”的形象鲜明生动,又可为“我”之后的挫败与不甘埋下伏笔,为下文情节发展提供了逻辑条件。
    2. (2) 分析本文最后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3. (3) 如何理解文中加点的“难以言喻的哀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 4. (2022高二上·温州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榖不须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

    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1. (1) 下对文中划线都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B . 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C . 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D . 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约”与《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字含义相同。 B . 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告的“宣言”含义不同。 C . 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 D . 阴合意思是暗中联合,“阴”与《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又担心楚国作梗,因为齐国曾经帮过楚国,齐楚关系密切。秦惠王希望张仪考虑如何应对,张仪答应尝试出使楚国。 B . 张仪见到楚王,提出楚国如果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就会下令献上商于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齐国,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C . 楚国群臣祝贺将得商于之地六百里,陈轸不以为然,认为秦看重楚是因为楚有齐为后援,若先绝齐后索地,一定受骗,齐秦两国都将攻打楚国。 D . 张仪返回,秦王随即派人与齐联合,拒不给楚国六百里地,楚王大怒,起兵伐秦,秦齐合力大败楚兵。楚国失败是因为没有听从陈轸而误信张仪。
    4. (4) 将课内文言文句子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②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 5. (2022高二上·温州开学考) 古诗阅读

    贺新郎 九日

    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注]①牛山:齐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终有一死而凄凉落泪。②南朝狂客:孟嘉。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1. (1)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风雨交加环境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 B . “白发书生”是作者自指,作者落泪既是为神州残破沉沦伤心洒泪,也是联想到齐景公牛山落泪,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而滴泪。 C . “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但是目前却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国之恨。 D . 作者最后目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以天际广漠之景物作结,与首句呼应,意余言外。
    2. (2) 词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 (1) 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告诫后世统治者如果不能汲取秦覆灭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向当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2. (2) 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3. (3) 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里用“”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襟怀坦白。
    4. (4) 《登岳阳楼》中,作者由叙述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表达感伤之情的句子是“”。
    5. (5) 《牡丹亭·游园》中,“”两句写杜丽娘叹息满园春色极度绚烂却无人欣赏,表现了杜丽娘的伤春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6 小题,共 21 分)
  • 7. (2022高二上·温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人说,短视频是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风口。[甲]其中固然不乏积极、健康、阳光的作品,但也有很多浮夸的表演、出格的搞怪、偏激的嘲讽,有的还涉及色情、暴力、血腥。一些短视频作者为了博取用户的关注,不惜_________,以声光电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感官刺激,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秩序、离析传统等非主流观念,在“审丑”而不是“审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人认为,这样的视频,看一看、笑一笑就过去了,应该无伤大雅。其实不然,( ),如果

    任由负能量蔓延,就会造成_________、扰乱思想的严重后果。实际上,这些“非主流”短视频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增加。[乙]有人效仿“恶搞”视频,将透明胶带横在门前绊倒他人;用整蛊小道具惊吓孩子。类似事件_________,使得逾越底线的娱乐陷入伤己伤人的境地。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言不会是“无感”的。[丙]而且短视频主要目标用户正是“80 后”“90 后”,青年对之产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然而,短视频作品质量_________,如果不加甄别、丧失警惕,就可能在一次“短暂的视觉冲击中”,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甚至在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另辟蹊径 耸人听闻 数见不鲜 良莠不齐 B . 剑走偏锋 混淆视听 层出不穷 参差不齐 C . 另辟蹊径 混淆视听 数见不鲜 参差不齐 D . 剑走偏锋 耸人听闻 层出不穷 良莠不齐
    2. (2) 文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必定带来不良影响 B . 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不知会带来什么影响 C . 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点赞与扩散,难免带来不良影响 D . 无意间对消极内容进行点赞与扩散,带来的影响可好可坏
    4. (4) 文中画波浪线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言不会是“无感”的。 B .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多元的心态、更开放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C .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D .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 8. (2022高二上·温州开学考) 《红楼梦》阅读题。
    1. (1) 阅读下文,关于宝钗的回答,最可能是希望王夫人: ( )

      王夫人:原是前儿他(金钏儿)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

      宝钗: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A . 追查金钏儿真正的死因。 B . 不必为金钏儿的意外而生气。 C . 勇于认错以免良心不安。 D . 不要将金钏儿的死放在心上。
    2. (2)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前向王熙凤托梦,说道: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②  这里说的“非常喜事”在小说中指什么?

      ②画线的部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举例说明。

四、写作题(本大题 60 分)
  • 9. (2022高二上·温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与“你”“他”构成“我们”。

    以“我”来思考和行动,是一种视角;以“我们”来思考和行动,是另一种视角。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角度自定。

    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 800 字。

    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